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节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00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节油机,包括氢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抽气泵,氢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与电解槽,电解槽包括筒状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中空腔,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进气管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设有湿润空气进气口,第一出气管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抽气泵的抽气嘴相连,中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阴极板与阳极板,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性相连的高压电机与筒状的电击槽,电击槽包括中空的筒体,筒体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气管与抽气泵的排气口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出气管。通过抽气泵抽取空气并经过电解、高压电击可产生氢气、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通入汽车发动机后能够有效的减少油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节能环保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节油机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节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以燃油作为能源。但是,燃油供应日趋紧张,同时,燃油燃烧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环境。因此,减少燃油的消耗成为汽车业内人士的普遍追求。市面上现有的汽车节油机都是直接采用电解水的方式产生氢气与氧气,以减少燃油的损耗,但需要频繁的添加水来保持汽车节油机的持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节油机,能够,能够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并电解或高压电击产生氢气、氧气与臭氧并用于汽车发动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节油机,包括氢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抽气泵,所述氢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与电解槽,所述抽气泵与电机电性相连,所述电解槽包括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中空腔,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设有湿润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管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抽气泵的抽气嘴相连,所述中空腔内沿轴线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阴极板与阳极板,各阴极板分别与电源的阴极电性相连,各阳极板分别与电源的阳极电性相连,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性相连的高压电机与筒状的电击槽,所述电击槽包括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气管与抽气泵的排气口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出气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侧部设有若干散热片,各散热片与筒体的轴线平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还包括位于筒体两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分别通过对应连接部与筒体相连,所述连接部由隔热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阴极板与阳极板相互平行,各阴极板、阳极板与壳体的轴线的夹角为30°~6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分别连接在对应端盖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进气管与对应端盖之间、第一出气管与对应端盖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汽车节油机还包括外壳,所述氢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抽气泵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有散热器,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散热器相对应的散热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阴极板与阳极板上分别设有若干突起,所述突起均匀的分布在阴极板与阳极板上,所述突起的方向与轴线平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突起分别位于阴极板与阳极板上空气流动方向的下风侧,所述阴极板与阳极板上的上风侧与突起对应位置设有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突起为锥形结构,所述突起上位于锥形结构尖锐部的位置设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抽气泵抽取汽车水箱中的湿润空气并用于电解,并将电解产生的氧气通过高压电击产生臭氧,得到氢气、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通入汽车发动机后能够有效的减少油耗,更加环保节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是电解槽轴向剖视图;图3是电击槽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的汽车节油机,包括氢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抽气泵3,氢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11与电解槽12,抽气泵3与电源11电性相连,电解槽12包括筒状的壳体121,壳体121内设有中空腔,壳体12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122与第一出气管123,进气管122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设有湿润空气进气口,第一出气管123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抽气泵3的抽气嘴相连,中空腔内沿轴线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各阴极板分别与电源11的阴极电性相连,各阳极板分别与电源11的阳极电性相连,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性相连的高压电机与筒状的电击槽21,电击槽21包括中空的筒体211,筒体211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气管212与抽气泵3的排气口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出气管213。通过抽气泵3抽取汽车水箱中的湿润空气并用于电解,并将电解产生的氧气通过高压电击产生臭氧,得到氢气、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通入汽车发动机后能够有效的减少油耗,更加环保节能。优选的,筒体211的侧部设有若干散热片214,各散热片与筒体211的轴线平行,由于高压电击产生臭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热量,散热片214能够有效的降低筒体211上的热量。优选的,筒体211还包括位于筒体211两端的连接部215,第二出气管212、第三出气管213分别通过对应连接部与筒体211相连,连接部215由隔热材料制成,防止因筒体211的温度过高而损坏第二出气管212与第三出气管213。优选的,各阴极板与阳极板相互平行,各阴极板、阳极板与壳体121的轴线的夹角为30°~60°,本实施例中各阴极板、阳极板与壳体121的轴线的夹角为45°,此时既能使得空气中的水分与阴极板124、阳极板135充分的接触,也能保持空气良好的流通效果。优选的,壳体121还包括位于壳体121两端的端盖126,进气管122与第一出气管123分别连接在对应端盖上,用户可以通过打开端盖126来维护壳体121内的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进气管122与出气管分别连接在对应端盖上。优选的,端盖126与壳体121之间设有密封垫,进气管122与对应端盖之间、第一出气管123与对应端盖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密封垫与密封圈均能保持壳体121内的密封性,防止电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泄露。优选的,汽车节油机还包括并未图示的外壳,氢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抽气泵3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内,有利于用户搬运或转移汽车节油机,外壳内设有散热器,外壳上设有与散热器相对应的散热孔。优选的,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上分别设有若干突起,突起均匀的分布在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上,突起的方向与轴线平行,设在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上的若干突起,有效的增加了阴极板124、阳极板13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解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氢气与氧气的产出效率。优选的,突起分别位于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上空气流动方向的一侧,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上的另一侧与突起对应位置设有凹槽,凹槽既能凝聚空气中的水分,空气中的水分与阴极板124、阳极板135充分接触,也能减少了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35的制作材料损耗。优选的,突起为锥形结构,突起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突起便于加工成形,降低了制作成本,突起上位于锥形结构尖锐部的位置设有通孔,有利于空气在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流通。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节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节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抽气泵(3),所述氢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11)与电解槽(12),所述抽气泵(3)与电源(11)电性相连,所述电解槽(12)包括筒状的壳体(121),所述壳体(121)内设有中空腔,所述壳体(12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122)与第一出气管(123),所述进气管(122)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设有湿润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管(123)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抽气泵(3)的抽气嘴相连,所述中空腔内沿轴线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25),各阴极板分别与电源(11)的阴极电性相连,各阳极板分别与电源(11)的阳极电性相连,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性相连的高压电机与筒状的电击槽(21),所述电击槽(21)包括中空的筒体(211),所述筒体(211)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气管(212)与抽气泵(3)的排气口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出气管(2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节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抽气泵(3),所述氢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11)与电解槽(12),所述抽气泵(3)与电源(11)电性相连,所述电解槽(12)包括筒状的壳体(121),所述壳体(121)内设有中空腔,所述壳体(12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122)与第一出气管(123),所述进气管(122)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设有湿润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管(123)一端与中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抽气泵(3)的抽气嘴相连,所述中空腔内沿轴线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阴极板(124)与阳极板(125),各阴极板分别与电源(11)的阴极电性相连,各阳极板分别与电源(11)的阳极电性相连,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性相连的高压电机与筒状的电击槽(21),所述电击槽(21)包括中空的筒体(211),所述筒体(211)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气管(212)与抽气泵(3)的排气口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出气管(2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节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11)的侧部设有若干散热片(214),各散热片与筒体(211)的轴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节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11)还包括位于筒体(211)两端的连接部(215),所述第二出气管(212)、第三出气管(213)分别通过对应连接部与筒体(211)相连,所述连接部(215)由隔热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全翟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恒源泰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