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倾瓦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73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倾瓦轴承,其包括轴承体、瓦块、左阻油装置和右阻油装置;所述左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阻油装置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回油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右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右端,所述右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齿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倾瓦轴承,通过合理地设计左阻油装置,确保润滑油有效利用后,及时将润滑油从瓦面排出,避免轴承温度过高。润滑油经过左阻油装置时,大部分润滑油会沿着腔体从环形槽甩出,回到机组回油装置。只有少部分润滑油会流向甩油环和油封,从而进一步降低干气密封被油污染的风险。

tilting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ilting pad bearing,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body, pad, left and right oil resistance device of oil resistance device; oil resistance device of the left along the radius direction extends inward to form the first tooth part and second teeth, an accommodating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tooth and second tooth part; the left oil resistance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groove, the annular groove through the oil return hole and the containing space communica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right; oil resistance device is fixed on the bearing body, the right oil resistance device extends inward to form tooth along the radius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of tilting pad bearing, through th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left oil resistance device, ensure the effective use of lubricating oil, lubricating oil will be timely discharged from the tile surface, avoid bearing high temperature. When the lubricating oil passes through the left blocking oil device, most of the lubricating oil will be removed from the ring groove along the cavity and return to the unit back to the oil recovery unit.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il will flow to the oil ring and oil seal, thus further reducing the risk of oil pollution by the dry gas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倾瓦轴承
本技术涉及属于能源动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倾瓦轴承。
技术介绍
超临界CO2透平机组是一种以超临界CO2为工质的基于Brayton或Allam循环原理的动力发电设备。超临界CO2介质的功率密度高,体积小,透平机组设备热效率远高于传统蒸汽轮及燃气轮机机,结构紧凑,设备投资少。超临界CO2透平机组,通常采用稳定性能好、承载能力强的可倾瓦滑动轴承。对于大功率透平机组,轴承线速度较高,需要大量的润滑油来冷却瓦块。常见的可倾瓦滑动轴承结构,参见图1所示。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轴承体内,整个轴承体会充满润滑油并在瓦块与轴之间流动形成动压油膜,同时润滑油对瓦块进行冷却带走热量。轴承阻油装置与轴间隙很小,可以把润滑油暂时封存在轴承体内,其作用就是使润滑油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后,再从瓦块两侧沿着轴表面流出,避免润滑油浪费。超临界CO2透平机组介质压力高,通常在10MPa以上,气封常常采用干气密封。干气密封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无油污染,在轴承与干气密封之间设置油封,用于隔断轴承往气封侧的窜油。常用的油封为梳齿密封及甩油环组合的结构形式,但如果从轴承阻油装置涌向甩油环的润滑油量很大,在离心力作用下,只有少部分润滑油从甩油环甩出,还会有大量的润滑油沿着轴进入梳齿形式的油封,该油封形式可能达不到阻油效果,从而不能确保干气密封无油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倾瓦轴承,能够减少进入油封的润滑油量,进一步确保干气密封无油污染。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倾瓦轴承,其包括轴承体、瓦块、左阻油装置和右阻油装置;所述瓦块位于所述轴承体内,所述瓦块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主轴;所述左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左端,所述左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阻油装置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回油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右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右端,所述右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齿部。可选的,所述第一齿部相对于第二齿部远离所述轴承体。可选的,所述第一齿部从左至右半径逐渐减小,并且所述第二齿部从左至右半径也逐渐减小,当所述主轴穿过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时,所述第一齿部和主轴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齿部和主轴之间的间隙。可选的,所述右阻油装置的齿部从左至右半径逐渐增大。可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径大于主轴上安装的甩油环的外径。可选的,所述回油孔沿所述左阻油装置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可选的,所述回油孔为腰形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倾瓦轴承,通过合理地设计左阻油装置,确保润滑油有效利用后,及时将润滑油从瓦面排出,避免轴承温度过高。润滑油经过左阻油装置时,大部分润滑油会沿着腔体从环形槽甩出,回到机组回油装置。只有少部分润滑油会流向甩油环和油封,从而进一步降低干气密封被油污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可倾瓦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倾瓦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轴承体;2-瓦块;3-左阻油装置;4-右阻油装置;a-第一齿部;b-第二齿部;c-回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倾瓦轴承,其应用于大功率超临界CO2透平机组,其包括轴承体、瓦块、左阻油装置和右阻油装置。所述瓦块位于所述轴承体内,用于支撑主轴,也就是说,所述主轴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瓦块内。所述左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左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阻油装置沿半径减小方向(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均为环形,所述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即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部位于所述第二齿部的左方,即所述第一齿部相对于第二齿部远离所述轴承体。所述左阻油装置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回油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回油孔的截面为腰形,即所述回油孔为腰形孔。所述回油孔沿所述左阻油装置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以使得回油孔的回油面积足够大,可以确保回油顺畅。所述第一齿部从左至右半径逐渐减小,并且所述第二齿部从左至右半径也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齿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齿部半径更小,从而当所述主轴穿过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时,所述第一齿部和主轴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齿部和主轴之间的间隙,以使充分有效利用后的润滑油顺利流到阻油装置腔体内,避免润滑油滞留在轴承腔体内而使瓦块温度升高,并且通过第一齿部向油封侧的润滑油会较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主轴之间的间隙可以小于0.2mm;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主轴之间的间隙可以小于0.5mm。所述右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右端,所述右阻油装置沿半径减小方向延伸形成齿部,所述右阻油装置的齿部从左至右半径逐渐增大;而且所述右阻油装置的齿部与所述主轴之间的间隙可以小于0.5mm。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的内径大于甩油环的外径,这样大部分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会直接沿着环形槽向外甩出,只有少量的润滑油流向甩油环,同样受离心力甩出,最终从机组的回油装置回到稀油站。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倾瓦轴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体、瓦块、左阻油装置和右阻油装置;所述瓦块位于所述轴承体内,所述瓦块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主轴;所述左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左端,所述左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阻油装置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回油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右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右端,所述右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齿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体、瓦块、左阻油装置和右阻油装置;所述瓦块位于所述轴承体内,所述瓦块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主轴;所述左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左端,所述左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阻油装置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回油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右阻油装置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右端,所述右阻油装置沿半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齿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相对于第二齿部远离所述轴承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倾瓦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细珍
申请(专利权)人:势加透博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