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固定组件及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452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59
头部固定组件,用于将头部固定于一底座(10),底座形成有一个U型面(12),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和一个第二充气气垫(30)。一对第一充气气垫分别设置于U型面的两个侧壁上,一对第一充气气垫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空腔(22);第二充气气垫设置于U型面的底部,第二充气气垫上形成有能够支撑头部的凹陷部(32),在支撑头部时,凹陷部的高度沿头顶到颈部的方向由高到低变化。第一充气气垫避免了因挤压患者耳部而为患者带来不适,第二充气气垫适应头部形状,更好的支撑头部重量,避免患者长时间固定后出现颈部酸痛的不适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头部固定组件的头部固定装置。

Head fixtures and head fixtures

The head fixing component is used for fixing the head to a base (10), and the base is formed with a U type surface (12), and the head fix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pair of first inflatable air cushion (20) and a second inflatable air cushion (30). One of the first inflatable cushion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 of the U surface on the wall, one of the first inflatable has a first cavity formed opposite side of the air cushion (22); second inflatable cushio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 type, second inflation to support the head of the concave part is formed on the air cushion (32). In support of the head, the recessed part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head to the neck in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from high to low. The first inflatable air cushion avoids the discomfort caused by pressing the ear of the patient. The second inflatable air cushion is adapted to the shape of the head, thereby supporting the weight of the head better and avoiding the uncomfortable feeling of neck pain after long time fixa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head fixing device with a fixed head component of the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部固定组件及头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部固定组件,尤其是一种用于CT扫描的头部固定组件。及具有上述固定组件的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头部CT扫描时,需要对患者的头部固定,由于患者头部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固定过程费时费力。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充气垫来固定患者头部,然而现有的充气垫不能很好的适应患者的头部,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使患者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部固定组件,能够更好的适应患者的头部,避免患者感到不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头部固定装置,能够更好的适应患者的头部,避免患者感到不适。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部固定组件,用于将头部固定于一底座,底座形成有一个U型面,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充气气垫和一个第二充气气垫。一对第一充气气垫分别设置于U型面的两个侧壁上,一对第一充气气垫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空腔;第二充气气垫设置于U型面的底部,第二充气气垫上形成有能够支撑头部的凹陷部,在支撑头部时,凹陷部的高度沿头顶到颈部的方向由高到低变化。上述头部固定组件,患者的耳部能够置于第一充气气垫的第一空腔内,第一充气气垫在水平方向上固定头部,且避免了因挤压患者耳部而为患者带来不适。第二充气气垫在垂直方向上固定头部,凹陷部符合人体工学,适应头部形状,凹陷部的高度沿头顶到颈部的方向由高到低变化,更好的支撑头部重量,避免患者长时间固定后出现颈部酸痛的不适感。在头部固定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头部固定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一充气管、一个第一充气球、一个第二充气管和一个第二充气球。第一充气管分别连通一对第一充气气垫;第一充气球连通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球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充气管连通第二充气气垫;第二充气球连通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球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通过两个充气球和两个充气管分别对第一充气气垫和第二充气气垫分别充气或放气,能够更加精准的调节第一充气气垫和第二充气气垫,进一步加强患者的舒适性。在头部固定组件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空腔为贯穿第一充气气垫的通孔。通孔结构能够帮助耳部通风散热,避免患者耳部闷热不适。在头部固定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凹陷部具有柱面。柱面形状更贴合头部的形状。在头部固定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充气气垫上形成有透气空腔。透气空腔具有通风散热的效果。在头部固定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充气气垫和第二充气气垫通过粘扣带固定于U型面。方便第一充气气垫和第二充气气垫在底座上的位置的调整,进一步适应不同患者头部的形状,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同时使第一充气气垫和第二充气气垫便于拆卸,方便清洗和更换。