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20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包括支架、工作台和牵引装置,工作台水平放置在支架上,牵引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龙门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气缸,第一滚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龙门架上,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滚轮转动,第二滚轮转轴两端安装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轴承架上,轴承架设置在龙门架两侧的凹槽内,气缸分别设置在轴承架上端,气缸的伸缩杆与轴承架连接。该装置利用摩擦力进行牵引,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牵引不会出现松动,而且可以实现拉挤弧线形型材的生产工艺。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限位装置,通过调节螺杆实现限位轮与弧形型材接触的紧密程度,进而满足拉挤不同半径的弧形型材时进行支撑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挤拉成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拉挤机主要应用于玻璃钢等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成型,生产玻璃钢型材的液压式玻璃钢拉挤机主要由纱架、机架、浸胶、预热装置、加热成形装置、牵引装置、锯割装置和成品架等组成。玻璃纱从纱架经过胶槽浸上树脂胶液后,再通过纱板、预热装置预成型模后,进入加热成形装置加热,浸过树脂胶液的玻璃纱通过该加热成形装置内腔固化成型,由牵引装置压紧引出成为连续的玻璃钢型材。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X射线透过性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性好等。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则是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佼佼者,比强度(强度/密度)是高强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的2至3倍,以至有“比头发软,比钢铁硬”的说法。尽管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风电装备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都高,一般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设备也称为拉挤机,一般包括成型机、牵引机、切割机以及纤维卷取机等装置。目前的拉挤机的牵引装置多是由液压驱动和传动链及多个夹持装置组成,利用液压缸进行牵引,该结构比较复杂,并且现有的拉挤机只能拉挤直线型材,既能拉挤直线型材又能拉挤弧形型材的拉挤机,在市场上还没有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该机构利用摩擦力进行牵引,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牵引不会出现松动,既适用于直线型材的拉挤工艺也适合弧形型材的拉挤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包括支架、工作台和牵引装置,工作台水平放置在支架上,牵引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龙门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气缸,第一滚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龙门架上,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滚轮转动,第二滚轮转轴两端安装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轴承架上,轴承架设置在龙门架两侧的凹槽内,气缸分别设置在轴承架上端,气缸的伸缩杆与轴承架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施力板,所述施力板与轴承架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表面包覆橡胶。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两侧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U”型框和限位轮,“U”型框设置在限位架的上下两端,限位轮轴承架设置在“U”型框内,并且可以滑动,“U”型框上通过螺母安装螺杆,螺杆的一端与限位轮轴承架连接。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螺杆的长度为50~70mm。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限位装置沿牵引装置的第一滚轮的轴线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限位轮的直径为150mm,长度为300mm。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直径为150mm,长度为300mm,转速为0.75转/分钟。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数量不小于十个。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数量为十五个。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复合材料型材放置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气缸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夹紧,第一滚轮转动带动第二滚轮反方向转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复合材料型材的滚动摩擦力带动复合材料型材往前移动,形成牵引力。该装置利用摩擦力进行牵引,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牵引不会出现松动,当对弧线形型材进行牵引时,只需要将多个牵引装置沿弧线形型材的弧形进行布置即可实现。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限位装置,通过调节螺杆实现限位轮与型材接触的紧密度可调,从而实现限位轮对弧形型材的支撑限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的俯视图。图中:支架1,工作台2,龙门架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气缸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轴承架9,施力板10,限位装置11,凹槽301,伸缩杆601,限位架1101,“U”型框1102,限位轮1103,限位轮轴承架1104,螺杆110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包括支架1、工作台2和牵引装置,工作台2水平放置在支架1上,牵引装置设置在工作台2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龙门架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和气缸6,第一滚轮4通过第一轴承7安装在龙门架3上,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滚轮4转动,第二滚轮5转轴两端安装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安装在轴承架9上,轴承架9设置在龙门架3两侧的凹槽301内,气缸6分别设置在轴承架9上端,气缸6的伸缩杆601与轴承架9连接。气缸6规格为缸径∅200mm,行程100mm,额定压力0.5MPa。两个气缸6同时推动而产生的夹紧力为30KN左右。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采用低速重载滚柱轴承。型材放置与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之间,气缸6使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夹紧,第一滚轮4转动带动第二滚轮5反方向转动,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与复合材料型材的滚动摩擦力带动复合材料型材往前移动。所述伸缩杆601下端连接施力板10,所述施力板10与轴承架9连接。施力板10使轴承架9受力均匀。所述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表面包覆橡胶。可以增大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与型材之间的摩擦力。如图1~2中,所述牵引装置两侧设置限位装置11,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1101、“U”型框1102和限位轮1103,“U”型框1102设置在限位架1101的上下两端,限位轮轴承架1104设置“U”型框1102内,“U”型框1102上通过螺母安装螺杆1105,螺杆1105的一端与限位轮轴承架1104连接。通过调节螺杆1105实现限位轮1103与型材的距离可调,从而实现限位轮对弧形型材的支撑限位。所述螺杆1105的长度为50~70mm。可实现半径R5M~R12M同规格碳纤维或玻璃钢曲杆的拉挤。所述限位装置11沿牵引装置的第一滚轮4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所述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的直径为150mm,长度为300mm,转速为0.75转/分钟。实际操作中,牵引速度为6mm/S左右,通过计算,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的转速应控制在大约0.75转/分钟左右。所述限位轮1103的直径为150mm,长度为300mm。所述牵引装置数量不小于十个。为保证足够的牵引力,实际操作牵引装置数量不小于十个。当对水平弯曲的弧形型材进行拉挤时,牵引装置按照弧形型材的弧线分布。所述牵引装置数量为十五个。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工作台(2)和牵引装置,工作台(2)水平放置在支架(1)上,牵引装置设置在工作台(2)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龙门架(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和气缸(6),第一滚轮(4)通过第一轴承(7)安装在龙门架(3)上,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滚轮(4)转动,第二滚轮(5)转轴两端安装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安装在轴承架(9)上,轴承架(9)设置在龙门架(3)两侧的凹槽(301)内,气缸(6)分别设置在轴承架(9)上端,气缸(6)的伸缩杆(601)与轴承架(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工作台(2)和牵引装置,工作台(2)水平放置在支架(1)上,牵引装置设置在工作台(2)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龙门架(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和气缸(6),第一滚轮(4)通过第一轴承(7)安装在龙门架(3)上,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滚轮(4)转动,第二滚轮(5)转轴两端安装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安装在轴承架(9)上,轴承架(9)设置在龙门架(3)两侧的凹槽(301)内,气缸(6)分别设置在轴承架(9)上端,气缸(6)的伸缩杆(601)与轴承架(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01)下端连接施力板(10),所述施力板(10)与轴承架(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表面包覆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两侧设置限位装置(11),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1101)、“U”型框(1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益肖长慎张宏静郑大林周晋华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华益工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