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3967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定植规划;步骤二,熟土填坑;步骤三,良木优选;步骤四,当秋圈培;步骤五,次秋平茬;步骤六,三春立桩;步骤七,曾粗捆扎;步骤八,人育侧枝;步骤九,剪枝成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大大的缩短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社会生产成本,提高了园林绿化水平,解决了绿化行业,大苗难求,价格昂贵的难题,操作简单,实施方便,没有技术难度,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大规模推广、实施。

A large tree planting method for the trees and shrubs with erect backbo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pplicable to erect shrubs of the main landscape tree cultivation method,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steps of: planning, planting; step two, step three, fill the pit soil; liangmu optimization; step four, when autumn circle culture; step five, autumn stubble; step six, spring up pile; step seven, step eight, had coarse binding; people with collateral; step nine, pruning finished. By the way,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uitable erect shrubs have the main landscape tree cultivation method, greatly shorten the growth cycle, reduce the social cost of produc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landscape greening, solve the green industry, big problem, hard to find, the expensive operation is simple, easy to implement, no technology the difficulty, do not need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can be large-scale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
技术介绍
园林绿化市场需要的是有品位,有档次,景观效果好的高端精品苗木。而高端精品苗木是生产周期长,投资大,成本高的产业。形成了目前“大苗难求,小苗过剩”的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大大的缩短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社会生产成本,提高了园林绿化水平,解决了绿化行业,大苗难求,价格昂贵的难题,操作简单,实施方便,没有技术难度,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大规模推广、实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定植规划:确定欲生产的成品大树的树干直径,根据直径规划出大树高度、冠幅;定植点的定植密度、定植坑径、定植量、定植圈径;立桩的高度;捆绑前每个定植坑内小苗总数、树干直径以及高度;步骤二,熟土填坑:以规划的定植密度,在定植点挖取对应定植坑径的圆形定植坑,挖出生土,再将地表熟土与植物秸秆混合后填埋入定植坑;步骤三,良木优选:选取小苗,剔除老苗、病苗、残苗和弱苗,保留生长旺盛的苗,并按大小或高低分开定植;步骤四,当秋圈培:在当年立秋后的第二十日至第三十日之间,在定植坑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圈径的铁丝圈,在铁丝圈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量的植株,待植株成活后进行施肥;步骤五,次秋平茬:在第二年立秋前十天,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对圈培植株作平茬处理;步骤六,三春立桩:在步骤五之后的第二年,对小苗的分枝进行修剪处理,再以定植点为圆心,并按照步骤一规划的立桩高度在植株周围设置若干木桩,围绕木桩用铁丝围成铁丝圈,在随后的两年内定期施肥,进行增量培植;步骤七,曾粗捆扎:在修剪小树苗侧枝后,使用捆树机将带有胶皮的金属线缆捆扎到步骤六培植成的植株上;步骤八,人育侧枝:对所需培育的侧枝,在所需的位置留出多根小树枝头,根据造型需要保留至少三个侧枝作人工改造,定期施肥使植株成活,构成大树的主体;步骤九,剪枝成品:在步骤八之后的第二年立秋前十天,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对人造侧枝和大树主干顶枝作剪除处理,使剪除部位再生新枝,管理上应大肥大水,再随后的3至4年自然生长方式,自然愈合形成成品。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施肥时间控制在当年立秋到次年立秋之间,施肥频次为4~5次,每次使用60~120g尿素。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六中,以每年3~4次的频度使用复合肥进行施肥,每次施肥量控制在1~2.5kg。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七中,每隔20~25cm捆扎一道绳。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八中,以每年3~5次的频度浇水施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大大的缩短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社会生产成本,提高了园林绿化水平,解决了绿化行业,大苗难求,价格昂贵的难题,操作简单,实施方便,没有技术难度,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大规模推广、实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定植规划:确定欲生产的成品大树的树干直径,根据直径规划出大树高度、冠幅;定植点的定植密度、定植坑径、定植量、定植圈径;立桩的高度;捆绑前每个定植坑内小苗总数、树干直径以及高度;步骤二,熟土填坑:以规划的定植密度,在定植点挖取对应定植坑径的圆形定植坑,挖出生土,再将地表熟土与植物秸秆混合后填埋入定植坑,目的是保水、保湿、保肥,利于树苗的生长。