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冷凝器、格栅及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698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冷凝器、格栅及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蒸发器能力和压缩机做功能力确定冷凝器负荷能力;根据所确定的冷凝器负荷能力和所述冷凝器的设计的风速区参数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以及确定格栅开孔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格栅开孔位置与所述冷凝器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能够满足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通过所确定的冷凝器负荷能力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然后根据格栅实际开孔位置对冷凝器总有效面积所能满足的冷凝器负荷能力进行校验,这样设计出的冷凝器即能够满足冷凝器负荷能力,又不会造成能力过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冷凝器、格栅及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冷凝器、格栅及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空调中,冷凝器依次经历了管片式、管带式、平行流式等结构形式。平行流式冷凝器具有诸多优点,如表面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制冷剂充注量少,制冷剂侧和空气侧流动阻力小,由全铝钎焊制成,质量轻、价格便宜,由骨架结构的集管,以及起换热作用的扁管和开有百叶窗的翅片组成,便于安装、坚固耐用,运行安全可靠等。考虑到平行流式冷凝器的上述优点,汽车空调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平行流式冷凝器。汽车空调冷凝器实际能力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众多,是汽车空调系统设计的一大难题。以往冷凝器能力设计常为蒸发器能力的2-3倍的经验数值,但由于每个车造型风格不一,经验系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冷凝器能力不足或冷凝器能力(成本)过剩等不合理情况。现有设计方法,靠整车试验验证,设计前期仅靠经验值或对标抄袭,无完整的设计方法。但由于每种车造型风格不一,使得经验系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冷凝器能力不足或冷凝器能力(成本)过剩等不合理情况。无法达到自己设计理念,造成设计成果失败。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无良好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以提供一种即能够使冷凝器具有需求能力又不会造成能力过剩的设计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所述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蒸发器能力和压缩机做功能力确定冷凝器负荷能力;根据所确定的冷凝器负荷能力和所述冷凝器的设计的风速区参数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以及确定格栅开孔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格栅开孔位置与所述冷凝器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能够满足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Qc:Qc=Qe+Qw其中,Qe为所述蒸发器能力,Qw为所述压缩机做功能力。进一步地,所述风速区参数包括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风速占比和单位换热量。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冷凝器有效面积,然后求和得到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S:Si=Qc×Pi/Ui,以及其中,Si为第i风速区的冷凝器有效面积,Pi为第i风速区的风速占比,Ui为第i风速区的单位换热量,Qc为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格栅开孔位置与所述冷凝器的位置关系确定冷凝器的实际风速区参数;根据所述实际风速区参数和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计算所述冷凝器总换热量;以及当所述冷凝器总换热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时,确定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能够满足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实际风速区参数包括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实际风速占比和单位换热量。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冷凝器换热量,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冷凝器换热量,然后求和得到所述冷凝器总换热量Q:Qi=S×P’i×Ui,以及其中,Qi为第i风速区的冷凝器换热量,P’i为第i风速区的实际风速占比,Ui为第i风速区的单位换热量,S为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通过所确定的冷凝器负荷能力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然后根据格栅实际开孔位置对冷凝器总有效面积所能满足的冷凝器负荷能力进行校验,这样设计出的冷凝器即能够满足冷凝器负荷能力,又不会造成能力过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凝器,以使冷凝器具有需求能力又不会造成能力过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凝器,所述冷凝器根据上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格栅,以使与该格栅配合的冷凝器具有需求能力又不会造成能力过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格栅,所述格栅根据上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使该车辆的冷凝器具有需求能力又不会造成能力过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冷凝器和格栅。所述冷凝器、格栅和车辆与上述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内热负荷构成示意图;图3(a)和(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正视图和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布置形式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使用的计算模型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冷凝器负荷能力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格栅,2-防撞梁,3-下格栅,4-冷凝器,5-散热器,6-风扇,7-中冷器,8-动力总成,9-A/C循环系统,10-冷凝器出液管,11-压缩机,12-压缩机吸气管,13-蒸发器,14-膨胀阀,QB-车体传入热量,QG-玻璃传入热量,QV-新风热量,QP-人体热量,QM-用电设备散热量,QL-车内零件散热量。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01,根据蒸发器能力和压缩机做功能力确定冷凝器负荷能力。在实施例中,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可以包括根据以下公式(1)确定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Qc:Qc=Qe+Qw(1)其中,Qe为所述蒸发器能力,Qw为所述压缩机做功能力。上述公式根据车辆热力循环得出。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内热负荷构成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车辆热力循环中整车热负荷的来源。如图2所示,其中,假设车头朝南车尾朝北且车速为40km/h,整车热负荷Q可以是车体传入热量、玻璃传入热量、新风热量、人体热量、用电设备散热量、以及车内零件散热量的和,因此有公式(2):Q=QB+QG+QV+QP+QM+QL(2)考虑储备系数因素,则有公式(3):Qe=αQ(3)其中,储备系数可以取1-1.3。压缩机做功能力可以通过压缩机铭牌确定,因此,通过公式(1)可以确定冷凝器负荷能力Qc。步骤S102,根据所确定的冷凝器负荷能力和所述冷凝器的设计的风速区参数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在实施例中,上述风速区参数可以包括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风速占比Pi和单位换热量Ui。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可以包括根据以下公式(4)计算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冷凝器有效面积,然后通过公式(5)求和得到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S:Si=Qc×Pi/Ui(4)其中,Si为第i风速区的冷凝器有效面积,Pi为第i风速区的风速占比(即对应风速在冷凝器总有效面积中所占比例,例如,22%、70%、8%),Ui为第i风速区的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冷凝器、格栅及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蒸发器能力和压缩机做功能力确定冷凝器负荷能力;根据所确定的冷凝器负荷能力和所述冷凝器的设计的风速区参数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以及确定格栅开孔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格栅开孔位置与所述冷凝器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能够满足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蒸发器能力和压缩机做功能力确定冷凝器负荷能力;根据所确定的冷凝器负荷能力和所述冷凝器的设计的风速区参数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以及确定格栅开孔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格栅开孔位置与所述冷凝器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能够满足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包括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Qc:Qc=Qe+Qw其中,Qe为所述蒸发器能力,Qw为所述压缩机做功能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区参数包括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风速占比和单位换热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冷凝器总有效面积,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对应于每个风速区的冷凝器有效面积,然后求和得到所述冷凝器总有效面积S:Si=Qc×Pi/Ui,以及其中,Si为第i风速区的冷凝器有效面积,Pi为第i风速区的风速占比,Ui为第i风速区的单位换热量,Qc为所述冷凝器负荷能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和格栅设计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振华段福海祖润青张军王淑艳刘国平宋大力陈佳吕龙福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