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25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包括水槽、模拟泄漏源的马氏瓶、模拟降雨的降雨器、以及具有监测能力的电阻率监测装置,水槽呈长方体状,水槽内对称设有透水隔板,水槽通过透水隔板分隔成两侧为水位调节区域、中间为试验区域,水位调节区域内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水位调节孔,水位调节孔设置在水槽侧壁上,水位调节孔一端设有橡胶管,水槽上端设有泄漏管,泄漏管上设有流速调节阀,泄漏管一端接入马氏瓶内,泄漏管一侧设有电阻率监测装置,水槽侧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另一端与降雨器连接固定,降雨器呈长方体,降雨器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尤其是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然而随着工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地下水正遭遇着严重的污染危机。由于LNAPLs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泄漏后长期存在于地下土-水系统中,稳定性强,不易降解,随着降雨、蒸发和抽水等水温地质过程以及植物吸收等生物过程,残留及聚积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的LNAPLs会发生二次迁移,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在现有技术中,对LNAPLs地下运移的模拟装置都不全面,都不能清楚明了的观测LNAPLs地下运移的状态,且监测环境较为单一。如现有技术,中国技术授权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4086256U,该技术涉及一种自由浮筒式地下水水质在线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升降支架、浮筒装置、定滑轮组、配重盘、控制箱、线缆定位卡、配电箱;升降支架的顶部设有互动定滑轮组,浮筒装置上设有三点式吊绳与配重盘通过互动定滑轮组相连接;定滑轮组可实现自动和手动调节,该技术采用简单的力学平衡原理,制作简单、占地小、快速拆装、实用性强,采用支架式代替站房式设备安装方式,探头采用自由浮筒式,实现对地下水中污染物质,包含轻质非水相液体LNAPLs的准确、及时的实时持续性监测;实现了无人值守,传感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分析过程的安全、准确、可靠;从而有利于尽早查找污染源,并能控制污染源的目的;可实现较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是监测效果还不够直观,在监测准确性方面还具有提升空间。技术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透明有机玻璃的水槽能明显的观测,并能更换不同的土体进行LNAPLs的运移监测。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包括水槽、模拟泄漏源的马氏瓶、模拟降雨的降雨器、以及具有监测能力的电阻率监测装置,水槽呈长方体状,水槽内对称设有透水隔板,水槽通过透水隔板分隔成两侧为水位调节区域、中间为试验区域,水位调节区域内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水位调节孔,水位调节孔设置在水槽侧壁上,水位调节孔一端设有橡胶管,水槽上端设有泄漏管,泄漏管上设有流速调节阀,泄漏管一端接入马氏瓶内,泄漏管一侧设有电阻率监测装置,水槽侧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另一端与降雨器连接固定,降雨器呈长方体,降雨器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通过透明有机玻璃的水槽能明显的观测,并能更换不同的土体进行LNAPLs的运移监测,并通过降雨模拟更加真实明了的观测LNAPLs的运移情况。作为优选,电阻率监测装置包括电阻率探杆、数据采集模块、远程传输模块、上位机组成。作为优选,电阻率探杆中间通过螺栓与控制部分连接,电阻率探杆上通过两侧的支架与铜电极环连接,铜电极环与电阻率探杆之间设有导管,控制部分内的导线通过导管与铜电极环连接固定,电阻率探杆可通过螺栓调节电阻率探杆的长度,根据不同的监测位置进行调节,提高电阻率探杆的功能,铜电极环通过两侧的支架固定,提高铜电极环与土壤的接触,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度。作为优选,透水隔板上均匀分布若干透水孔,透水孔的孔径为4-6mm,透水隔板表面覆有一层滤水型土工织物,通过透水隔板上的透水孔使试验区域与水位调节区域进行水力联系,透水隔板表面覆有的一层滤水型土工织物可防止砂土的流出且不影响试验区域与水位调节区域间的水力联系。作为优选,透水隔板表面还覆有涂层体系,第一层为防污涂层、第二层为耐磨涂层,第三层为防水涂层,三层涂层均均匀涂抹于透水隔板上,第一、二、三层的涂层厚度比为1:2:1,该涂层体系能有效的防止透水隔板在模拟过程中遭受到污染物以及水的侵害导致透水隔板强度受到损伤,影响整个装置的支撑能力,并防止加入土体时使透水隔板表面刮花,影响透水隔板的工作。作为优选,每个水位调节区域内均匀分布6-10个水位调节孔,相邻水位调节孔的间距为4-6cm,控制模拟装置水槽中水位的变化,调节土体饱和带的深度,为提高数据的精准。作为优选,每个水位调节孔一端的橡胶管上还设有止水夹,通过止水夹控制水位调节孔的开关,调节水位的高度。作为优选,水槽通过透水隔板分隔区域空间比为1:5:1,水槽的材质选用透明有机玻璃,增加操作的空间,采用透明有机玻璃,透明度较高,可清楚的观测LNAPLs在模拟装置内的运移,便于数据的采集,透明有机玻璃内壁涂覆有耐磨涂层或耐腐蚀涂层,避免水槽长期使用被磨损或腐蚀影响监测。