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21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包括:工作台,其上表面设置有一可伸缩的立柱,立柱上端面设有一固定柱,一端部设有一穿孔的横梁套设于固定柱外,横梁可绕固定柱转动,横梁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抓取板,横梁下方设有物料箱;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设有多个驱动轮;两个伸缩结构,每个伸缩结构均沿位底座长度方向设于底座与工作台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其能够抓取塑料桶,抓取稳定,且在运输过程中行走稳定,高度可调。

Plastic bucket transport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stic bucket transport robot comprises: a worktabl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 telescopic pillar, column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lumn, on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s sheathed in the outer fixed column beam, beam can rotate around the fixed column, beam end interval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wo grasp plate beam is arranged below the material box; the base,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e wheels; two telescopic structure, each telescopic structur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work tabl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plastic bucket transport robot of the invention can grab plastic buckets, grasp stable, and walk steadily in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height is adju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桶运输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桶运输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工厂生产中应用广泛。现有的塑料桶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包装,但是现有的运送装置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搬运或者简单的机械进行搬运,但是这样搬运效率低,而且在使用简单机械搬运时,抓取塑料桶的机构抓取爪不紧,导致抓取后的塑料桶容易掉下,抓取不稳定,而且现有的机械在抓取塑料桶后并进行运输时,稳定性不好,高度无法调节,而且在行走时碰到倾斜斜面导致行走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其能够抓取塑料桶,抓取稳定,且在运输过程中行走稳定,高度可调。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包括:工作台,其上表面设置有一可伸缩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面设有一固定柱,一端部设有一穿孔的横梁套设于固定柱外,所述横梁可绕固定柱转动,所述横梁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抓取板,每个抓取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一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弧顶均靠近抓取板,每个弧形板与抓取板之间连接有回复弹簧,所述弧形板内壁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弹性层、耐磨层,耐磨层表面呈锯齿状设置,每个抓取板远离弧形板的一侧均设有一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于抓取板,气缸可推动抓取板、弧形板沿横梁移动;所述横梁下方设有物料箱,所述物料箱沿工作台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工作台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一端与物料箱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下端与工作台上表面连接,所述伸缩杆伸缩可使物料箱移动;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设有多个驱动轮;两个伸缩结构,每个伸缩结构均沿位底座长度方向设于底座与工作台之间,每个伸缩结构均包括上端穿出工作台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二转动杆下方的套筒,所述第一转动杆下端面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下方,第一凹槽直径大于第二凹槽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伸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沿着第一凹槽侧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凹槽间螺纹配合,套筒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沿套筒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动杆下端与所述连接杆上端固连,所述连接杆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直径,套筒上端位于第二转动杆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连接杆上端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连接杆下端伸出套筒外并与底座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周向套设有涡轮,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涡杆,涡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旋转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优选的是,所述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超出底座对应端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述工作台超出底座的端部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可测试工作台下端面与地面间距离;数据处理器,其与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可接收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并计算生成教导数据;控制设备,其与数据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可接收教导数据并控制旋转电机转动。优选的是,所述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所述物料箱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设的内箱体、中箱体、外箱体,所述外箱体侧壁与伸缩杆连接,所述外箱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中箱体外壁与外箱体内壁间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所述内箱体与中箱体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层。优选的是,所述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所述底座上对应两个伸缩结构之间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垫块,所述垫块高度小于第三凹槽高度,所述垫块上端面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连接杆的下端面,所述垫块下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三凹槽底面设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相对的面极性相反,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磁铁下端面位于第一弹簧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磁铁上端面位于第一弹簧内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面沿轴向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面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插入第四凹槽中且可沿第四凹槽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凸起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直径略大于第四凹槽直径。优选的是,所述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所述横梁下端面位于两个抓取板之间设有一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吸盘。优选的是,所述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改性环氧树脂10~15份、丁腈橡胶3~6份、碳化硅10~15份、氮化硅6~8份、铁粉8~13份、石墨7~10份、碳化钨6~7份、芳香族聚酯纤维6~12份、二氧化硅5~10份、氯化天然橡胶3~5份、腰果壳油摩擦粉7~9份以及氧化锆1~2份。