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及用于车辆顶部的卷绕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85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2:59
一种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1),所述装置包括:轴(3),其设计成可绕纵向轴线(L)转动;以及支承衬套(5),其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并耦接至轴(3)。所述装置(1)还包括支承元件(7),所述支承元件相对于支承衬套(5)间隔开地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滑动元件(9)在支承衬套(5)与支承元件(7)之间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此外,驱动元件(11)布置成能够在轴(3)的凹部(31)中绕纵向轴线(L)转动并且耦接至支承衬套(5)。所述驱动元件(11)构造成能够借助于轴(3)卷起和/或展开柔性元件,其中,驱动元件(11)沿支承元件(7)的方向在支承衬套(5)上施加力,使得支承衬套(5)的接触表面(52)与滑动元件(9)的第一接触表面(91)相接触以及滑动元件(9)的第二接触表面(92)与支承元件(7)的接触表面(72)相接触。

A device for a winding system and a winding system for the top of a vehicle

A device used for winding system (1), the device includes: the shaft (3) is designed to rotate around the longitudinal axis (L), and the supporting bushing (5) is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part (31) of the shaft (3) and is coupled to the shaft (3). The device (1) also includes a supporting element (7), which is arranged in a concave part (31) of the shaft (3) at intervals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bushing (5). The sliding element (9)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bushing (5) and the supporting element (7) in the concave part (31) of the shaft (3). In addition, the driving element (11) is arranged to rotate around a longitudinal axis (L) in a concave part (31) of the shaft (3) and coupled to the supporting bushing (5). The driving element (11) configured to use on the shaft (3) rolled up and / or start a flexible element, wherein the driving element (11) along the support element (7)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bushing (5) on the force, the support bushing (5) of the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sliding element (52) (9) the first contact surface (91) contact and sliding element (9) of the second contact surface (92) and the supporting member (7) of the contact surface (72)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及用于车辆顶部的卷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和一种用于车辆顶部的卷绕系统,所述装置和所述卷绕系统适于以简单的方式使得柔性元件能够可靠地卷起和/或展开。
技术介绍
