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乃欣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842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涉及环保领域。该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杆,且两个竖杆的顶部通过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该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通过对支架、第一齿轮、第一电机、第二齿轮、盒体、隔板、通孔、第二电机和螺旋杆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的效果,从而方便秸秆的分解和焚烧,以此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因此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

A treatment device for quick decomposition of stra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raw treatment device for rapid decomposi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cessing device, with the quick decomposition of straw comprises a base,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re fixed with a vertical rod and two vertical bars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eed hopper,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bod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discharge pipe,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the fixed bracket. The processing device is used for rapid decomposition of straw, the bracket, a first gear, a first motor, a second gear, a box body, baffle, holes, second motor and a screw rod is arranged, to achieve a convenient straw crushing treatment effect,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decomposition and burning of straw, which also reduces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therefore improve the processing device for straw work efficiency, but als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straw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为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在涉及环保时,就涉及到对秸秆进行处理,从而就会用到秸秆用处理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处理后的秸秆不便于快速的分解,从而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也降低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解决了秸秆用处理装置不便于对秸秆进行快速分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杆,且两个竖杆的顶部通过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盒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盒体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远离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右侧,所述螺旋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右侧与盒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靠近壳体的一端与盒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防滑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防滑板分布于底座底部的四角。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镶嵌有玻璃板。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由两个孔径不同的网板构成。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且通孔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下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通过对支架、第一齿轮、第一电机、第二齿轮、盒体、隔板、通孔、第二电机和螺旋杆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的效果,从而方便秸秆的分解和焚烧,以此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因此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2、该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通过对通槽和玻璃板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壳体内部进行观察的效果,从而方便对壳体内部的情况进行了解,因此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管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竖杆、3壳体、4进料斗、5出料管、6支架、7第一齿轮、8第一电机、9第二齿轮、10盒体、11隔板、12通孔、13第二电机、14螺旋杆、15套筒、16防滑板、17通槽、18玻璃板、19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板16,防滑板1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防滑板1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防滑板16分布于底座1底部的四角,防滑板16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装置进行放置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杆2,且两个竖杆2的顶部通过壳体3固定连接,壳体3的正表面开设有通槽17,通槽17的内部镶嵌有玻璃板18,通槽17和玻璃板18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壳体3内部进行观察的效果,壳体3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4,进料斗4位于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之间,且通孔12位于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的下方,壳体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9,过滤网19由两个孔径不同的网板构成,过滤网19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秸秆进行过滤的效果,壳体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6,支架6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7,壳体3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相互啮合。壳体3的内部且位于壳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盒体10,盒体1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盒体10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2,盒体10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旋杆14,螺旋杆14远离第二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贯穿隔板11并延伸至隔板11的右侧,螺旋杆14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套筒15,套筒15的右侧与盒体10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套筒15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螺旋杆14进行限位的效果,出料管5靠近壳体3的一端与盒体10的底部连通,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3均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外设控制器的型号为MAM-200。工作原理:使用时,操作外设的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3工作,第一电机8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以此对秸秆进行第一步粉碎,第二电机13带动螺旋杆14进行转动,从而对秸秆进行第二步粉碎,以此处理后的秸秆便于分解和焚烧处理。综上所述,该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通过对支架6、第一齿轮7、第一电机8、第二齿轮9、盒体10、隔板11、通孔12、第二电机13和螺旋杆14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的效果,从而方便秸秆的分解和焚烧,以此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因此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对通槽17和玻璃板18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壳体3内部进行观察的效果,从而方便对壳体3内部的情况进行了解,因此也提高了秸秆用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杆(2),且两个竖杆(2)的顶部通过壳体(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4),所述壳体(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壳体(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壳体(3)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壳体(3)的内部且位于壳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盒体(10),所述盒体(1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所述盒体(10)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盒体(10)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远离第二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贯穿隔板(11)并延伸至隔板(11)的右侧,所述螺旋杆(14)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右侧与盒体(10)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5)靠近壳体(3)的一端与盒体(10)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3)均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快速分解的秸秆用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杆(2),且两个竖杆(2)的顶部通过壳体(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4),所述壳体(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壳体(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壳体(3)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壳体(3)的内部且位于壳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盒体(10),所述盒体(1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所述盒体(10)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盒体(10)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远离第二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贯穿隔板(11)并延伸至隔板(11)的右侧,所述螺旋杆(14)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右侧与盒体(10)内腔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乃欣俞涌殷剑江路其虎
申请(专利权)人:黄乃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