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种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34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菌类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木耳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B.装袋:准备一个机架,在机架上设置一种带有通孔的培养装置,将原料装入培养装置中密封;C.接种;D.出耳:在培养装置内放入铁球以打开培养装置上的通孔;E.釆耳;培养装置包括内壳,内壳外可拆卸地套设有外壳,内壳上同心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滑槽,滑槽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滑槽位于通孔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放置槽,滑槽位于通孔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卷轴,每个通孔上均设置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一端与放置槽连接,塑料薄膜另一端缠绕在卷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打孔时薄膜上下运动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

The planting technology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ushroom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black fungus growing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ation of A.; B. bagging: prepare a rack, a train with a through hole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the raw materials are put into training device seal; C. vaccination; D.: in the ear in the training device put the ball to open the train through hole device; E. ear; culture including inner shell device, inner shell can be detachably sleeved with a shell,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nnular concentric chute, chu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 lateral chute located in the through hole under the recessed groove, the other one side of movable chute located in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reel, each hole are provided with plastic film, plastic film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the other end of the plastic film wound on a reel.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movement of the film o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film is inconvenient when the hole is punc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黑木耳种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类生产
,具体为一种黑木耳种植工艺。
技术介绍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而黑木耳培植方法,在世界农艺、园艺、菌艺史上,都堪称一绝。黑木耳可野生也可人工栽培,在黑木耳的人工栽培中,又包括用段木栽培和培养装置栽培两种。现有的培养装置栽培方法一般是先将木屑、秸杆等原料搅拌混合,加入营养液,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其密封包裹起来,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采用培养装置栽培方法栽培木耳时,需要在塑料薄膜表面打孔以便出耳。目前的打孔装置是通过针具进行打孔,但是最后的薄膜由于抓紧力不够,导致针具作用薄膜时,薄膜会向上或向下运动,导致该部分的薄膜无法进行打孔,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人工对该区域的薄膜进行手动打孔,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黑木耳种植工艺,以解决打孔时薄膜上下运动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黑木耳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将多种原料搅拌均匀,闷料、灭菌;B.装袋:准备一个机架,在机架上设置一种带有通孔的培养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培养装置转动的驱动机构,将灭菌后的原料装入培养装置中密封,然后灭菌;C.接种:给原料降温,接种;D.出耳:在培养装置内放入铁球以打开培养装置上的通孔,等待出耳;E.釆耳:将木耳从培养装置上采摘下来;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内壳,内壳外可拆卸地套设有外壳,内壳内形成用于盛装原料的原料腔,内壳上同心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滑槽,滑槽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滑槽位于通孔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放置槽,滑槽位于通孔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卷轴,每个通孔上均设置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一端与放置槽连接,塑料薄膜另一端缠绕在卷轴上;培养装置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滑槽设置有卷轴的一端连通,所述出口与滑槽另一端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原料腔用于盛装原料,滑槽用于给铁球滚动提供通道,外壳用于盖住滑槽形成密闭的滑槽防止铁球滚动到培养装置下方时从滑槽内脱落,入口用于放入铁球,出口用于使铁球从滑槽内滚出;塑料薄膜用于密封通孔,保持培养装置内原料的温度和湿度,给木耳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卷轴用于固定塑料薄膜,通过将塑料薄膜缠绕在卷轴上,然后将卷轴固定在滑槽内,即可使塑料薄膜密封通孔;机架用于支撑培养装置,培养装置通过连接转动轴等器件横放在机架上便于培养装置转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培养装置转动,使得铁球能够在滑槽内滚动;铁球用于推动卷轴,使卷轴将塑料薄膜卷在其上并从通孔一侧滚动到通孔另一侧,从而打开通孔,通孔用于在其打开后与外界连通形成供木耳生长的通道;放置槽用于放置卷轴避免卷轴阻碍铁球滚动,同时避免卷轴受铁球的推动继续滚动导致塑料薄膜被扯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利用铁球推动卷轴,卷轴将塑料薄膜卷起从通孔一侧滚动到通孔另一侧,从而打开通孔,无需人工动手打孔,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将塑料薄膜卷在卷轴上,无需直接在塑料薄膜上打孔,塑料薄膜可再次利用,减少了塑料薄膜的浪费;3.