通常,借助于卷绕系统,例如柔性元件被卷起和/或展开,以便尤其在车辆顶部遮蔽或打开顶窗。在这种情况下,柔性元件常常是卷帘或卷帘系统,其中,例如借助于轴、扭力弹簧和支承衬套实现卷起功能。这些部件通常绕卷帘系统的纵向轴线可转动。在申请人方面,至少公司内部的装置是已知的,其中,在转动时,支承衬套可能发生位移或漂移,因为它们不能可靠地相对于纵向轴线定位。支承衬套的这种漂移尤其对卷帘或卷绕系统的卷起行为具有不利的影响。此外,缺乏彼此相互作用的部件的保持使得可能会发出声响,这使得可能产生不期望的噪声,从而降低了卷绕系统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和一种用于车辆顶部的卷绕系统,所述装置和所述卷绕系统适于以改进的方式使得柔性元件能够卷起和/或展开。该目的通过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包括:轴,其具有凹部和纵向轴线,所述轴绕所述纵向轴线可转动地构造;以及支承衬套,其具有接触表面,所述支承衬套绕纵向轴线可转动地布置在轴的凹部中并耦接至轴。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承元件,其具有接触表面,所述支承元件相对于支承衬套间隔开地布置在轴的凹部中;以及滑动元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所述滑动元件在支承衬套与支承元件之间布置在轴的凹部中。此外,所述装置包括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绕纵向轴线可转动地布置在轴的凹部中并且耦接至支承衬套,所述驱动元件构造成能够借助于轴卷起和/或展开柔性元件,其中,驱动元件沿支承元件的方向在支承衬套上施加力,使得支承衬套的接触表面与滑动元件的第一接触表面彼此相接触以及滑动元件的第二接触表面与支承元件的接触表面彼此相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一种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所述装置使得柔性元件能够可靠地卷起和/或展开。例如,柔性元件是卷帘,相关的卷绕系统是卷帘系统,所述卷帘系统尤其借助于轴和驱动元件使得卷帘能够卷起和/或展开。由于驱动元件沿支承元件的方向在支承衬套上施加力,所以支承衬套、滑动元件和支承元件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纵向轴线大致固定就位。借助于相应的接触表面,前述部件相互支承,并且在装置或相关的卷绕系统的操作期间,相互作用的部件的沿纵向轴线的位置也大致保持不变。驱动元件由此实现支承衬套与支承元件之间的可靠耦接。通过这种方式,尤其防止或至少阻碍轴向衬套在转动期间移位,从而实现卷绕系统的改进的卷起和/或展开行为。此外,与其中所描述的部件不相互保持的装置相比,所描述的装置使得能够改善卷绕系统的运行并改善运行的平稳度。借助于相应部件的保持,还附加地实现了装置的稳健设计,这也减小了相互作用的部件在装置的操作期间发出声响的可能性。减小发出声响的可能性使得产生的噪音减小,并且对装置或包括这种装置的相关的卷绕系统的品质具有有利的影响。为了在装置的操作期间也能够实现上述部件的邻接或保持,以及为了支承衬套能够相对于支承元件转动,滑动元件作为附加元件布置在支承衬套与支承元件之间。尤其在柔性元件的卷起和/或展开期间,滑动元件实现了支承衬套与支承元件之间的大致永久的耦接。滑动元件的例如材料特性和表面特性一方面使得支承衬套能够可靠地转动,另一方面使支承衬套与支承元件之间能够牢固地耦接。与轴、支承衬套和驱动元件相反,例如滑动元件和支承元件不可转动地布置或构造并且代表对于装置的操作而言大致静止的部件。根据所述装置的一个改进方案,支承衬套具有凹部,滑动元件布置在所述凹部中。例如,滑动元件布置在支承衬套的凹部中,使得其与支承衬套的壁的一部分相接触,并且被支承衬套像一种衬圈那样围绕。壁的所述部分实现支承衬套的接触表面,并且例如与滑动元件的第一接触表面成形状配合式接触。由于滑动元件布置在支承衬套的凹部内,所以可实现用于卷绕系统的紧凑的装置,所述紧凑的装置还使得柔性元件能够以可靠且安静的方式卷起和/或展开。根据所述装置的一个改进方案,驱动元件布置在支承元件与轴的壁之间,并在支承衬套上施加张力。驱动元件实现为例如螺旋弹簧,并布置在支承衬套的面向滑动元件的一侧上。螺旋弹簧例如耦接至支承衬套,并沿支承元件的方向拉支承衬套。通过这种方式,支承衬套靠触在滑动元件上被保持,滑动元件靠触在支承元件上被保持。由此,可实现下述装置,所述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支承衬套至支承元件的耦接并固定支承衬套相对于纵向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所描述的改进方案而言替代地,驱动元件在轴的凹部中布置在支承衬套的例如与滑动元件相对的一侧上,所述驱动元件沿支承元件的方向在支承衬套上施加压缩力。驱动元件然后例如将支承衬套压靠在滑动元件上,并因此将滑动元件压靠在支承元件上。根据所述装置的另一改进方案,驱动元件具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耦接至支承衬套,借助于所述弹性臂在支承衬套上施加张力。装置的这种改进方案限定了驱动元件的一种可能的构型,其中,借助于弹性臂实现驱动元件与支承衬套之间的耦接。如果驱动元件例如构造为螺旋弹簧,则所述驱动元件一方面借助于轴实现柔性元件的卷起和/或展开,另一方面借助于弹性臂实现沿支承元件的方向作用在支承衬套上的张力。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例如构造为组合式张力和扭力弹簧,并且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相互作用的部件的保持,并因此利用由于减小发出声响的可能性而减少产生的噪音,改善装置的卷绕行为。