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04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自动磨浆装置、分浆箱、自动煮浆装置、自动吸浆装置、加热装置和出浆龙头,自动煮浆装置包括外套桶、用于盛装和加热原浆的内套桶、以及桶盖,外套桶的上沿和内套桶的上沿平齐设置,外套桶的底部与内套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桶盖拱形设置,出浆龙头与内套桶连通,外套桶的侧壁底部安装有用于排出外套桶中冷却水的出水管。蒸煮原浆时,内套桶内的蒸汽上升并在桶盖处冷凝形成冷却水,冷却水在拱形的桶盖的导向作用下流向桶盖边缘并流入到外套桶中。因内套桶与桶盖不接触,使得冷却水不会掉入内套桶中,不会影响豆浆的品质和口感。

Fully automatic microcomputer powder cooking and cook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 automatic microcomputer development Soybean Milk powder cook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comprises a frame, arranged on the main frame of automatic grinding device, the slurry tank, automatic cooking device, automatic suction device, a heating device and a slurry faucet, automatic cooking device including an outer sleeve barrel, used for holding and heating the inner sleeve barrel, and the original cover, the upper edge of the outer sleeve barrel and the inner sleeve barrel is arranged on the flat coat along the Qi,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and the inner sleeve barrel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id, arch setting, slurry head and inner sleeve barrel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sleeve. The discharge outlet pipe is installed for cooling water jacket in the bucket. Cooking puree, steam sleeve barrel rise and the formation of cooling water in the barrel at the condensation, guiding role of cooling water in the arched cover to cover the edge and into the dirty coat in the bucket. Because the inner sleeve barrel and the lid is not contact, making the cooling water can not fall into the inner sleeve barrel, will not affect the quality and taste of Soybean Mil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豆浆机。
技术介绍
豆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饮品,其营养成分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植物奶”的美誉,对防止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有显著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传统的豆浆是通过人工推动石磨磨出来的,之后把浆水在锅中熬制并过滤好,虽然口感比较好,但是制作时间比较长,耗费大量人力。而现有的豆浆机大部分先将采用电机带动刀片高速旋转,粉碎豆子,然后通过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法来制作豆浆。这种的豆浆机一般都是全金属制品,在豆浆加热过程中,往往金属盖上会凝结大量冷却水,然后滴落到豆浆中,不仅会影响做出来的豆浆的口感,还可能因为对金属盖清洗的不够干净而造成对豆浆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其优点是采用煮浆桶为双套桶结构,桶盖为拱形盖,使冷却水流入外套桶中,不会影响内套桶中的豆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自动磨浆装置、用于分筛豆浆原浆的分浆箱、用于煮浆的自动煮浆装置、用于为所述自动煮浆装置提供原浆的自动吸浆装置、用于加热原浆的加热装置和用于流出豆浆的出浆龙头,其特征是:所述自动煮浆装置包括外套桶、用于盛装和加热原浆的内套桶、以及桶盖,所述外套桶的上沿和所述内套桶的上沿平齐设置,所述外套桶的底部与所述内套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桶盖拱形设置,所述出浆龙头与所述内套桶连通,所述外套桶的侧壁底部安装有用于排出所述外套桶中冷却水的出水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原料放入自动磨浆装置,经过自动磨浆装置粉碎后的原浆流入分浆箱进行分流,从分浆箱内分出的原浆被自动洗浆装置输送至自动煮浆装置内,并通过加热装置对原浆进行加热。外套桶用于储存蒸煮原浆时蒸汽冷凝后的冷却水,桶盖盖在外套桶上。因桶盖为拱形设置,且外套桶的上沿和内套桶的上沿平齐设置,使得内套桶与桶盖不接触。蒸煮原浆时,内套桶内的蒸汽上升并在桶盖处冷凝形成冷却水,冷却水在拱形的桶盖的导向作用下,流向桶盖边缘,从而流入到外套桶中。因内套桶与桶盖不接触,使得冷却水不会掉入内套桶中,不会影响煮熟后的豆浆的品质和口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桶内设置有隔板,所述内套桶包括被隔板分隔的上桶和下桶,所述上桶和所述下桶通过移浆管连通,所述出浆龙头与所述下桶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桶用于加热原浆,下桶用于盛装煮好的豆浆,移浆管用于将上桶煮好的豆浆转移到下桶中储存,熟豆浆从出浆龙头流出下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浆管设置有移浆电磁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移浆电磁阀的开闭可以控制上桶内的原浆流至下桶进行储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前面板设置有温度表,所述上桶内设置有检测原浆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温度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感测上桶内的原浆温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表来监测原浆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从机架底壁上穿出,所述出水管设置有出水电磁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出水电磁阀的开闭可以控制外套桶内的冷却水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装置为采用蒸汽加热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加热相比,蒸汽加热豆浆可以有效防止大豆蛋白质的变性而影响食用品质,最大程度的保护营养成分。