在头部固定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充气气垫和第二充气气垫的表面覆盖有软性材料层。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感觉。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头部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底座和一个上述的头部固定组件。底座形成有一个U型面;一对第一充气气垫分别设置于U型面的两个侧壁上,第二充气气垫设置于U型面的底部。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头部固定组件和头部固定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是用于说明头部固定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说明头部固定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用于说明头部固定组件的l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底座12U型面20第一充气气垫22第一空腔30第二充气气垫32凹陷部34透气空腔40第一充气管50第一充气球52第一控制阀60地二充气管70第二充气球72第二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图1是用于说明头部固定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说明头部固定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头部固定组件用于将头部固定于一底座10,底座10形成有一个U型面12,在图1所示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底座10为独立的U型支架,当然并不局限于次,在其它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底座1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形状,底座10也可以是扫描设备上具有U型面12的一部分。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和一个第二充气气垫30。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分别设置于U型面12的两个侧壁上,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空腔22,第一空腔22可以是凹槽,优选的如图1中所示,第一空腔22为一个贯穿第一充气气垫20的通孔,通孔结构能够帮助耳部通风散热,避免患者耳部闷热不适。第二充气气垫30设置于U型面12的底部,第二充气气垫30上形成有能够支撑头部的凹陷部32,凹陷部3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如凹槽形状,优选的凹陷部32具有柱面,该柱面为一直线沿头部外轮廓曲线平行移动形成,使第二充气气垫30更贴合头部的形状。在支撑头部时,凹陷部32的高度沿头顶到颈部的方向由高到低变化。使用时,患者头部枕于第二充气气垫30,一对第二充气气垫30位于头部两侧,分别向第一充气气垫20和第二充气气垫30充气。患者的耳部置于第一充气气垫20的第一空腔22内,第一充气气垫20在水平方向上固定头部,且避免了因挤压患者耳部而为患者带来不适。第二充气气垫30在垂直方向上固定头部,凹陷部32符合人体工学,适应头部形状,凹陷部32的高度沿头顶到颈部的方向由高到低变化,更好的支撑头部重量,避免患者长时间固定后出现颈部酸痛的不适感。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头部固定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一充气管34、一个第一充气球50、一个第二充气管60和一个第二充气球70。第一充气管34分别连通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第一充气球50连通第一充气管34,第一充气球5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2。第二充气管60连通第二充气气垫30。第二充气球70连通第二充气管60,第二充气球70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72。第一控制阀52有进气和放气两种状态,将第一控制阀52设置为进气状态,通过挤压释放第一充气球50对第一充气气垫20充气。在需要对第一充气气垫20调整或者放气是时,将第一控制阀52调整为放气状态,即可将第一充气气垫20内的气体放出。第二充气球70、第二控制阀72和第二充气气垫30同理,再次不再赘述。通过两个充气球和两个充气管分别对第一充气气垫20和第二充气气垫30分别充气或放气,能够更加精准的调节第一充气气垫20和第二充气气垫30,进一步加强患者的舒适性。图3用于说明头部固定组件的l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第二充气气垫30上形成有透气空腔34,透气空腔34能够帮助患者头部通风散热,避免患者长时间使用而产生闷热感,透气孔空腔可以是凹槽,或者优选的如图3中所示,透气空腔34为贯穿凹陷部32的通孔,进步一加强通风散热的效果。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充气气垫20和第二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头部固定组件及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头部固定组件,用于将头部固定于一底座(10),所述底座(10)形成有一个U型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所述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面(12)的两个侧壁上,所述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空腔(22);一个第二充气气垫(30),所述第二充气气垫(30)设置于所述U型面(12)的底部,所述第二充气气垫(30)上形成有能够支撑头部的凹陷部(32),在支撑头部时,所述凹陷部(32)的高度沿头顶到颈部的方向由高到低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头部固定组件,用于将头部固定于一底座(10),所述底座(10)形成有一个U型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所述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面(12)的两个侧壁上,所述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空腔(22);一个第二充气气垫(30),所述第二充气气垫(30)设置于所述U型面(12)的底部,所述第二充气气垫(30)上形成有能够支撑头部的凹陷部(32),在支撑头部时,所述凹陷部(32)的高度沿头顶到颈部的方向由高到低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一充气管(40),所述第一充气管(40)分别连通所述一对第一充气气垫(20);一个第一充气球(50),所述第一充气球(50)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40),所述第一充气球(5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2);一个第二充气管(60),所述第二充气管(60)连通所述第二充气气垫(30);及一个第二充气球(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