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05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于所述壳体轴向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部;密闭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闭部内形成有填充有气体的密封腔;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以形成对所述密封腔于所述壳体轴向上的分隔,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可沿所述壳体轴向的滑动;于所述滑动部上通透的设有连通孔;第二连接部,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一侧的所述壳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并形成与所述滑动部的固连。由于密闭部本结构的设置,变速器噪音由换挡拉索传递时,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拉索的连接,使滑动部在密封腔内滑动,气体通过连通孔而在滑动部两侧的密封腔之间流动,进而实现对噪音的降噪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拉索降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噪音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对车辆变速器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的换挡拉索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变速器噪声通常包括哨音和敲齿两种,哨音主要由齿面间的拍击、摩擦和对液体的挤压产生,主要体现为啮合基频,频率范围一般为300-3000Hz;敲齿主要由齿轮间的相互敲击产生,主要体现为啮合谐频,频率范围一般在2000-5000Hz,甚至更高。变速器噪声频率范围大且同时含有中高频成分,因此,对中频噪声、高频噪声的控制,使减小变速器噪声的主要手段。基于源-路径-响应的NVH性能控制机理,主要控制“源”和“路径”。首先从“源”上,变速器齿轮加工精细化、壳体加强、轴的加强和动力总成连接刚度的加强都可以降低变速器噪声,但无法根除。其次从“路径”来看,变速器噪声部分通过空气传递,通过声学包降低;还有部分噪声通过结构传递,如悬置、悬架、换挡拉索等。换档拉索是变速器噪声的主要传递路径,通常添加质量块或是在拉索上套设套体,并在套体周向上增加薄片等结构,实现噪声和振动衰减,但未产生较好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以使变速器噪音通过换挡拉索传递中得到有效的降噪处理,以产生较好的降噪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其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于所述壳体轴向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部;密闭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闭部内形成有填充有气体的密封腔;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以形成对所述密封腔于所述壳体轴向上的分隔,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可沿所述壳体轴向的滑动;于所述滑动部上通透的设有连通孔;第二连接部,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一侧的所述壳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并形成与所述滑动部的固连。进一步的,所述气体为氮气。进一步的,所述密闭部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配合的两个隔离板,两个所述隔离板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距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两个所述隔离板之一而与所述滑动部相连。进一步的,于两个所述隔离板上贴覆有与所述容置腔截面形状相应的、与所述壳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为形成于所述滑动部上的多个。进一步的,于所述连通孔内形成有摩擦层。进一步的,所述密闭部被设置成可沿所述壳体轴向的滑动;于所述密闭部轴向两侧的容置腔内,固连有对所述密闭部进行轴向支撑的、由橡胶材质制成的支撑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具有抵接于所述密闭部上的、对密闭部进行轴向支撑的一级支撑部。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撑部上具有朝向所述密闭部的二级支撑部;所述二级支撑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一级支撑部的轴向长度,以使所述密闭部对所述一级支撑部和所述二级支撑部的顺次挤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换挡拉索降噪装置,由于密闭部和滑动部的配合设置,使变速器噪音由换挡拉索传递时,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拉索的连接,使滑动部在密封腔内滑动,气体通过连通孔而在滑动部两侧的密封腔之间流动,进而实现对噪音的降噪处理。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分解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组装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支撑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支撑部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纵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1-主体,102-封盖,103-容置腔,104-第一连接部,201-密封腔,2011-第一腔室,2012-第二腔室,202-隔离板,203-密封垫,3-滑动部,301-连通孔,302-第二连接部,4-支撑部,401-一级支撑部,402-二级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其整体结构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腔的壳体,密闭部,滑动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由图1及图2所示可知,壳体1整体呈圆柱形,其由轴向截面形状成U形的主体101以及罩扣固连在主体101开口处的封盖102组合固连而成,主体101的中空内部则形成了容置腔103。