本专利技术的培养装置可多次使用,需要再次使用时只需将塑料薄膜从卷轴上拉出盖住通孔,然后固定卷轴即可;与现有技术中直接用塑料薄膜盛装原料进行木耳栽培,每次栽培后只能丢弃塑料薄膜相比,本专利技术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由于塑料薄膜丢弃对环境的污染;4.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培养装置转动来带动铁球在滑槽内滚动,从而推动卷轴打开通孔,培养装置旋转一圈即可完成对整个培养装置的开孔,生产效率高。进一步,所述卷轴一侧铰接有挡板,挡板与滑槽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挡板用于卡住卷轴使卷轴固定在滑槽内,弹簧用于当卷轴被推走之后拉动挡板回到初始位置。进一步,所述出口和入口均与滑槽之间平滑连接有弯轨。弯轨能够减少铁球滚动的阻力,弯轨平滑连接进一步减少了铁球滚动的阻力。进一步,所述内壳内设置由秸秆编制而成的放置网。放置网用于避免通孔打开后,放置腔内的原料在旋转的过程中从通孔中掉落;放置网由秸秆编制而成,还能给木耳生长提供养分和原料。进一步,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滑轮。滑轮用于滑动机架,使得培养装置便于移动。进一步,步骤A备料中,闷料时间为2小时。如此才能使水分浸透浸匀。进一步,步骤C接种中,将原料降温至30℃以下。在30℃以下时接种,接种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培养装置的端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培养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滑轮11、培养装置2、外壳21、原料腔22、放置网23、内壳3、滑槽31、塑料薄膜32、卷轴33、放置槽34、弯轨35、入口4、出口41、铁球5、挡板5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黑木耳种植工艺,使用如图1所示的培养装置2,培养装置2包括圆柱形的内壳3,内壳3外可拆卸地套设有外壳21,内壳3内形成用于盛装原料的原料腔22,内壳3内安装有由秸秆编制而成的放置网23;如图2和图3所示,内壳3上同心设开设有四个环形的滑槽31,滑槽3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滑槽31上位于通孔的下方有凹陷形成放置槽34,滑槽31上位于通孔的上方处安装有卷轴33,卷轴33下方铰接有挡板51,挡板51与滑槽31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每个通孔上均铺设有塑料薄膜32,塑料薄膜32一端与放置槽34连接,塑料薄膜32另一端缠绕在卷轴33上;如图1所示,培养装置2上开设有入口4和出口41,入口4与滑槽31设置有卷轴33的一端连通,出口41与滑槽31的另一端连通;如图2所示,出口41和入口4均与滑槽31之间平滑连接有弯轨35,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将桑木屑43.5千克、豆饼粉1千克、麦麸5千克、石膏0.5千克、石灰粉0.25千克、清洁水150千克混合后充分搅拌,闷料2小时,使水分浸透浸匀,灭菌备用;B.装袋:准备一个如图1所示的机架1,机架1两端安装转轴,转轴用于带动培养装置2转动,机架1底部设置有滑轮11,滑轮11用于移动机架1;将灭菌后的原料装入放置网23中,拉动卷轴33,释放塑料薄膜32,塑料薄膜32覆盖住通孔,向下推动挡板51,将卷轴33放置在挡板51边上,弹簧将挡板51推回,从而将卷轴33卡在挡板51处;安装外壳21,使得培养装置2密封,然后灭菌;由于外壳21可拆卸地套设在内壳3外,故便于安装和拆卸;将培养装置2横放在机架1上,将转轴与培养装置2两端连接,在转轴上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C.接种:给原料降温至30℃以下,然后接种;D.出耳:在入口4中放入四个铁球5,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培养装置2转动,铁球5推动卷轴33从而打开通孔,等待出耳;具体的,铁球5从入口4滚动到滑槽31中,由于滑槽31与入口4之间平滑连接有弯轨35,故铁球5受到的阻力减少;如图2所示,当铁球5滚动到卷轴33处时,由于铁球5质量较大,故铁球5将卷轴33向下推动,挡板51受卷轴33的推力向下转动,同时弹簧压缩,挡板51被压在卷轴33下方,卷轴33被铁球5推动到放置槽34内,塑料薄膜32被卷起缠绕在卷轴33上,通孔露出,弹簧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将挡板51拉回到初始位置;由于原料放置在放置网23中,故通孔露出时,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黑木耳种植工艺

【技术保护点】
黑木耳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将多种原料搅拌均匀,闷料、灭菌;B.装袋:准备一个机架,在机架上设置一种带有通孔的培养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培养装置转动的驱动机构,将灭菌后的原料装入培养装置中密封,然后灭菌;C.接种:给原料降温,接种;D.出耳:在培养装置内放入铁球以打开培养装置上的通孔,等待出耳;E.釆耳:将木耳从培养装置上采摘下来;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内壳,内壳外可拆卸地套设有外壳,内壳内形成用于盛装原料的原料腔,内壳上同心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滑槽,滑槽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滑槽位于通孔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放置槽,滑槽位于通孔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卷轴,每个通孔上均设置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一端与放置槽连接,塑料薄膜另一端缠绕在卷轴上;培养装置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滑槽设置有卷轴的一端连通,所述出口与滑槽另一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黑木耳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将多种原料搅拌均匀,闷料、灭菌;B.装袋:准备一个机架,在机架上设置一种带有通孔的培养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培养装置转动的驱动机构,将灭菌后的原料装入培养装置中密封,然后灭菌;C.接种:给原料降温,接种;D.出耳:在培养装置内放入铁球以打开培养装置上的通孔,等待出耳;E.釆耳:将木耳从培养装置上采摘下来;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内壳,内壳外可拆卸地套设有外壳,内壳内形成用于盛装原料的原料腔,内壳上同心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滑槽,滑槽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滑槽位于通孔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放置槽,滑槽位于通孔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卷轴,每个通孔上均设置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一端与放置槽连接,塑料薄膜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瑛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晨光云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