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31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的大肠杆菌转基因处理后获得效率而经济地吸收回收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又通过大孔不溶材料作为载体和牢笼,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效更长久、回收重金属更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可持续降低水体重金属浓度、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可反复循环使用。通过提供营养质促进微生物不断繁殖、回收死亡菌群等方式回收(通过在外壁和内壁设置不同的重金属亲和物,将吸附有大量重金属的菌群与原生轻污染菌群引导在不同的水域)重金属并减少水体污染,虽然单个效率不高但胜在可以长效使用。

A microbial cycle control method for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bod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cycle microbial treatment method, this method through reasonable transgenic Escherichia coli obtained after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recovery of heavy metal ion absorption function, through hole is not soluble material as a carrier and a cage, so tha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use time longer,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recovery of heavy metals. The microbial cycle control method for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water bodies of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water body, recycle heavy metal resources, and can be recycled repeatedly. Continue to promote microbial breeding, recovery recovery of flora by way of death (by providing nutrition quality in 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of different heavy metal affinity, the adsorption of bacteria and bacteria have a large number of primary light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 lead in different waters) heavy metals and reduce water pollution, although the individual efficiency is not high, but wins in the long-term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又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储库,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进入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采矿、冶炼、化工、电镀、电子、制革等行业的发展,以及民用固体废弃物不合理填埋和堆放,重金属污染物事故性排放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使得各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重金属污染物难以治理,它们在水体中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难降解性。重金属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因此可以说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广大环保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可持续降低水体重金属浓度、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可反复循环使用的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持续降低水体重金属浓度、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可反复循环使用的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聚:1)预准备①准备足量D201树脂原材料、准备足量蛋白基琼脂、准备足量大肠杆菌原始菌株;2)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的分化培养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等分为五份,分别植入液体营养基进行培养;②培养30天-35天后,选用健康菌株,分别采用工程菌JM10、JM12、JM35、JM38、JM112对健康菌株进行基因重组;③将基因重组后的五株不同工程菌分别植入五块不同的步骤①准备的蛋白基琼脂表面;④将植入了菌株的蛋白基琼脂压制成片状,即获得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3)功能部分成型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D201树脂原材料采用机械方式加工为中空结构;②将阶段2)中获得的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全部分块填装进步骤①获得的中空结构内,即获得功能部分;4)治理方法①将阶段3)获得的功能部分采用渔线捆绑,按质量比1∶100000放入待治理水域中;②以10次/天的频率循环移动步骤①所述渔线捆绑的功能部分的位置;③以30天为一个周期循环回收并更换阶段3)中步骤②填装的大肠杆菌载体,持续6个月,即完成一期水体重金属的治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D201作为一种不溶于水、具有强酸碱抗性的具备合适尺寸通孔间隙的树脂材料,可以长久反复应用于水体之中,不会被水体溶解,也不会因水体性质而腐蚀或老化;(2)本专利技术合理地选用了大肠杆菌这一低毒性自然丰产菌株,一方面是由于关于该菌株的特性早已被研究透彻,安全性好,同时可以经济实惠地通过常规方法获得该菌株的不同变种,这些变种中,有些见于报导的如JM10对Ni2+,JM112对Hg2+都具有的超强吸附性(约在原菌株基础上提升百倍以上),还有在使用中被发现具有特殊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如JM12、JM35、JM38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最关键的是所有大肠杆菌都是通过分泌的蛋白产物进行重金属絮凝来捕获重金属的,一方面不用因吸附了重金属导致菌株大量死亡,另一方面也更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再利用,同时大肠杆菌的自有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很好地在水体缺氧环境内生存,这种技术从未应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中;(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蛋白质琼脂培养基一方面为大肠杆菌菌株提供了养份及增加了其分泌蛋白产物的效率,另一方面还由于是固体状态的营养质,因此是缓释性质的,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持久性及可操作性。因而让本专利技术获得了可持续降低水体重金属浓度、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可反复循环使用的能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聚:1)预准备①准备足量D201树脂原材料、准备足量蛋白基琼脂、准备足量大肠杆菌原始菌株;2)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的分化培养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等分为五份,分别植入液体营养基进行培养;②培养30天-35天后,选用健康菌株,分别采用工程菌JM10、JM12、JM35、JM38、JM112对健康菌株进行基因重组;③将基因重组后的五株不同工程菌分别植入五块不同的步骤①准备的蛋白基琼脂表面;④将植入了菌株的蛋白基琼脂压制成片状,即获得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3)功能部分成型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D201树脂原材料采用机械方式加工为中空结构;②将阶段2)中获得的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全部分块填装进步骤①获得的中空结构内,即获得功能部分;4)治理方法①将阶段3)获得的功能部分采用渔线捆绑,按质量比1∶100000放入待治理水域中;②以10次/天的频率循环移动步骤①所述渔线捆绑的功能部分的位置;③以30天为一个周期循环回收并更换阶段3)中步骤②填装的大肠杆菌载体,持续6个月,即完成一期水体重金属的治理。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聚:1)预准备①准备足量D201树脂原材料、准备足量蛋白基琼脂、准备足量大肠杆菌原始菌株;2)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的分化培养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等分为五份,分别植入液体营养基进行培养;②培养30天‑35天后,选用健康菌株,分别采用工程菌JM10、JM12、JM35、JM38、JM112对健康菌株进行基因重组;③将基因重组后的五株不同工程菌分别植入五块不同的步骤①准备的蛋白基琼脂表面;④将植入了菌株的蛋白基琼脂压制成片状,即获得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3)功能部分成型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D201树脂原材料采用机械方式加工为中空结构;②将阶段2)中获得的分化培养的大肠杆菌载体全部分块填装进步骤①获得的中空结构内,即获得功能部分;4)治理方法①将阶段3)获得的功能部分采用渔线捆绑,按质量比1∶100000放入待治理水域中;②以10次/天的频率循环移动步骤①所述渔线捆绑的功能部分的位置;③以30天为一个周期循环回收并更换阶段3)中步骤②填装的大肠杆菌载体,持续6个月,即完成一期水体重金属的治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循环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聚:1)预准备①准备足量D201树脂原材料、准备足量蛋白基琼脂、准备足量大肠杆菌原始菌株;2)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的分化培养①将阶段1)中步骤①准备的大肠杆菌原始菌株等分为五份,分别植入液体营养基进行培养;②培养30天-35天后,选用健康菌株,分别采用工程菌JM10、JM12、JM35、JM38、JM112对健康菌株进行基因重组;③将基因重组后的五株不同工程菌分别植入五块不同的步骤①准备的蛋白基琼脂表面;④将植入了菌株的蛋白基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盼芸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