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39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37
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涉及牙刷的生产领域,包括机架、上料输送带、自动理柄机构、机械手和植毛机;自动理柄机构包括振动器,在振动器的上方连接跑道,在跑道上设置漏斗状刷柄槽,漏斗状的刷柄槽包括上部槽和下部槽;跑道的一端为跑道输出端,在跑道输出端并位于上部槽处设有缺口;在跑道输出端还设置吹气孔、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手指;机械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连接初次输送机构和二次输送机构;初次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臂、第一夹爪缸和一对第一夹爪;二次输送机构包括铰座、第二旋转臂、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气缸座、第二夹爪缸和一对第二夹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效率高。

One machine for toothbrush

The toothbrush hair planting plate machine, relates to a toothbrush production area, including frame, conveyer belt, automatic handle mechanism, manipulator and tufting machine; automatic handle mechanism comprises a vibrator, the vibrator connected to the runway at above the funnel shaped brush handl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runway, the brush handle groove funnel. The upper and lower tank includes tank; runway is runway output on the runway and an output end of the notch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groove; a blowing hole, the microphone receiver mounting hole and a rotary motor is arrang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runway, rotation of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electric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fingers; the manipulator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a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he two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first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a first rotation shaft, the first rotating arm and a first clamping claw cylinder and a pair of first clamping jaws; the two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inge A seat, a second rotating arm, a second active shaft, a second driven shaft, a cylinder seat, a second clip claw cylinder and a pair of second claw.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牙刷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刷柄输送、整理、植毛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牙刷的生产过程中,植毛工序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牙刷植毛一般是在自动植毛机上完成的,而在植毛机上进行植毛时,必须要将一支支牙刷柄面朝上放进自动植毛机上的夹具里。目前绝大多数牙刷生产企业是通过手工方式将牙刷柄放进自动植毛机上的夹具里的。这种方式由于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劳动力成本高,所以开始研发自动送料的机器,如专利号为201420428554.7,专利名称为牙刷刷柄的自动输送整柄设备,和专利号为201520734492.7,专利名称为牙刷上料植毛一体机。工作时,将杂乱的刷柄放在上料输送带上,由上料输送带将刷柄输送至搓板装置(201520734492.7中的上料机构)上,气缸向一侧推将刷柄靠边,向前输送,刷柄掉至卡槽内,再一支一支向前输送,并检测刷柄的正反面和头尾,进行正反面旋转,或头尾旋转,将刷柄头、尾以及正、反面整理成相同状态(201420428554.7中的水平旋转机构和垂直旋转机构),再通过机械手向下、向上、平移、向下送于植毛机的刷柄夹具处,进行植毛。