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2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与右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口,右腔室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阶梯状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圆盘以及位于圆盘内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外界连通的燃气口,右腔室设置有与中空腔室连通的输气管,左腔室内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空气助燃装置,空气助燃装置包括管道以及与管道连通的柔性伸缩管,柔性伸缩管上设置有进气口,管道上设置有穿过连通口延伸至右腔室的输出管,输出管上设置有延伸至凹槽内的若干助燃管;解决了供氧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浪费燃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炉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紧张,能源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生物质资源需要开发利用,现有的各种炉灶,大多燃料单一,并且多为不可再生能源,或对燃料要求较高,都存在着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烟尘较大,可持续燃烧时间短,热交换速度慢,热效率低,浪费燃料,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人们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例如公告号为CN202032620U的一种节能气化燃烧炉灶,其通过述炉体的后部连接有一个排烟除尘室,在该排烟除尘室中设有一个与水套相连通的T形挡火水套,该T形挡火水套将所述的排烟除尘室隔成前后布置的二次燃烧室和三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的上部与一次燃烧室相通,其下部与三次燃烧室相通,从而在排烟除尘室中形成一个U形回转烟道,在二次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三次助燃出风孔,在该三次助燃出风孔上接有三次进风管,在该三次进风管上设有进风孔,在三次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四次助燃出风孔,在该四次助燃出风孔上接有四次进风管,在该四次进风管上设有进风孔,在三次燃烧室的顶部设有一个烟气出口。本方案为了解决同样上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解决了供氧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浪费燃料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与右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口,右腔室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阶梯状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圆盘以及位于圆盘内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外界连通的燃气口,右腔室设置有与中空腔室连通的输气管,左腔室内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空气助燃装置,空气助燃装置包括管道以及与管道连通的柔性伸缩管,柔性伸缩管上设置有进气口,管道上设置有穿过连通口延伸至右腔室的输出管,输出管上设置有延伸至凹槽内的若干助燃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对燃烧器进行使用时,首先输气管向中空腔室进行输送燃气操作,燃气进入中空腔室后从燃气口输出并进行点燃,此时燃气在凹槽内进行燃烧,此时启动位于左腔室内的空气助燃装置,空气助燃装置启动后柔性伸缩管不断进行伸缩操作,柔性伸缩管在伸缩操作时通过进气口将左腔室内的空气输送进管道内,柔性伸缩管再次通过挤压将空气从管道内传送至输出管内,输出管再次将空气输送进助燃管内,最终助燃管将空气排放至凹槽内,凹槽内的燃气燃烧更加充分。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左腔室内设置有驱动伸缩管伸缩的自动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管可进行自动的不断伸缩来使得左腔室内的空气不断通过挤压伸缩来输送至管道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自动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左腔室内与柔性伸缩管连接的液压缸,左腔室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得伸缩管向管道内输送空气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不断进行拉伸操作,同时使得伸缩杆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不断进行伸缩操作,最终管道内空气送入输出管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输出管内设置有单向通气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通气机构可以使得当伸缩管收缩时将空气输送至输出管内,同时避免当伸缩管伸展时,管道对输出管产生吸力,使得输出管内的空气回流。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单向通气机构包括位于输出管内的竖直杆,竖直杆上设置有穿过竖直杆的横杆,横杆位于左腔室内部分设置有挡片,横杆位于右腔室内部分设置有密封片,输出管内还设置有位于挡片与密封片中间的凸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压缸使得伸缩管伸展时,管道与输出管产生负压,此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密封片朝向凸环运动,此时密封片与凸环接触使得输出管与管道之间无法连通,当液压缸使得伸缩管收缩后,伸缩管内空气被挤压至管道内,管道内气压增大使得密封片受到空气压力远离凸环。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密封片与竖直杆之间设置有与横杆套接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作用可以使得密封片自动复位。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助燃管朝向燃气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燃管朝向燃气口设置可以使得空气充分与燃气接触,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左腔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10、设备主体;111、圆盘;112、燃气口;113、输气管;114、管道;115、116、输出管;117、横杆;118、挡片;119、密封片;21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参照图1和3,在设备主体110上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内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固定连接有伸缩管,伸缩管连通有管道114,在左腔室与右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口,管道114上设置有穿过连通口延伸进右腔室内的输出管,右腔室顶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阶梯状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圆盘111以及位于圆盘111内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与外界之间设置有若干燃气口112,输出管上设置有延伸进凹槽内的助燃管,左腔室内设置有进出口,伸缩管上设置有与左腔室连通的进出口;在输出管内设置有竖直的竖直杆,竖直杆上设置有穿过竖直杆的横杆;横杆一端位于左腔室内,另一端位于右腔室内,位于左腔室内横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挡片,位于右腔室内的横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片,输出管内设置有凸环,横杆穿过凸环设置,同时密封片与凸环配合使用,在密封片与竖直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使得输气管113,输气管113向中空腔室内输送燃气,燃气通过燃气口112在凹槽内点燃,启动液压缸,液压缸带动伸缩管进行伸缩操作,当伸缩管压缩时,使得管道114内的气压增大使得输出管内的密封片远离竖直杆,此时空气经过输出管进行助燃管内,助燃管将空气传输至凹槽内,此时燃气燃烧在空气的作用下可充分燃烧。当液压缸带动伸缩管伸展时,管道114内气压减小,此时由于管道114内气压减小使得输出管内的气压同样减小最终密封片与凸环贴合,此时输出管无法向助燃管传输空气。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包括设备主体(110),其特征是:设备主体(110)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与右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口,右腔室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阶梯状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圆盘(111)以及位于圆盘(111)内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外界连通的燃气口(112),右腔室设置有与中空腔室连通的输气管(113),左腔室内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空气助燃装置,空气助燃装置包括管道(114)以及与管道(114)连通的柔性伸缩管,柔性伸缩管上设置有进气口,管道(114)上设置有穿过连通口延伸至右腔室的输出管,输出管上设置有延伸至凹槽内的若干助燃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包括设备主体(110),其特征是:设备主体(110)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与右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口,右腔室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阶梯状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圆盘(111)以及位于圆盘(111)内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外界连通的燃气口(112),右腔室设置有与中空腔室连通的输气管(113),左腔室内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空气助燃装置,空气助燃装置包括管道(114)以及与管道(114)连通的柔性伸缩管,柔性伸缩管上设置有进气口,管道(114)上设置有穿过连通口延伸至右腔室的输出管,输出管上设置有延伸至凹槽内的若干助燃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陶瓷片方体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左腔室内设置有驱动伸缩管伸缩的自动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燃永兴节能环保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