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组件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327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组件及空调系统。该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主体、串联在所述冷凝器主体上的节流组件、及连接至所述节流组件的经济器。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主管路及支管路,所述主管路用于连接至空调系统,所述支管路连接至所述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用以降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制冷剂的输出温度。冷凝器主体内部设置经济器,流经冷凝器主体的制冷剂其中一部分经节流组件节流后沿支管路流入经济器。该经济器中的制冷剂吸收冷凝器主体内的热量,进一步降低冷凝器主体内制冷剂的温度,提高过冷度,以达到提升机组能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组件及空调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
,涉及一种冷凝器组件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空调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人们对居家品质的最求,空调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而机组能效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被人们所重视。空调系统在低温工况或高压比工况下,通常会在制冷剂循环系统中加入经济器。该经济器配合带有中间吸气口的压缩机以实现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转,从而达到提高机组能效及制冷量的功效。其中,在低温工况下,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越低,则具有经济器的空调系统在同等制冷剂量的情况下能提供更多的制冷量。而且增加的该部分制冷量相对于通过同等制冷剂量所达到的制冷量,其所消耗的机组功率少,因而通过设置经济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机组能效。然而,现有的空调系统中经济器(闪发器)独立连接在冷凝器后。而在空调系统中加入独立的经济器,极大的增加了整个机组结构及管路的复杂程度。而且经济器外形体积大,使空调系统所需占据的空间增大,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组件及空调系统。具体地,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凝器组件,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包括冷凝器主体、串联在所述冷凝器主体上的节流组件、及连接至所述节流组件的经济器,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主管路及支管路,所述主管路用于连接至空调系统,所述支管路连接至所述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用以降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制冷剂的输出温度。可选地,所述经济器包括与所述支管路连通的至少一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用于引导所述支管路输出的制冷剂,使所述制冷剂沿所述换热管流动并吸收所述冷凝器主体散发的热量。可选地,所述经济器还包括集液管、及与所述支管路连接的分配管,所述至少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液管和所述分配管。可选地,所述换热管包括依次导通的接入部、换热部及接出部,所述接入部与所述支管路导通,所述换热部位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可选地,所述冷凝器主体包括依次导通的输入管、散热部、过冷部及输出管,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过冷部内。可选地,所述过冷部包括与所述散热部连通的顶层管道、及与所述输出管连通的底层管道,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顶层管道与所述底层管道之间;或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输出管与底层管道之间。可选地,所述经济器平行于所述底层管道和/或所述顶层管道。可选地,所述节流组件还包括设于主管路上的主膨胀阀和设于支管路上的支膨胀阀,制冷剂经所述支膨胀阀进入所述经济器。可选地,所述节流组件包括总膨胀阀,所述主管路及所述支管路设于所述总膨胀阀上。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如上所述的冷凝器组件,所述经济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冷凝器主体内部设置经济器,流经冷凝器主体的制冷剂其中一部分经节流组件节流后沿支管路流入经济器。该经济器中的制冷剂吸收冷凝器主体内的热量,进一步降低冷凝器主体内制冷剂的温度,提高过冷量,以达到提升机组能效的目的。经济器设于冷凝器主体内部,可以降低经济器在整个空调系统中所占据的体积,从而降低了整体机组体积及管路的复杂度,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经济器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带经济器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冷凝器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冷凝器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冷凝器组件100;冷凝器主体10;输入管11;散热部12;过冷部13;顶层管道131;底层管道132;输出管14;节流组件20;支管路21;主管路22;主膨胀阀23;支膨胀阀24;总膨胀阀25;经济器30;换热管31;接入部311;换热部312;直管部3121;弧形部3122;接出部313;分配管314;集液管315;压缩机40;出气口41;进气口42;中间吸气口43;蒸发器50。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40、冷凝器组件100及蒸发器50,其中,压缩机40包括进气口42及出气口41。蒸发器50与压缩机40的进气口42连接,冷凝器组件100与压缩机40的出气口41连接。制冷剂在压缩机40、冷凝器组件100及蒸发器50之间完成主循环。其中,在冷凝器组件100及蒸发器50中具有冷却水流动,冷却水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完成空调系统的热循环。该冷凝器组件100包括冷凝器主体10、串联在冷凝器主体10上的节流组件20、及连接至节流组件20的经济器30。节流组件20包括并联设置的主管路22及支管路21,主管路22连接蒸发器50,支管路21连接至经济器30。其中,节流组件20对进入经济器30的制冷剂进行节流,可包括两种形式:a、冷凝器主体10上的输出端上设置主管路22及支管路21,其中,在主管路22上设有主膨胀阀23,在支管路21上设有支膨胀阀24。制冷剂经支膨胀阀24节流后进入到经济器30中,经济器30中的制冷剂吸收冷凝器主体10中的热量后,经压缩机40上的中间吸气口43进入到压缩机40中。b、冷凝器主体10上的输出端上总膨胀阀25,其中,总膨胀阀25上设置主管路22及支管路21。制冷剂经总膨胀阀25节流后,部分制冷剂沿支管路21进入到经济器30中,经济器30中的制冷剂吸收冷凝器主体10中的热量后,与蒸发器50中流出的制冷剂汇合并进入到压缩机40的进气口42中。通过设置主管路22及支管路21使制冷剂流经节流组件20并被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沿主管路22进入到蒸发器50中进行热交换并完成空调系统的主循环,另一路进入到经济器30中以进一步降低冷凝器主体10的制冷剂温度。其中,经济器30的出口端与压缩机40连通,使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40内。而且,经济器30的换热部位设于冷凝器主体10内,制冷剂在经济器30中流动时吸收冷凝器主体10内的热量,用以降低冷凝器主体10内制冷剂的输出温度,提高制冷剂的寒差值。通过在冷凝器主体10内部设置经济器30,使流经冷凝器主体10的制冷剂其中一部分经节流组件20节流后沿支管路21流入经济器30。该经济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凝器组件及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组件,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主体、串联在所述冷凝器主体上的节流组件、及连接至所述节流组件的经济器,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主管路及支管路,所述主管路用于连接至空调系统,所述支管路连接至所述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用以降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制冷剂的输出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组件,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主体、串联在所述冷凝器主体上的节流组件、及连接至所述节流组件的经济器,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主管路及支管路,所述主管路用于连接至空调系统,所述支管路连接至所述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用以降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制冷剂的输出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包括与所述支管路连通的至少一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用于引导所述支管路输出的制冷剂,使所述制冷剂沿所述换热管流动并吸收所述冷凝器主体散发的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还包括集液管、及与所述支管路连接的分配管,所述至少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液管和所述分配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依次导通的接入部、换热部及接出部,所述接入部与所述支管路导通,所述换热部位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远
申请(专利权)人: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