这种边输送边检测正反头尾的方式需要的时间长、结构复杂、成本高,另外机械手输送一支刷柄完成输送的时间要2.8秒左右,使得设备的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包括机架、上料输送带、自动理柄机构、机械手和植毛机;所述上料输送带和自动理柄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自动理柄机构设置在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自动理柄机构包括搓板装置,搓板装置包括搓板进料端和搓板出料端;所述植毛机包括刷柄夹具和植毛机工作台;所述自动理柄机构还包括振动器,振动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在振动器的上方连接横向的跑道,跑道设置在搓板装置的搓板出料端,在跑道上沿跑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刷柄槽,刷柄槽的横断面呈漏斗状,漏斗状的刷柄槽包括上部槽和下部槽,上部槽呈上大下小的锥台形,下部槽呈柱形;所述跑道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跑道输出端,在跑道输出端并位于上部槽处设有缺口;在所述跑道输出端还设置吹气孔、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和旋转电机,吹气孔的一端和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的一端均与刷柄槽的下部槽相连通,吹气孔的另一端连接吹气管,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内设置麦克风接收器,旋转电机竖向连接在跑道的下方,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手指,旋转手指设置在下部槽内,麦克风接收器控制旋转电机转动;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连接在植毛机工作台上,固定板上连接初次输送机构和二次输送机构;所述初次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支撑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连接第一旋转臂,在第一旋转臂上安装第一夹爪缸,第一夹爪缸连接一对第一夹爪,一对第一夹爪在第一旋转臂的带动下旋转;所述二次输送机构包括铰座和第二旋转臂,铰座上支撑第二主动轴,第二旋转臂的一端与第二主动轴连接,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支撑第二从动轴,第二从动轴与第二主动轴平行布置,第二从动轴连接气缸座,气缸座连接第二夹爪缸,第二夹爪缸连接一对第二夹爪,一对第二夹爪在第二旋转臂的带动下旋转;一对第一夹爪的始端位置对应着跑道的缺口处,一对第一夹爪的终端位置对应着一对第二夹爪的始端位置,一对第二夹爪的的终端位置对应着植毛机的刷柄夹具。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刷柄由上料输送带输送至搓板装置上,从搓板出料端滚落至刷柄槽,由于刷柄的头部厚度和颈部粗细相当较细,刷柄的中部较粗,所以刷柄的中部(较粗段)卡在刷柄槽的上部槽内,刷柄的头部颈部(较细段)旋转后位于刷柄槽的下部槽内,实现头尾旋转,所有刷柄头尾一致,并由振动器振动向前移动至跑道输出端。在跑道输出端通过吹气来检测刷柄的正反面,由于吹气时有植毛孔和无植毛孔的声波不一样,通过麦克风接收器发射至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转动与不转,从而确保每个刷柄正反一致。自动理柄机构通过刷柄槽实现头尾正反一致并输送,效率高、成本低。机械手的第一旋转轴转动带动第一旋转臂旋转,第一夹爪缸驱动一对第一夹爪张开、收缩;第二主动轴转动,带动第二旋转臂旋转,第二夹爪缸驱动一对第二夹爪张开、收缩。工作时,一对第一夹爪将刷柄从跑道输出端处夹持住,旋转90度后对准一对第二夹爪的始端位置,刷柄由一对第二夹爪夹持,刷柄由第二旋转臂旋转至植毛机的刷柄夹具处进行植毛。机械手通过两次旋转输送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以往机械手向下、向上、平移、向下的输送方式,改进前输送一支刷柄要2.8秒,改进后输送一支刷柄只需1.8秒,速度快。本技术实现了上板、植毛,整体性好、速度快。优选地,所述一体机还包括机壳,所述机架、上料输送带、自动理柄机构、机械手和植毛机均设置在机壳内。部件位于机壳体,避免灰尘,也提高整体性。优选地,所述自动理柄机构还包括返回输送带,返回输送带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在所述缺口处的跑道上设置返回滑槽,返回滑槽处连接返回输送管,返回输送管的出料端设置在返回输送带的进料端处。为了防止前一个刷柄在进行正反面旋转时,后面的刷柄向前移动,从而将后面的刷柄输送至返回输送带重新进行上料。为了方便调节第一夹爪缸和第一夹爪的位置,所述机械手的初次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直线导轨,第一气缸的缸筒连接在第一旋转臂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前行固定板,前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夹爪缸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与第一旋转臂连接,直线导轨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第一夹爪缸与直线导轨连接。本技术的机械手的第一旋转轴远离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连接第一从动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连接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为了方便调整二次输送机构的位置,在所述机械手的固定板上通过螺栓连接一块移动板,在移动板上设置调节孔,螺栓穿置在调节孔内,所述铰座连接在移动板上。本技术的所述机械手的第二主动轴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在第二主动轴上连接第二主动轮,在所述第二从动轴上连接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为了方便检测第二旋转臂的位置,在所述机械手的移动板上连接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检测第二旋转臂的位置,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图3为自动理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向视图。图5为图4中C部放大图。图6为图3的俯视图。图7为图3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夹爪在始端位置、第二夹爪在在始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夹爪在终端位置、第二夹爪在始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一夹爪在始端位置、第二夹爪在终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左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机架2、上料输送带6、自动理柄机构3、机械手4和植毛机5,杂乱的刷柄放在上料输送带6上,由自动理柄机构3将刷柄整理成正反头尾一致,再通过机械手4输送至植毛机5处进行植毛。上料输送带6和自动理柄机构3均安装在机架2上,自动理柄机构3设置在上料输送带6的出料端,自动理柄机构3包括搓板装置7,搓板装置7包括搓板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