步骤三,良木优选:选取小苗,剔除老苗、病苗、残苗和弱苗,保留生长旺盛的苗,并按大小或高低分开定植,目的生长整齐;步骤四,当秋圈培:在当年立秋后的第二十日至第三十日之间,在定植坑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圈径的铁丝圈,在铁丝圈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量的植株,待植株成活后进行施肥,使小苗生长旺盛;步骤五,次秋平茬:在第二年立秋前十天,这时气温高,水肥充足,易萌芽,苗子的总量增加了,生长更整齐,更旺盛。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对圈培植株作平茬处理,若圈培植株为银杏、玉兰等苗多而生长整齐的品种,可不进行平茬处理;步骤六,三春立桩:在步骤五之后的第二年,对小苗的分枝进行修剪处理,再以定植点为圆心,并按照步骤一规划的立桩高度在植株周围设置若干木桩,围绕木桩用铁丝围成铁丝圈,在随后的两年内定期施肥,进行增量培植;步骤七,曾粗捆扎:在修剪小树苗侧枝后,使用捆树机将带有胶皮的金属线缆捆扎到步骤六培植成的植株上;步骤八,人育侧枝:对所需培育的侧枝,在所需的位置留出多根小树枝头,根据造型需要保留至少三个侧枝作人工改造,定期施肥使植株成活,构成大树的主体;步骤九,剪枝成品:在步骤八之后的第二年立秋前十天,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对人造侧枝和大树主干顶枝作剪除处理,使剪除部位再生新枝,管理上应大肥大水,再随后的3至4年自然生长方式,自然愈合形成成品。其中,所述步骤四中,施肥时间控制在当年立秋到次年立秋之间,施肥频次为4~5次,每次使用60~120g尿素。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以每年3~4次的频度使用复合肥进行施肥,每次施肥量控制在1~2.5kg。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七中,每隔20~25cm捆扎一道绳。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八中,以每年3~5次的频度浇水施肥,提高成活率。通过特定的栽培方式,特定管理措施,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和人工的操作,把数十棵生长旺盛的小树,通过人工挤压,捆绑在一起。增加粗度,让他们在自然的生长过程中逐步愈合,形成一棵浑然一体的大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采用下表数据进行标准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培植方法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规律及特点,在管理上对“水”、“肥”、“光”、“热”有效把握,增加单位幼苗总量。是根据幼苗自我愈合能力强的原理而进行的生产过程。通过上述方式形成多方面有益效果:树种适应广。除含胶或油,表皮长刺、矮而分枝强、无主杆、直立性差的树种外,均可适应该技术。地域适应性广。全国范围内,东西南北,只要是当地能生产的树种均可。社会效益高。其起点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投入的成本低,可大规模的推广、生产。特别是对一些生长缓慢,较珍贵的树种更有价值,效益更高:例如,一棵30cm粗的紫薇大树,自然生产需四十年左右,市场价值几十万元,而采用人造大树生产,周期仅需七年左右,成本仅需300-500元。景观效果好,通过人工的制作,主杆更显苍劲,分枝的高度,分枝数多少,分枝的角度更合理,产生的景观效果比自然生长的好。易运输,易成活。从育苗到投入市场仅需6-7年时间,其主根少,毛根多,栽培易成活,起苗时不需要太大的土球,运输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大大的缩短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社会生产成本,提高了园林绿化水平,解决了绿化行业,大苗难求,价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定植规划:确定欲生产的成品大树的树干直径,根据直径规划出大树高度、冠幅;定植点的定植密度、定植坑径、定植量、定植圈径;立桩的高度;捆绑前每个定植坑内小苗总数、树干直径以及高度;步骤二,熟土填坑:以规划的定植密度,在定植点挖取对应定植坑径的圆形定植坑,挖出生土,再将地表熟土与植物秸秆混合后填埋入定植坑;步骤三,良木优选:选取小苗,剔除老苗、病苗、残苗和弱苗,保留生长旺盛的苗,并按大小或高低分开定植;步骤四,当秋圈培:在当年立秋后的第二十日至第三十日之间,在定植坑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圈径的铁丝圈,在铁丝圈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量的植株,待植株成活后进行施肥;步骤五,次秋平茬:在第二年立秋前十天,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对圈培植株作平茬处理;步骤六,三春立桩:在步骤五之后的第二年,对小苗的分枝进行修剪处理,再以定植点为圆心,并按照步骤一规划的立桩高度在植株周围设置若干木桩,围绕木桩用铁丝围成铁丝圈,在随后的两年内定期施肥,进行增量培植;步骤七,曾粗捆扎:在修剪小树苗侧枝后,使用捆树机将带有胶皮的金属线缆捆扎到步骤六培植成的植株上;步骤八,人育侧枝:对所需培育的侧枝,在所需的位置留出多根小树枝头,根据造型需要保留至少三个侧枝作人工改造,定期施肥使植株成活,构成大树的主体;步骤九,剪枝成品:在步骤八之后的第二年立秋前十天,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对人造侧枝和大树主干顶枝作剪除处理,使剪除部位再生新枝,管理上应大肥大水,再随后的3至4年自然生长方式,自然愈合形成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具备直立主干的乔灌木植物的景观大树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定植规划:确定欲生产的成品大树的树干直径,根据直径规划出大树高度、冠幅;定植点的定植密度、定植坑径、定植量、定植圈径;立桩的高度;捆绑前每个定植坑内小苗总数、树干直径以及高度;步骤二,熟土填坑:以规划的定植密度,在定植点挖取对应定植坑径的圆形定植坑,挖出生土,再将地表熟土与植物秸秆混合后填埋入定植坑;步骤三,良木优选:选取小苗,剔除老苗、病苗、残苗和弱苗,保留生长旺盛的苗,并按大小或高低分开定植;步骤四,当秋圈培:在当年立秋后的第二十日至第三十日之间,在定植坑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圈径的铁丝圈,在铁丝圈内设置步骤一规划的定植量的植株,待植株成活后进行施肥;步骤五,次秋平茬:在第二年立秋前十天,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对圈培植株作平茬处理;步骤六,三春立桩:在步骤五之后的第二年,对小苗的分枝进行修剪处理,再以定植点为圆心,并按照步骤一规划的立桩高度在植株周围设置若干木桩,围绕木桩用铁丝围成铁丝圈,在随后的两年内定期施肥,进行增量培植;步骤七,曾粗捆扎:在修剪小树苗侧枝后,使用捆树机将带有胶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巾筌
申请(专利权)人:汉中市萃丰苗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