而且蒸汽加热豆浆不会出现糊锅的现象,热力均匀,热效率高,清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顶部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上桶连通,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防止豆浆倒吸的止回阀,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有进水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从进水管流入蒸汽发生器进而被加热成高温蒸汽,高温蒸汽从导气管通入上桶内部,并与上桶内的原浆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原浆的加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电磁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进水电磁阀的开闭来控制蒸汽发生器内的水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有低液位检测装置和高液位检测装置,所述低液位检测装置和所述高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开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低液位检测装置和高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控制进水电磁阀的开闭,使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始终控制在安全高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磨浆装置包括加水管、位于所述加水管下方的进料斗、与所述进料斗下端连通的磨浆机、与所述磨浆机下端连通的出料口和出浆口,所述加水管上设置有水龙头,所述出浆口位于所述分浆箱上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净化后的自来水通过加水管上的水龙头流至进料斗,同时工作人员将大豆放入进料斗,使大豆和水进入磨浆机进行粉碎,粉碎后产生的豆浆原浆从出浆口排出,残渣从出料口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因桶盖为拱形设置,且外套桶的上沿和内套桶的上沿平齐设置,使得内套桶与桶盖不接触,冷凝在桶盖上的冷却水不会掉入内套桶中,不会影响煮熟后的豆浆的品质和口感;(2)蒸汽加热豆浆可以有效防止大豆蛋白质的变性而影响食用品质,最大程度的保护营养成分,而且蒸汽加热豆浆不会出现糊锅的现象,热力均匀,热效率高,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中体现内部结构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在中分浆箱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体现内部结构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体现内部结构的前视图;图6是图5沿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机架;11、箱门;12、控制面板;13、滑轮;2、自动磨浆装置;21、加水管;22、水龙头;23、进料斗;24、磨浆机;25、出料口;26、出浆口;3、分浆箱;31、箱盖;32、进浆口;33、箱体;34、吸浆口;35、排废口;36、排废管;37、排废阀;4、自动吸浆装置;41、吸浆管;42、水泵;43、进浆管;5、蒸汽发生装置;51、蒸汽发生器;52、进水管;53、低液位检测装置;54、高液位检测装置;55、进水电磁阀;56、导气管;6、自动煮浆装置;61、外套桶;611、出水管;612、出水电磁阀;62、内套桶;621、上桶;622、下桶;623、移浆管;624、移浆电磁阀;63、温度检测装置;64、桶盖;7、出浆龙头;8、温度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自动磨浆装置2、分浆箱3、自动吸浆装置4、蒸汽发生装置5、自动煮浆装置6、出浆龙头7和温度表8。机架1上安装有箱门11,箱门1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2。机架1下面装有六个滑轮13以方便移动。自动煮浆装置6包括但不限于两个。自动磨浆装置2安装在机架1的平台上,自动磨浆装置2包括加水管21、水龙头22、进料斗23、磨浆机24、出料口25和出浆口26。加水管21连接净化后的自来水,并通过水龙头22往进料斗23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自动磨浆装置(2)、用于分筛豆浆原浆的分浆箱(3)、用于煮浆的自动煮浆装置(6)、用于为所述自动煮浆装置(6)提供原浆的自动吸浆装置(4)、用于加热原浆的加热装置和用于流出豆浆的出浆龙头(7),其特征是:所述自动煮浆装置(6)包括外套桶(61)、用于盛装和加热原浆的内套桶(62)、以及桶盖(64),所述外套桶(61)的上沿和所述内套桶(62)的上沿平齐设置,所述外套桶(61)的底部与所述内套桶(6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桶盖(64)拱形设置,所述出浆龙头(7)与所述内套桶(62)连通,所述外套桶(61)的侧壁底部安装有用于排出所述外套桶(61)中冷却水的出水管(6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自动磨浆装置(2)、用于分筛豆浆原浆的分浆箱(3)、用于煮浆的自动煮浆装置(6)、用于为所述自动煮浆装置(6)提供原浆的自动吸浆装置(4)、用于加热原浆的加热装置和用于流出豆浆的出浆龙头(7),其特征是:所述自动煮浆装置(6)包括外套桶(61)、用于盛装和加热原浆的内套桶(62)、以及桶盖(64),所述外套桶(61)的上沿和所述内套桶(62)的上沿平齐设置,所述外套桶(61)的底部与所述内套桶(6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桶盖(64)拱形设置,所述出浆龙头(7)与所述内套桶(62)连通,所述外套桶(61)的侧壁底部安装有用于排出所述外套桶(61)中冷却水的出水管(6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其特征是:所述内套桶(62)内设置有隔板,所述内套桶(62)包括被隔板分隔的上桶(621)和下桶(622),所述上桶(621)和所述下桶(622)通过移浆管(623)连通,所述出浆龙头(7)与所述下桶(6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其特征是:所述移浆管(623)设置有移浆电磁阀(62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微电脑粉末蒸煮一体豆浆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的前面板设置有温度表(8),所述上桶(621)内设置有检测原浆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63),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3)与温度表(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威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威宏酒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