作为优选,降雨器底端设有的小孔孔径为0.3-0.5cm,合理的控制降雨器中水通过小孔流落的量,使模拟更加逼真,防止降水流速过快或过慢影响LNAPLs运移数据。作为优选,流速板面积为水槽上端面积的45-55%,流速板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半圆弧凸块,凸块表面和底部均设有均匀分布的流液孔,凸块内设有活塞杆,通过泄漏管将污染液输送至流速板通过活塞控制流速板调节泄漏点的位置,抽出凸块内的活塞杆,流速板内的污染液通过流液孔往水槽内流,可根据实验调节不同的泄漏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透明有机玻璃的水槽能明显的观测,并能更换不同的土体进行LNAPLs的运移监测,并通过降雨模拟更加真实明了的观测LNAPLs的运移情况,数据更加精准,LNAPLs的运移状况更加准确。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阻率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流速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水槽1;马氏瓶2;降雨器3;透水隔板4;水位调节区域5;试验区域6;水位调节孔7;橡胶管8;泄漏管9;流速调节阀10;支撑板11;止水夹12;电阻率监测装置13;电阻率探杆14;数据采集模块15;远程传输模块16;上位机17;螺栓18;铜电极环19;流速板20;凸块21;活塞杆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包括水槽1、模拟泄漏源的马氏瓶2、模拟降雨的降雨器3、以及具有监测能力的电阻率监测装置13,其特征在于,水槽1呈长方体状,水槽1内对称设有透水隔板4,水槽1通过透水隔板4分隔成两侧为水位调节区域5、中间为试验区域6,水位调节区域5内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水位调节孔7,水位调节孔7设置在水槽1侧壁上,水位调节孔7一端设有橡胶管8,水槽1上端设有泄漏管9,泄漏管9上设有流速调节阀10,泄漏管9一端接入马氏瓶2内,泄漏管9一侧设有电阻率监测装置13,水槽1侧边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另一端与降雨器3连接固定,降雨器3呈长方体,降雨器3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电阻率监测装置13包括电阻率探杆14、数据采集模块15、远程传输模块16、上位机17组成。电阻率探杆14中间通过螺栓与控制部分连接,电阻率探杆14上通过两侧的支架与铜电极环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包括水槽(1)、模拟泄漏源的马氏瓶(2)、模拟降雨的降雨器(3)、以及电阻率监测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呈长方体状,水槽(1)内对称设有透水隔板(4),水槽(1)通过透水隔板(4)分隔成两侧为水位调节区域(5)、中间为试验区域(6),水位调节区域(5)内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水位调节孔(7),水位调节孔(7)设置在水槽(1)侧壁上,水位调节孔(7)一端设有橡胶管(8),水槽(1)上端设有流速板(20),流速板(20)与泄漏管(9)连接,泄漏管(9)上设有流速调节阀(10),泄漏管(9)一端接入马氏瓶(2)内,泄漏管(9)一侧设有电阻率监测装置(13),水槽(1)侧边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另一端与降雨器(3)连接固定,降雨器(3)呈长方体,降雨器(3)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小孔孔径为0.3‑0.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包括水槽(1)、模拟泄漏源的马氏瓶(2)、模拟降雨的降雨器(3)、以及电阻率监测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呈长方体状,水槽(1)内对称设有透水隔板(4),水槽(1)通过透水隔板(4)分隔成两侧为水位调节区域(5)、中间为试验区域(6),水位调节区域(5)内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水位调节孔(7),水位调节孔(7)设置在水槽(1)侧壁上,水位调节孔(7)一端设有橡胶管(8),水槽(1)上端设有流速板(20),流速板(20)与泄漏管(9)连接,泄漏管(9)上设有流速调节阀(10),泄漏管(9)一端接入马氏瓶(2)内,泄漏管(9)一侧设有电阻率监测装置(13),水槽(1)侧边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另一端与降雨器(3)连接固定,降雨器(3)呈长方体,降雨器(3)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小孔孔径为0.3-0.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率监测装置(13)由电阻率探杆(14)、数据采集模块(15)、远程传输模块(16)、上位机(17)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NAPLs地下三维运移过程的监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率探杆(14)中间通过螺栓(18)与控制部分连接,电阻率探杆(14)上通过两侧的支架与铜电极环(19)连接,铜电极环(19)与电阻率探杆(14)之间设有导管,控制部分内的导线通过导管与铜电极环(19)连接固定。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英贾永刚杨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