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行良专利>正文

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74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电缆单体;所述电缆单体径向截面为纺锤形;电缆单体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部;电缆单体另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卡部;两相邻电缆单体之间,其中一根电缆单体的第一卡部与另一根电缆单体的第二卡部可拆卸卡合;多根电缆单体依次通过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的卡合形成联排结构;所述电缆单体包括多根电线和套设在电线外的纺锤形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电线之间的间隙以及多根电线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电线包括导电芯和包裹在导电芯外的第二绝缘层;该并排组合电缆可以解决多条电缆并排设置时容易产生的缠绕、交错、杂乱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排组合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属于电力传输领域。
技术介绍
电缆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在生产生活中,所并排使用的电缆较多,各电缆相互分离,容易产生缠绕,交错,杂乱等问题。此外,在高空使用的电缆中,一般也需要多条电缆并行,但各电缆之间没有相互支持关系,结构强度难以结合,难以抵抗较大的风力和持续重力拉拽,时间久了容易断裂,此外,高空使用的电缆在乱流作用下也容易产生缠绕、交错等问题,并且由于高空电缆电流较大,电缆相互膨胀容易产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并排组合电缆。该并排组合电缆可以解决多条电缆并排设置时容易产生的缠绕、交错、杂乱等问题,并且能够结合多条电缆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强度,而且电缆之间可以相互翻转,能够贴附各种支撑面或支撑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电缆单体;所述电缆单体径向截面为纺锤形;电缆单体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部;电缆单体另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卡部;两相邻电缆单体之间,其中一根电缆单体的第一卡部与另一根电缆单体的第二卡部可拆卸卡合;多根电缆单体依次通过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的卡合形成联排结构;所述电缆单体包括多根电线和套设在电线外的纺锤形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电线之间的间隙以及多根电线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电线包括导电芯和包裹在导电芯外的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卡部端部径向截面为球形;所述第二卡部端部径向截面为可与第一卡部配合的空心球形;所述第二卡部上设置有供第一卡部挤入的弹性开口;所述弹性开口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一卡部球形部的直径。其中,所述第二卡部的空心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卡部球形部的直径。其中,所述电缆单体中部设置有形状相对电缆单体外轮廓同步缩小的纺锤形的空腔;多根电线沿空腔上下两弧形排列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均为绝缘体。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可以解决多条电缆并排设置时容易产生的缠绕、交错、杂乱等问题,并且能够结合多条电缆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强度,而且电缆之间可以相互翻转,能够贴附各种支撑面或支撑体。2、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设置有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的结构能够使联排电缆能适应各种支撑面或支撑体,并且卡合方便、快速和稳固。3、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设置有导热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缆的导热效率。4、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分别沿电缆直线方向间距设置,通过联排提高电缆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利于气流的通过,起到冷却的作用。5、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的电缆单体为纺锤形,便于各电缆单体之间相互联结,而且能适应联排作用改善电缆单体内电线的布置,并提高与外界的换热面积。6、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设置有空腔,能够为电缆单体膨胀或收缩提供让位空间,防止因膨胀或收缩对电缆单体结构造成损害,此外空腔内的空气还能够吸收热量,便于电缆单体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的联排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的电缆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并排组合电缆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配合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电缆单体、11-第一卡部、12-第二卡部、121-弹性开口、13-电线、131-导电芯、132-第二绝缘层、14-第一绝缘层、15-导热材料、16-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电缆单体1;电缆单体1径向截面为纺锤形;电缆单体1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部11;电缆单体1另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卡部12;两相邻电缆单体1之间,其中一根电缆单体1的第一卡部11与另一根电缆单体1的第二卡部12可拆卸卡合;多根电缆单体1依次通过第一卡部11和第二卡部12的卡合形成联排结构;第一卡部11和第二卡部12分别沿电缆直线方向间距设置,可使电缆单体1通过联排提高电缆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利于气流的通过,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电缆单体1包括多根电线13和套设在电线13外的纺锤形的第一绝缘层14;所述第一绝缘层14和电线13之间的间隙以及多根电线13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导热材料15,能够有效提高电缆的散热效率;所述电线13包括导电芯131和包裹在导电芯131外的第二绝缘层132;各电缆单体1径向截面为纺锤形,便于各电缆单体1之间相互联结,而且能适应联排作用从而便于改善电缆单体内电线的布置,并提高与外界的换热面积。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卡部11端部径向截面为球形;所述第二卡部12端部径向截面为可与第一卡部11配合的空心球形;所述第二卡部11上设置有供第一卡部11挤入的弹性开口121;所述弹性开口121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一卡部11球形部的直径以防止卡合松脱。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部12的空心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卡部11球形部的直径,以使相邻电缆单体1之间能够相互翻转,使联排电缆能适应各种支撑面或支撑体,如沿阶梯面布置,如沿圆柱体布置形成筒形结构等,并且卡合方便、快速和稳固。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电缆单体1中部设置有形状相对电缆单体1外轮廓同步缩小的纺锤形的空腔16;多根电线13沿空腔16上下两弧形排列设置,能够为电缆单体1膨胀或收缩提供让位空间,防止因膨胀或收缩对电缆单体1结构造成损害,此外空腔内的空气还能够吸收热量,便于电缆单体1散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部11和第二卡部12均为绝缘体,能够防止各电缆单体1相互串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各电缆单体1并排排列,将电缆单体1的第一卡部11分别挤入相邻电缆单体1的第二卡部12实现卡合,最终形成联排结构,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适应各种支撑平面和支撑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并排组合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电缆单体(1);所述电缆单体(1)径向截面为纺锤形;电缆单体(1)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部(11);电缆单体(1)另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卡部(12);两相邻电缆单体(1)之间,其中一根电缆单体(1)的第一卡部(11)与另一根电缆单体(1)的第二卡部(12)可拆卸卡合;多根电缆单体(1)依次通过第一卡部(11)和第二卡部(12)的卡合形成联排结构;所述电缆单体(1)包括多根电线(13)和套设在电线(13)外的纺锤形的第一绝缘层(14);所述第一绝缘层(14)和电线(13)之间的间隙以及多根电线(13)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导热材料(15);所述电线(13)包括导电芯(131)和包裹在导电芯(131)外的第二绝缘层(1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排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电缆单体(1);所述电缆单体(1)径向截面为纺锤形;电缆单体(1)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部(11);电缆单体(1)另一侧尖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卡部(12);两相邻电缆单体(1)之间,其中一根电缆单体(1)的第一卡部(11)与另一根电缆单体(1)的第二卡部(12)可拆卸卡合;多根电缆单体(1)依次通过第一卡部(11)和第二卡部(12)的卡合形成联排结构;所述电缆单体(1)包括多根电线(13)和套设在电线(13)外的纺锤形的第一绝缘层(14);所述第一绝缘层(14)和电线(13)之间的间隙以及多根电线(13)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导热材料(15);所述电线(13)包括导电芯(131)和包裹在导电芯(131)外的第二绝缘层(132)。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行良
申请(专利权)人:郑行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