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燃烧炉,包括燃烧装置、灭火装置和控制器,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风机和收尘箱,燃烧室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第一燃烧室上开设有投料口,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均开设有观察窗,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通过第一燃烧架相通,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的侧壁均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均连接有风机,收尘箱设置在第二燃烧室的下方,与第二燃烧室通过第二燃烧架相通,灭火装置包括总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水泵和水箱,总管道通过水泵与水箱连通,且总管道上设有分别伸入到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内的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较强,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燃烧炉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燃烧炉。
技术介绍
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填埋会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因而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已基本不再采用,与填埋处理相比,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通过焚烧,不仅垃圾体积大大减小,同时还可以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供热,达到能量再利用的目的,因此,焚烧技术己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目前垃圾焚烧时,垃圾是被投放到焚烧炉内的炉排上进行焚烧的,但是,当炉排上的垃圾正在燃烧时,新投放进来的垃圾瞬间覆盖住正在燃烧的垃圾,容易将火苗扑灭,导致炉内温度不稳定、垃圾焚烧不充分,垃圾焚烧不充分就容易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同时,垃圾燃烧过程中,供氧不均匀也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影响燃烧效率和燃烧效果。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乡镇,习惯用小型垃圾场来囤积生活垃圾,基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配置不了标配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沿袭传统的现场焚烧,生活垃圾处理量小且生活垃圾燃烧不充分造成的烟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垃圾燃烧炉,解决了现有垃圾燃烧时燃烧不充分以及垃圾需要扑灭时不能及时灭火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垃圾燃烧炉,包括燃烧装置、灭火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风机和收尘箱,所述燃烧室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烟囱,且第一燃烧室上开设有投料口,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均开设有观察窗,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通过第一燃烧架相通,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的侧壁均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均连接有风机,所述收尘箱设置在第二燃烧室的下方,与第二燃烧室通过第二燃烧架相通,收尘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且收尘箱的底部开设有排尘口,排尘口处安装有开关门,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总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水泵和水箱,所述总管道通过水泵与水箱连通,且总管道上设有分别伸入到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内的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且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均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燃烧室的外侧壁上,水泵和风机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燃烧炉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燃烧架和第二燃烧架为网状结构,且第一燃烧架的网格直径大于第二燃烧架的网格直径。作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燃烧炉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风机上设置有空气过滤网。作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燃烧炉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观察窗为耐热玻璃透视窗。