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866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A、支撑座B和支撑座C,支撑座B的下端面和支撑座C的上端面均安装有顶杆气缸,顶杆气缸的侧端设置有顶杆;所述支撑座A的上端设置有滑轨,滑轨的上端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气缸,顶杆的另一端上侧设置有产品;所述定位件的上端设置有压紧气缸。本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由人工放置产品与静触头,通过顶杆推动至工作位,由定位件对产品的推动位进行限定,压紧气缸推动压块将静触头压至产品上,从而完成静触头的装配;整体实现半自动化成产,工作效率高,安装紧固。

An automatic assembly device for contactor static contac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tic contact contactor automatic assembl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seat, the supporting seat A B and support C, support B under the upper end surface and the support seat are installed on top of C cylinder, the top rod of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the upper end of the top rod; the supporting seat A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rail, the slide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positioning piece; the positioning part of the sid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cylinder, the other end of the upper push rod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product; the position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cylinder. Automatic assembly device by manually placed products and static contact of the contactor by static contact, the push rod pushes to work, to promote the products are defined by the positioning piece, a pressing cylinder block will promote the static contact pressure to the product, so as to complete the assembly of the static contact; the overall realization of semi automated production, high work efficiency installation, fast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设备
,尤其是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指工业用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静触头是接触器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是接触器承载电流的关键部件,需可靠地固定在接触器的躯壳上,但是传统的接触器静触头在安装时使用手动的方式,安装效率低,且安装不稳固,因此需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具有实现半自动化成产,工作效率高,安装紧固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安装速度慢,安装不紧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A、支撑座B和支撑座C,支撑座A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中央;所述支撑座C位于支撑座B的下端,支撑座B的下端面和支撑座C的上端面均安装有顶杆气缸,顶杆气缸的侧端设置有顶杆,顶杆与顶杆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A的上端设置有滑轨,滑轨通过螺母与支撑座A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上端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接触安装在滑轨上;所述定位件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与定位件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上侧设置有产品,产品与顶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的上端设置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固定安装在定位件的上端中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B和支撑座C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支撑座B和支撑座C对称安装在支撑座A的两侧底座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另一侧端上的产品数量为四个,四个产品呈一字排开等间距安装在顶杆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紧气缸的下端设置有压块,压块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压块的另一端正对定位件的上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的顶杆气缸工作推动顶杆运动,顶杆推动前端的产品至定位件的上端,同时定位气缸推动定位件在滑轨上运动,对产品的推动位进行限定,当产品与定位件推动到工作位后,压紧气缸工作,产品的上端通过人工防止静触头,压紧气缸推动压块将静触头压至产品上,从而完成静触头的装配,顶杆另一侧端上的产品数量为四个,且呈一字排开等间距安装在顶杆上,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完成装配后压紧气缸控制压块上移,顶杆气缸将顶杆推至原位,定位气缸将定位件推至原位,通过人工将静触头放在产品上,将静触头与产品的孔位相对应,进入下一步工序,整体实现半自动化成产,工作效率高,安装紧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支撑座A;3-支撑座B;4-支撑座C;5-顶杆气缸;6-顶杆;7-滑轨;8-定位件;9-定位气缸;10-产品;11-压紧气缸;12-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A2、支撑座B3和支撑座C4,支撑座A2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中央;支撑座C4位于支撑座B3的下端,支撑座B3和支撑座C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支撑座B3和支撑座C4对称安装在支撑座A2的两侧底座1上,支撑座B3的下端面和支撑座C4的上端面均安装有顶杆气缸5,顶杆气缸5的侧端设置有顶杆6,顶杆6与顶杆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座A2的上端设置有滑轨7,滑轨7通过螺母与支撑座A2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滑轨7的上端设置有定位件8,定位件8接触安装在滑轨7上;定位件8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气缸9,定位气缸9的输出端与定位件8的侧端固定连接;顶杆6的另一端上侧设置有产品10,产品10与顶杆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顶杆6另一侧端上的产品10数量为四个,四个产品10呈一字排开等间距安装在顶杆6上;定位件8的上端设置有压紧气缸11,压紧气缸11固定安装在定位件8的上端中央,压紧气缸11的下端设置有压块12,压块12的一端与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压块12的另一端正对定位件8的上端;顶杆气缸5工作推动顶杆6运动,顶杆6推动前端的产品10至定位件8的上端,同时定位气缸9推动定位件8在滑轨7上运动,定位件8上对产品10的推动位进行限定,当产品10与定位件8推动到工作位后,压紧气缸11工作,产品10的上端通过人工防止静触头,压紧气缸11推动压块12将静触头压至产品10上,从而完成静触头的装配,顶杆6另一侧端上的产品10数量为四个,且呈一字排开等间距安装在顶杆6上,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完成装配后压紧气缸11控制压块12上移,顶杆气缸5将顶杆6推至原位,定位气缸9将定位件8推至原位,通过人工将静触头放在产品10上,将静触头与产品10的孔位相对应,进入下一步工序,整体实现半自动化成产,工作效率高,安装紧固。综上所述:本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的顶杆气缸5工作推动顶杆6运动,顶杆6推动前端的产品10至定位件8的上端,同时定位气缸9推动定位件8在滑轨7上运动,对产品10的推动位进行限定,当产品10与定位件8推动到工作位后,压紧气缸11工作,产品10的上端通过人工防止静触头,压紧气缸11推动压块12将静触头压至产品10上,从而完成静触头的装配,顶杆6另一侧端上的产品10数量为四个,且呈一字排开等间距安装在顶杆6上,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完成装配后压紧气缸11控制压块12上移,顶杆气缸5将顶杆6推至原位,定位气缸9将定位件8推至原位,通过人工将静触头放在产品10上,将静触头与产品10的孔位相对应,进入下一步工序,整体实现半自动化成产,工作效率高,安装紧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A(2)、支撑座B(3)和支撑座C(4),支撑座A(2)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中央;所述支撑座C(4)位于支撑座B(3)的下端,支撑座B(3)的下端面和支撑座C(4)的上端面均安装有顶杆气缸(5),顶杆气缸(5)的侧端设置有顶杆(6),顶杆(6)与顶杆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A(2)的上端设置有滑轨(7),滑轨(7)通过螺母与支撑座A(2)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所述滑轨(7)的上端设置有定位件(8),定位件(8)接触安装在滑轨(7)上;所述定位件(8)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气缸(9),定位气缸(9)的输出端与定位件(8)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6)的另一端上侧设置有产品(10),产品(10)与顶杆(6)的上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定位件(8)的上端设置有压紧气缸(11),压紧气缸(11)固定安装在定位件(8)的上端中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静触头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A(2)、支撑座B(3)和支撑座C(4),支撑座A(2)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中央;所述支撑座C(4)位于支撑座B(3)的下端,支撑座B(3)的下端面和支撑座C(4)的上端面均安装有顶杆气缸(5),顶杆气缸(5)的侧端设置有顶杆(6),顶杆(6)与顶杆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A(2)的上端设置有滑轨(7),滑轨(7)通过螺母与支撑座A(2)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所述滑轨(7)的上端设置有定位件(8),定位件(8)接触安装在滑轨(7)上;所述定位件(8)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气缸(9),定位气缸(9)的输出端与定位件(8)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6)的另一端上侧设置有产品(10),产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三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