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35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播种前种子处理、3月底播种、6月中旬育性选择鉴别、6月底至7月上旬去杂、割茬、8月上中旬配组鉴定配合率、9月初收获其组合Fl代杂交种子,同时将该不育系留茬割茬、9月中旬该不育系再生,并育性转换、10月上中旬收获该不育系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资源,缩短了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周期,加快了两系不育系种质资源育性鉴别判定、两系杂交组合制种及两系不育系材料繁殖进程,提高了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效率。

A method of \one sowing and three use\ for two line sterile lin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le sterile line \broadcast three\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 sowing seed treatment, sowing in mid June at the end of March, the fertility choice identification, the end of June to early July to miscellaneous, stubble, mid August with identification rate, with its combination of F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ptember harvest generation of hybrid seeds, while the sterile crop stubble, captive in mid September of the CMS and fertility trans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in mid October the harvest of sterile seed. The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shorten the period of breeding of two-line hybrid rice varieties, accelerated the two-line male steril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fertility differential detection, seed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process of material of two-line sterile line hybrid combination,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of two-line hybrid rice new varie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所谓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就是将当年在海南繁殖的两系不育系种子,在当地一次播种,用于该种子的育性选择鉴定;用于该两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组产生Fl代;用于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种子收获。目前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周期长,两系不育系种质资源育性鉴别判定、两系杂交组合制种及两系不育系材料繁殖进程慢,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缩短了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周期,加快了两系不育系种质资源育性鉴别判定、两系杂交组合制种及两系不育系材料繁殖进程,提高了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两系不育系种子作播种前的处理,3月底将两系不育系种子播种在拱棚内进行育秧;2)6月中旬,依据当地该时段气温、光照、田间长势长相、生育进程鉴别判断,进行育性选择鉴别;3)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除杂、割茬,即将结实率高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高的植株连根去除,将结实率极低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的留茬35厘米左右割茬,其留茬高度以确保该不育系再生稻花期与父本花期相遇为标准;4)8月上中旬将留茬的该不育系花期与恢复系花期进行交配(配组鉴定配合率),在9月初收获其组合F1代杂交种子,同时将该不育系留茬割茬;5)9月中旬该不育系再生,并育性转换,10月上旬,收获该不育系种子。进一步的,所述育性选择鉴别需要将所需的两系不育系品种的转育起点温度与亲本对照比较,选择该品种育性转换的敏感生育时段。进一步的,所述两系不育系品种全生育期各生育进程历期与生态环境因素的关联,必须详尽观察记载当地田间小气候或与气象部门合作统计分析。进一步的,所述两系不育系品种播种日期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与其配组的恢复系生育进程的调整或分期播种恢复系。进一步的,所述留茬高度需要根据叶龄模式推算及两系不育系割茬后再生生长发育阶段的气象预报综合分析后确定或实行“梯度”割茬。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资源,缩短了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周期,加快了两系不育系种质资源育性鉴别判定、两系杂交组合制种及两系不育系材料繁殖进程,提高了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两系不育系种子作播种前的处理,3月底将两系不育系种子播种在拱棚内进行育秧;2)6月中旬,依据当地该时段气温、光照、田间长势长相、生育进程鉴别判断,进行育性选择鉴别;3)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除杂、割茬,即将结实率高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高的植株连根去除,将结实率极低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的留茬35厘米左右割茬,其留茬高度以确保该不育系再生稻花期与父本花期相遇为标准;4)8月上中旬将留茬的该不育系花期与恢复系花期进行交配(配组鉴定配合率),在9月初收获其组合F1代杂交种子,同时将该不育系留茬割茬;5)9月中旬该不育系再生,并育性转换,10月上旬,收获该不育系种子。进一步的,所述育性选择鉴别需要将所需的两系不育系品种的转育起点温度与亲本对照比较,选择该品种育性转换的敏感生育时段。进一步的,所述两系不育系品种全生育期各生育进程历期与生态环境因素的关联,必须详尽观察记载当地田间小气候或与气象部门合作统计分析。进一步的,所述两系不育系品种播种日期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与其配组的恢复系生育进程的调整或分期播种恢复系。进一步的,所述留茬高度需要根据叶龄模式推算及两系不育系割茬后再生生长发育阶段的气象预报综合分析后确定或实行“梯度”割茬。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资源,缩短了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周期,加快了两系不育系种质资源育性鉴别判定、两系杂交组合制种及两系不育系材料繁殖进程,提高了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效率。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两系不育系种子作播种前的处理,3月底将两系不育系种子播种在拱棚内进行育秧;2)6月中旬,依据当地该时段气温、光照、田间长势长相、生育进程鉴别判断,进行育性选择鉴别;3)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除杂、割茬,即将结实率高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高的植株连根去除,将结实率极低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的留茬35厘米左右割茬,其留茬高度以确保该不育系再生稻花期与父本花期相遇为标准;4)8月上中旬将留茬的该不育系花期与恢复系花期进行交配(配组鉴定配合率),在9月初收获其组合F1代杂交种子,同时将该不育系留茬割茬;5)9月中旬该不育系再生,并育性转换,10月上旬,收获该不育系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系不育系“一播三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两系不育系种子作播种前的处理,3月底将两系不育系种子播种在拱棚内进行育秧;2)6月中旬,依据当地该时段气温、光照、田间长势长相、生育进程鉴别判断,进行育性选择鉴别;3)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除杂、割茬,即将结实率高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高的植株连根去除,将结实率极低的,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的留茬35厘米左右割茬,其留茬高度以确保该不育系再生稻花期与父本花期相遇为标准;4)8月上中旬将留茬的该不育系花期与恢复系花期进行交配(配组鉴定配合率),在9月初收获其组合F1代杂交种子,同时将该不育系留茬割茬;5)9月中旬该不育系再生,并育性转换,10月上旬,收获该不育系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宗兵鲍远超吴礼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