于主体101的、以图1所示状态的右侧端面上,固连有第一连接部104,该第一连接部104呈杆状,且为了提高整体使用效果,第一连接部104的轴线和壳体1的中心线重合。第一连接部104用于与换挡杆侧的拉索固连。密闭部设置在容置腔103内,其内部形成有填充有气体的密封腔201。本实施例中,密闭部包括与壳体1的内壁密封配合的两个隔离板202,两个隔离板202沿壳体1的轴向间距设置,且两个隔离板202的端面形状与容置腔103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应;两个隔离板202以及壳体1的内壁则围构形成了本实施例的容置腔103。为了进一步确保隔离板202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在两个隔离板202上,贴覆有与容置腔103截面形状相应的、与壳体1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垫203,本实施例中,密封垫203设置在两个隔离板202相对的侧面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噪音吸收效果,气体采用性质稳定的氮气等惰性气体。滑动部3设置于密封腔201内,其整体为圆盘状,且滑动部3的端面形状与密封腔201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应,以将密封腔201于壳体1的轴向分隔成两个腔室,即以图2所示状态下的、位于滑动部3左侧的第一腔室2011,以及位于滑动3右侧的第二腔室2012。滑动部3可以在密封腔201内,沿着壳体1的轴线方向进行轴向滑动,以使第一腔室2011和第二腔室2012的体积发生交替变化。为了确保滑动部3能够顺利的滑动,在滑动部3的盘面上,通透的设有多个连通孔301,以形成第一腔室2011和第二腔室2012之间的连通。在滑动部3于密封腔201内滑动时,气体可以通过连通孔301,在第一腔室2011和第二腔室2012之间流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气体流动时对噪音的吸收效果,本实施例中,于各个连通孔301内涂覆有由粗糙材质(如PVC等)制成的摩擦层,气流经过连通孔301的过程中,与摩擦层产生热能,同时结合气体被压缩时产生的热能,共同降低高频激励,实现高频噪声的降低。在滑动部3上连接有第二连接部302,第二连接部302同样为杆状,其由图1和图2所示状态下的左侧,即与第一连接部104相对一侧的壳体1的外部,穿过封盖102、位于左侧的隔离板202、密封垫203等,延伸至密封腔201内,并固连在滑动部3的左侧端面上。第二连接部302用于与变速器侧的换挡拉索固连,其轴线同样与壳体1的中心线重合设置。如上结构中的隔离板202被设置成可沿壳体1轴向的滑动;基于此,于两个隔离板202的轴向两侧,设有置于容置腔103内的支撑部4,两个支撑部4的端面形状,同样为圆形,且与容置腔103的径向截面相应。两个支撑部4形成对隔离板202的轴向支撑,且支撑部4由橡胶材质制成。在密封腔201内气体被压缩时,气体除了在两个腔室之间流通,隔离板202会产生滑动,此时,支撑部4能够对该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挡拉索降噪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103),于所述壳体(1)轴向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部(104);密闭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03)内,所述密闭部内形成有填充有气体的密封腔(201);滑动部(3),设置于所述密封腔(201)内,以形成对所述密封腔(201)于所述壳体(1)轴向上的分隔,所述滑动部(3)被设置成可沿所述壳体(1)轴向的滑动;于所述滑动部(3)上通透的设有连通孔(301);第二连接部(302),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4)相对一侧的所述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密封腔(201)内,并形成与所述滑动部(3)的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103),于所述壳体(1)轴向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部(104);密闭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03)内,所述密闭部内形成有填充有气体的密封腔(201);滑动部(3),设置于所述密封腔(201)内,以形成对所述密封腔(201)于所述壳体(1)轴向上的分隔,所述滑动部(3)被设置成可沿所述壳体(1)轴向的滑动;于所述滑动部(3)上通透的设有连通孔(301);第二连接部(302),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4)相对一侧的所述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密封腔(201)内,并形成与所述滑动部(3)的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氮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部包括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密封配合的两个隔离板(202),两个所述隔离板(202)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间距设置;所述第二连接(302)部穿过两个所述隔离板(202)之一而与所述滑动部(3)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两个所述隔离板(202)上贴覆有与所述容置腔(103)截面形状相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豹石宇鹏刘鹏刘二宝陈岳昌孙飞王豹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