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11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和车辆,该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包括:护板本体、气坝挡板以及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气坝挡板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的底部且用于降低风阻,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气坝挡板的最下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通过在护板本体下端设置可升降气坝挡板,进而在不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前提下,降低了风阻,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为了保护发动机,一般在发动机的底部安装有发动机护板,防止路面上的砂石溅起进入到发动机舱内而破坏发动机或其它部件。但是由于底部设置有发动机护板的缘故,导致风阻增大,恶化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特别是车辆高速行驶时,燃油消耗增长更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气坝结构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包括:护板本体、气坝挡板以及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气坝挡板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的底部且用于降低风阻,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气坝挡板的最下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通过在护板本体下端设置可升降气坝挡板,进而在不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前提下,降低了风阻,同时还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以转动方式改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气坝挡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具体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气坝挡板随所述第一齿轮绕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以升降平动方式改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气坝挡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气坝挡板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齿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障碍物传感器,所述障碍物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器相连,所述障碍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上的障碍物的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障碍物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集成为一体,所述障碍物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的一个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的另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100,护板本体110,气坝挡板120,驱动装置130,转动机构140,第一齿轮141,第二齿轮142,障碍物传感器1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10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100包括:护板本体110、气坝挡板120以及驱动装置130。其中,气坝挡板120设置在护板本体110的底部且用于降低风阻,驱动装置130设置成用于驱动气坝挡板120移动,从而改变气坝挡板120的最下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气坝挡板120可以设置在护板本体110的迎风面之前,通过气坝挡板120改变车辆行驶时底部风的流向,进而降低风阻,简单来说,就是阻止风吹入护板本体110内形成更大的阻力,而在气坝挡板120的后端设置有驱动装置130,驱动装置130可以用来驱动气坝挡板120转动(但不限于转动方式),进而根据实际路况,调整车辆的离地间隙,更具体地说,改变的是气坝挡板120与地面的间隙。简言之,通过在护板本体110下端设置可升降气坝挡板120,进而在不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前提下,降低了风阻,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130设置成用于驱动气坝挡板120以转动方式改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具体地,当车辆行驶在平直的路面上时,驱动装置130处于关闭状态,气坝挡板120固定,降低风阻,当车辆在多变路况或凹凸不平路面行驶时,驱动装置130根据路面状况,可以实时地调整气坝挡板120的离地高度。进而,不影响汽车的通过性。进一步地,驱动装置130与气坝挡板120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140。转动机构140包括:第一齿轮141和与第一齿轮141啮合的第二齿轮142,气坝挡板120随第一齿轮141绕第一齿轮141的中心轴线转动,驱动装置130用于驱动第二齿轮142旋转。参照图2所示的具体地实施例,驱动装置130的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4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4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气坝挡板120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其中,如图2所示,顺时针转动时,降低气坝挡板120的离地间隙,逆时针转动时增加气坝挡板120的离地间隙。由此,通过改变气坝挡板120的离地间隙,进而不影响车辆的通过性。当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驱动装置130的驱动形式不唯一,例如驱动形式可以是齿轮传动、齿轮齿条啮合传动,或者带传动中的任一种。下面就驱动形式为齿轮齿条啮合传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述。驱动装置130可以设置成用于驱动气坝挡板120以升降平动的方式改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这样,就需要在驱动装置130与气坝挡板120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可以包括: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与气坝挡板120固定,驱动装置130用于驱动齿轮,进而齿轮旋转带动齿条向上或向下转动,进而改变气坝挡板120的离地间隙。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气坝挡板,所述气坝挡板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的底部且用于降低风阻;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气坝挡板的最下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气坝挡板,所述气坝挡板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的底部且用于降低风阻;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气坝挡板的最下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以转动方式改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气坝挡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气坝挡板随所述第一齿轮绕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底部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气坝挡板以升降平动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