【技术保护点】
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包括机架、上料输送带、自动理柄机构、机械手和植毛机;所述上料输送带和自动理柄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自动理柄机构设置在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自动理柄机构包括搓板装置,搓板装置包括搓板进料端和搓板出料端;所述植毛机包括刷柄夹具和植毛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理柄机构还包括振动器,振动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在振动器的上方连接横向的跑道,跑道设置在搓板装置的搓板出料端,在跑道上沿跑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刷柄槽,刷柄槽的横断面呈漏斗状,漏斗状的刷柄槽包括上部槽和下部槽,上部槽呈上大下小的锥台形,下部槽呈柱形;所述跑道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跑道输出端,在跑道输出端并位于上部槽处设有缺口;在所述跑道输出端还设置吹气孔、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和旋转电机,吹气孔的一端和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的一端均与刷柄槽的下部槽相连通,吹气孔的另一端连接吹气管,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内设置麦克风接收器,旋转电机竖向连接在跑道的下方,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手指,旋转手指设置在下部槽内,麦克风接收器控制旋转电机转动;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连接在植毛机工作台上,固定板上连接初次输送机构和二次输送机构;所述初次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支撑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连接第一旋转臂,在第一旋转臂上安装第一夹爪缸,第一夹爪缸连接一对第一夹爪,一对第一夹爪在第一旋转臂的带动下旋转;所述二次输送机构包括铰座和第二旋转臂,铰座上支撑第二主动轴,第二旋转臂的一端与第二主动轴连接,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支撑第二从动轴,第二从动轴与第二主动轴平行布置,第二从动轴连接气缸座,气缸座连接第二夹爪缸,第二夹爪缸连接一对第二夹爪,一对第二夹爪在第二旋转臂的带动下旋转;一对第一夹爪的始端位置对应着跑道的缺口处,一对第一夹爪的终端位置对应着一对第二夹爪的始端位置,一对第二夹爪的终端位置对应着植毛机的刷柄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1.牙刷上板植毛一体机,包括机架、上料输送带、自动理柄机构、机械手和植毛机;所述上料输送带和自动理柄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自动理柄机构设置在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自动理柄机构包括搓板装置,搓板装置包括搓板进料端和搓板出料端;所述植毛机包括刷柄夹具和植毛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理柄机构还包括振动器,振动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在振动器的上方连接横向的跑道,跑道设置在搓板装置的搓板出料端,在跑道上沿跑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刷柄槽,刷柄槽的横断面呈漏斗状,漏斗状的刷柄槽包括上部槽和下部槽,上部槽呈上大下小的锥台形,下部槽呈柱形;所述跑道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跑道输出端,在跑道输出端并位于上部槽处设有缺口;在所述跑道输出端还设置吹气孔、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和旋转电机,吹气孔的一端和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的一端均与刷柄槽的下部槽相连通,吹气孔的另一端连接吹气管,麦克风接收器安装孔内设置麦克风接收器,旋转电机竖向连接在跑道的下方,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手指,旋转手指设置在下部槽内,麦克风接收器控制旋转电机转动;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连接在植毛机工作台上,固定板上连接初次输送机构和二次输送机构;所述初次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支撑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连接第一旋转臂,在第一旋转臂上安装第一夹爪缸,第一夹爪缸连接一对第一夹爪,一对第一夹爪在第一旋转臂的带动下旋转;所述二次输送机构包括铰座和第二旋转臂,铰座上支撑第二主动轴,第二旋转臂的一端与第二主动轴连接,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支撑第二从动轴,第二从动轴与第二主动轴平行布置,第二从动轴连接气缸座,气缸座连接第二夹爪缸,第二夹爪缸连接一对第二夹爪,一对第二夹爪在第二旋转臂的带动下旋转;一对第一夹爪的始端位置对应着跑道的缺口处,一对第一夹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留春李金钰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普斯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