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垃圾燃烧炉设置有燃烧装置、灭火装置和控制器,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风机和收尘箱,燃烧室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第一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烟囱,且第一燃烧室上开设有投料口,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均开设有观察窗,可以直接从观察窗,观察到燃烧室内的燃烧情况;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通过第一燃烧架相通,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的侧壁均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均连接有风机,风机可以增大燃烧室内空气的富氧量,使垃圾能够充分燃烧;收尘箱设置在第二燃烧室的下方,与第二燃烧室通过第二燃烧架相通,第一燃烧架和第二燃烧架为网状结构,且第一燃烧架的网格直径大于第二燃烧架的网格直径,这种设置可以先经过第一燃烧室粗燃烧,没有燃烧完全的垃圾,可以通过第一燃烧架的网格掉落到第二燃烧室内,实现精燃烧,经过精燃烧之后的垃圾,经第二燃烧架掉落到收尘箱内;收尘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且收尘箱的底部开设有排尘口,排尘口处安装有开关门,当收尘箱内烟灰积满时,可以直接打开排尘口,将烟灰排出;本技术设置的灭火装置包括总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水泵和水箱,总管道通过水泵与水箱连通,且总管道上设有分别伸入到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内的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且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均设置有开关阀门,当需要进行扑灭时,可以同时或者单独打开支管道的开关阀门,对燃烧室实施扑灭;本技术实用性较强,能够很好的处理垃圾,保护环境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控制器,2、风机,3、收尘箱,4、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烟囱,7、观察窗,8、第一燃烧架,9、进风口,10、第二燃烧架,11、底座,12、排尘口,13、总管道,14、第一支管道,15、第二支管道,16、水泵,17、水箱,18、开关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垃圾燃烧炉,包括燃烧装置、灭火装置和控制器1,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风机2和收尘箱3,所述燃烧室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所述第一燃烧室4的顶部设置有烟囱6,且第一燃烧室4上开设有投料口,可以直接将垃圾从投料口投入到第一燃烧室4,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均开设有观察窗7,观察窗7为耐热玻璃透视窗,可以直接从观察窗7,观察到燃烧室内的燃烧情况;第一燃烧室4与第二燃烧室5通过第一燃烧架8相通,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的侧壁均开设有进风口9,且进风口9均连接有风机2,风机2可以增大燃烧室内空气的富氧量,使垃圾能够充分燃烧;风机2上设置有空气过滤网,避免空气中灰尘进入到风机2,影响风机2的使用寿命;所述收尘箱3设置在第二燃烧室5的下方,与第二燃烧室5通过第二燃烧架10相通,第一燃烧架8和第二燃烧架10为网状结构,且第一燃烧架8的网格直径大于第二燃烧架10的网格直径,这种设置可以先经过第一燃烧室4粗燃烧,没有燃烧完全的垃圾,可以通过第一燃烧架8的网格掉落到第二燃烧室5内,实现精燃烧,经过精燃烧之后的垃圾,经第二燃烧架10掉落到收尘箱3内;收尘箱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且收尘箱3的底部开设有排尘口12,排尘口12处安装有开关门,当收尘箱3内烟灰积满时,可以直接打开排尘口12,将烟灰排出;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总管道13、第一支管道14、第二支管道15、水泵16和水箱17,所述总管道13通过水泵16与水箱17连通,且总管道13上设有分别伸入到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内的第一支管道14和第二支管道15,且第一支管道14和第二支管道15均设置有开关阀门18,当需要进行扑灭时,可以同时或者单独打开支管道的开关阀门18,对燃烧室实施扑灭;所述控制器1设置在燃烧室的外侧壁上,水泵16和风机2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1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燃烧炉,包括燃烧装置、灭火装置和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风机(2)和收尘箱(3),所述燃烧室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所述第一燃烧室(4)的顶部设置有烟囱(6),且第一燃烧室(4)上开设有投料口,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均开设有观察窗(7),第一燃烧室(4)与第二燃烧室(5)通过第一燃烧架(8)相通,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的侧壁均开设有进风口(9),且进风口(9)均连接有风机(2),所述收尘箱(3)设置在第二燃烧室(5)的下方,与第二燃烧室(5)通过第二燃烧架(10)相通,收尘箱(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且收尘箱(3)的底部开设有排尘口(12),排尘口(12)处安装有开关门,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总管道(13)、第一支管道(14)、第二支管道(15)、水泵(16)和水箱(17),所述总管道(13)通过水泵(16)与水箱(17)连通,且总管道(13)上设有分别伸入到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内的第一支管道(14)和第二支管道(15),且第一支管道(14)和第二支管道(15)均设置有开关阀门(18),所述控制器(1)设置在燃烧室的外侧壁上,水泵(16)和风机(2)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1)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燃烧炉,包括燃烧装置、灭火装置和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风机(2)和收尘箱(3),所述燃烧室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所述第一燃烧室(4)的顶部设置有烟囱(6),且第一燃烧室(4)上开设有投料口,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均开设有观察窗(7),第一燃烧室(4)与第二燃烧室(5)通过第一燃烧架(8)相通,第一燃烧室(4)和第二燃烧室(5)的侧壁均开设有进风口(9),且进风口(9)均连接有风机(2),所述收尘箱(3)设置在第二燃烧室(5)的下方,与第二燃烧室(5)通过第二燃烧架(10)相通,收尘箱(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且收尘箱(3)的底部开设有排尘口(12),排尘口(12)处安装有开关门,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总管道(13)、第一支管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合超,
申请(专利权)人:任合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