弹性臂例如在轴的壁与支承衬套之间延伸并且在预定的位置处接合支承衬套的有目的地构造的轮廓或凹部。驱动元件的弹性臂由此实现了至支承衬套的形状配合式或力配合式耦接,从而实现了支承衬套至滑动元件和支承元件的耦接。根据所述装置的一个改进方案,滑动元件为盘状构型。滑动元件实现为例如滑动盘,从而使得例如所描述的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的旋转对称构型成为可能,所述构型对柔性元件的卷起或展开而言是有利的。根据所述装置的一个改进方案,所述装置具有支承销,所述支承销构造成能够将所述装置耦接至机动车辆,支承销从轴之外延伸到支承衬套的凹部和轴的凹部中。装置的这种改进方案构成了耦接至机动车辆的可能性。例如,包括装置构型的卷绕系统借助于支承销附接至机动车辆的车辆顶部的内侧,从而使得能够可靠地遮蔽或打开集成在车辆顶部中的顶窗。关于卷绕系统的对称构造,有利的是,在轴的两端处都相应地布置支承销、支承衬套和滑动元件,支承销、支承衬套和滑动元件相应地配属于支承元件的一端。驱动元件例如可构造为在两端处都相应地具有弹性臂的单个元件,或者设置有两个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实现相应的支承衬套至支承元件的可靠的耦接。但是也可存在多于一个的支承元件,使得例如支承元件被相应地配属于卷绕系统的一侧,而可操作的卷绕系统包括例如所描述的装置的构型中的两个。根据所述装置的一个改进方案,滑动元件和支承元件都相应地具有凹部,支承销延伸通过支承衬套的凹部并通过滑动元件的凹部进入支承元件的凹部,并且耦接至支承元件。支承销具有例如栓状结构,所述栓状结构延伸通过支承衬套的凹部和滑动元件的凹部进入支承元件的凹部中。支承销的栓状结构例如压入支承元件的凹部中,并实现至支承元件的形状配合式和/或力配合式耦接。此外,支承销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及用于车辆顶部的卷绕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1),所述装置包括:‑轴(3),其具有凹部(31)和纵向轴线(L),所述轴(3)绕所述纵向轴线(L)可转动地构造,‑支承衬套(5),其具有接触表面(52),所述支承衬套绕纵向轴线(L)可转动地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并耦接至轴(3),‑支承元件(7),其具有接触表面(72),所述支承元件相对于支承衬套(5)间隔开地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滑动元件(9),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91、92),所述滑动元件在支承衬套(5)与支承元件(7)之间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以及‑驱动元件(11),其绕纵向轴线(L)可转动地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并且耦接至支承衬套(5),所述驱动元件构造成能够借助于轴(3)卷起和/或展开柔性元件,其中,驱动元件(11)沿支承元件(7)的方向在支承衬套(5)上施加力,使得支承衬套(5)的接触表面(52)与滑动元件(9)的第一接触表面(91)彼此相接触以及支承元件(7)的接触表面(72)与滑动元件(9)的第二接触表面(92)彼此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13 DE 102015107573.31.一种用于卷绕系统的装置(1),所述装置包括:-轴(3),其具有凹部(31)和纵向轴线(L),所述轴(3)绕所述纵向轴线(L)可转动地构造,-支承衬套(5),其具有接触表面(52),所述支承衬套绕纵向轴线(L)可转动地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并耦接至轴(3),-支承元件(7),其具有接触表面(72),所述支承元件相对于支承衬套(5)间隔开地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滑动元件(9),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91、92),所述滑动元件在支承衬套(5)与支承元件(7)之间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以及-驱动元件(11),其绕纵向轴线(L)可转动地布置在轴(3)的凹部(31)中并且耦接至支承衬套(5),所述驱动元件构造成能够借助于轴(3)卷起和/或展开柔性元件,其中,驱动元件(11)沿支承元件(7)的方向在支承衬套(5)上施加力,使得支承衬套(5)的接触表面(52)与滑动元件(9)的第一接触表面(91)彼此相接触以及支承元件(7)的接触表面(72)与滑动元件(9)的第二接触表面(92)彼此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支承衬套(5)具有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库格勒T·西查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