优选的是,所述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所述外箱体内壁位于缓冲弹簧内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长度小于缓冲弹簧长度。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通过在横梁上间隔设置两个抓取板,每个抓取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一弧形板,弧形板与抓取板之间连接有回复弹簧,弧形板内壁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弹性层、耐磨层,耐磨层表面呈锯齿状设置,通过两个抓取板的相对移动,两个抓取板之间的距离变短即可抓取塑料桶,而弧形板上的耐磨层大大增加了抓取塑料桶时的摩擦力,使抓取塑料桶更稳定,不容易掉下。2、本专利技术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在底座和工作台之间设有两个伸缩结构,每个伸缩结构均包括上端穿出工作台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二转动杆下方的套筒,当第二转动杆相对第一转动杆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以使伸缩结构伸长或缩短,以满足抓取或运输塑料桶时不同高度需求,同时连接杆套设于套筒内并可沿着套筒轴线移动,且连接杆与套筒间通过支撑弹簧连接,这样使得伸缩结构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对外界的受力干扰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可检测工作台下端面离地面高度,当碰到地面为斜面时,通过检测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检测工作台下端面与斜面间距离,在由数据处理器可推算出斜面的坡度,在将斜面的坡度传送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根据斜面坡度控制旋转电机转动,从而调节伸缩结构使底座的倾斜角度与斜面倾斜角度一致,这样可使工作台保持水平状态,使机器人运输塑料桶时更平稳。4、本专利技术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在底座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有垫块,垫块下端设有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利用磁铁、第二磁铁之间的相斥力可减少工业机器人运输物品时的振动,同时第一磁铁下端面第一支撑柱,第二磁铁上端面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上的凸起可沿第一支撑柱上的第四凹槽移动,凸起外套设有第二弹簧,通过两级减震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的振动,使得机器人行走稳定。5、本专利技术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耐磨层包括聚四氟乙烯改性环氧树脂、碳化硅、氮化硅、铁粉、芳香族聚酯纤维等的组合物作为原料的摩擦层,不仅摩擦系数大,而且热衰退性优良,当抓取板多次抓取塑料桶时温度上升,耐磨层还具有优良的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塑料桶运输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其上表面设置有一可伸缩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面设有一固定柱,一端部设有一穿孔的横梁套设于固定柱外,所述横梁可绕固定柱转动,所述横梁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抓取板,每个抓取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一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弧顶均靠近抓取板,每个弧形板与抓取板之间连接有回复弹簧,所述弧形板内壁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弹性层、耐磨层,耐磨层表面呈锯齿状设置,每个抓取板远离弧形板的一侧均设有一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于抓取板,气缸可推动抓取板、弧形板沿横梁移动;所述横梁下方设有物料箱,所述物料箱沿工作台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工作台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一端与物料箱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下端与工作台上表面连接,所述伸缩杆伸缩可使物料箱移动;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设有多个驱动轮;两个伸缩结构,每个伸缩结构均沿位底座长度方向设于底座与工作台之间,每个伸缩结构均包括上端穿出工作台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二转动杆下方的套筒,所述第一转动杆下端面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下方,第一凹槽直径大于第二凹槽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伸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沿着第一凹槽侧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凹槽间螺纹配合,套筒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沿套筒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动杆下端与所述连接杆上端固连,所述连接杆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直径,套筒上端位于第二转动杆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连接杆上端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连接杆下端伸出套筒外并与底座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周向套设有涡轮,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涡杆,涡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旋转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其上表面设置有一可伸缩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面设有一固定柱,一端部设有一穿孔的横梁套设于固定柱外,所述横梁可绕固定柱转动,所述横梁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抓取板,每个抓取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一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弧顶均靠近抓取板,每个弧形板与抓取板之间连接有回复弹簧,所述弧形板内壁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弹性层、耐磨层,耐磨层表面呈锯齿状设置,每个抓取板远离弧形板的一侧均设有一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于抓取板,气缸可推动抓取板、弧形板沿横梁移动;所述横梁下方设有物料箱,所述物料箱沿工作台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工作台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一端与物料箱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下端与工作台上表面连接,所述伸缩杆伸缩可使物料箱移动;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设有多个驱动轮;两个伸缩结构,每个伸缩结构均沿位底座长度方向设于底座与工作台之间,每个伸缩结构均包括上端穿出工作台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二转动杆下方的套筒,所述第一转动杆下端面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下方,第一凹槽直径大于第二凹槽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伸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沿着第一凹槽侧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凹槽间螺纹配合,套筒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沿套筒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动杆下端与所述连接杆上端固连,所述连接杆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直径,套筒上端位于第二转动杆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连接杆上端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连接杆下端伸出套筒外并与底座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周向套设有涡轮,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涡杆,涡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旋转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桶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超出底座对应端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述工作台超出底座的端部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煌梁娟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福能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