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48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包括壳体、标签本体、灯带载体、电路板、传感器以及用于夹持在货架上的夹持组件,标签本体位于壳体的前端面,壳体的后端面连接有夹持组件,电路板位于壳体内,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且传感器位于壳体的前端面,标签本体与灯带载体连接,由传感器发送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由电路板内的控制元件控制灯带载体进行亮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用户或者物体移动,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由电路板内的控制元件控制灯带载体进行亮灭,以实现根据用户是否在场而进行亮灯或关灯的智能切换,节约能源,减少能耗,且利用夹持组件将整个货架标签夹在货架上,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
本技术涉及货架标签,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
技术介绍
货架标签是用于放置在货架上、显示质价格标签的装置,货架标签是纸张或者显示屏作为标签本体,再由LED灯组成背光板,通过LED灯的亮灭,从而起到标签本体的指示或者宣传等作用。目前的货架标签内所采用的LED发光灯发光功率较大,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与电源连接,一种是采用有线的方式,将标签本体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这种方式适用范围极小,另一种是通过增加电池的数量来满足供电要求,但是,这两种方式均无法作为节能的效果。现有的标签本体并不能根据用户是否在场而进行亮灯或者关灯的智能切换,造成能耗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实现根据用户是否在场而进行亮灯或关灯的智能切换,节约能源,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包括壳体、标签本体、灯带载体、电路板、传感器以及用于夹持在货架上的夹持组件,所述标签本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连接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所述标签本体与所述灯带载体连接,由传感器发送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由电路板内的控制元件控制灯带载体进行亮灭。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以及后盖,所述后盖封盖在所述前壳体的后端面,所述后盖与所述前壳体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后盖连接,所述标签本体以及所述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前端面。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壳体的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标签本体嵌入在所述凹槽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壳体的下端朝下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的下方,且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凸块上。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凸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所述传感器嵌入在所述安装孔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灯带载体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灯带载体为导光板,且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分别延伸有延伸段,两个所述延伸段分别抵接在所述前壳体。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容纳腔内还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竖直板以及两个相对布置且连接在所述竖直板后侧的夹片。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通过在壳体的前侧面设置传感器,由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用户或者物体移动,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由电路板内的控制元件控制灯带载体进行亮灭,达到对标签本体的亮灯指示与否,以实现根据用户是否在场而进行亮灯或关灯的智能切换,节约能源,减少能耗,且利用夹持组件将整个货架标签夹在货架上,操作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可以运用在广告等场所,实现根据用户是否在场而进行亮灯或关灯的智能切换,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包括壳体20、标签本体10、灯带载体50、电路板60、传感器30以及用于夹持在货架上的夹持组件40,标签本体10位于壳体20的前端面,壳体20的后端面连接有夹持组件40,电路板60位于壳体20内,传感器30与电路板60连接,且传感器30位于壳体20的前端面,标签本体10与所述灯带载体50连接,由传感器30发送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60,由电路板60内的控制元件控制灯带载体50进行亮灭。当有物体经过该货架时,传感器30检测到该信号,并将检测的信号发送至电路板60,电路板60上的控制元件发送控制信号至灯带载体50,驱动其进行亮灯;当没有物体经过该货架时,电路板60上的控制元件发送控制信号至灯带载体50,驱动其进行灭灯。上述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通过在壳体20的前侧面设置传感器30,由传感器30检测是否有用户或者物体移动,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60,由电路板60内的控制元件灯带载体50进行亮灭,达到对标签本体10的亮灯指示与否以实现根据用户是否在场而进行亮灯或关灯的智能切换,节约能源,减少能耗,且利用夹持组件40将整个货架标签夹在货架上,操作方便。更进一步的,壳体20包括前壳体22以及后盖21,后盖21封盖在前壳体22的后端面,后盖21与前壳体22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电路板60放置在容纳腔内,夹持组件40与后盖21连接,标签本体10以及传感器30分别位于前壳体22的前端面。另外,后盖21的前端面设有卡条,前壳体22的后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条卡设在卡槽内,采用前壳体22与后盖21配合的结构,便于后续的维修,当需要对电路板60上的元器件进行更换时,可拆开前壳体22与后盖21,将电路板60裸露在外面,进行维修。为了便于标签本体10的安装,前壳体22的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有凹槽223,所述标签本体10嵌入在所述凹槽223内。另外,前壳体22的下端朝下延伸有凸块221,凸块221位于凹槽223的下方,且所述传感器30安装在凸块221上,将标签本体10与传感器30错开布置在前壳体22上,有效的利用前壳体22的空间。为了便于传感器30的安装,凸块221上设有安装孔222,安装孔222与容纳腔连通,且传感器30嵌入在所述安装孔222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标签本体10为带有logo的灯片,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标签本体10可以为电子显示屏。所述灯带载体50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更进一步的,灯带载体50为导光板,且导光板的两侧分别延伸有延伸段51,两个延伸段51分别抵接在前壳体22,这样,将导光板之间固定在前壳体22内,无需其他器件辅助导光板的安装,节约成本。容纳腔内还放置有电池盒70,电池盒70内设有电池,电池与电路板60连接。利用电池对标签本体10进行供电,减少线路的布置。更进一步的,夹持组件40包括竖直板42以及两个相对布置且连接在所述竖直板42后侧的夹片41,利用两个夹片41夹紧货架,安装方便。另外,上述的夹片41的后端沿着自前而后的方向朝上倾斜布置,便于货架滑入两个夹片4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传感器30为红外传感器。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传感器30还还可以为紫外线传感器等其他光敏传感器。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技术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技术的保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标签本体、灯带载体、电路板、传感器以及用于夹持在货架上的夹持组件,所述标签本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连接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所述标签本体与所述灯带载体连接,由传感器发送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由电路板内的控制元件控制灯带载体进行亮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标签本体、灯带载体、电路板、传感器以及用于夹持在货架上的夹持组件,所述标签本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连接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所述标签本体与所述灯带载体连接,由传感器发送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由电路板内的控制元件控制灯带载体进行亮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以及后盖,所述后盖封盖在所述前壳体的后端面,所述后盖与所述前壳体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后盖连接,所述标签本体以及所述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前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标签本体嵌入在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货架标签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兵魏德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美来展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