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89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产品,该智能穿戴产品包括表盘,设置在表盘上的触控显示屏以及主板;表盘包括环绕触控显示屏的表圈以及与表圈连接的表耳;还包括设置在表圈、表耳上的触控组件,触控组件的触控面与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位于表圈的同一侧;其中,触控组件与主板信号连接;主板用于根据触控组件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触控显示屏进行显示。在上述方案中,采用触控组件与触控显示屏设置在表圈的同一侧,且触控组件位于触控显示屏的外侧,提高了触控组件的操作空间,使用者的手指可以很方便的触控到触控组件进行操作,避免了使用者的手指在触控组件上操作时受到使用者其他部位的限制,提高了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穿戴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移动终端的
,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穿戴产品。
技术介绍
智能穿戴产品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手环、智能手表类产品日趋融入并影响着大家的生活。但智能手表的屏幕都偏小,常常一根手指就会遮住一半的界面,交互、导航等操控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产品,用以提高智能穿戴产品的触控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产品,包括表盘,设置在所述表盘上的触控显示屏以及主板;所述表盘包括环绕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表圈以及与所述表圈连接的表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表圈和/或表耳上的触控组件,所述触控组件环绕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且所述触控组件的触控面与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位于所述表圈的同一侧;其中,所述触控组件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主板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组件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显示屏进行显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触控组件与触控显示屏设置在表圈的同一侧,且触控组件位于触控显示屏的外侧,提高了触控的方便程度。在具体触控时,在触控组件上可以完成点按、双击、多点或者滑动等不同的控制方式,即触控组件传递的控制信号包括点按、双击、多点或滑动。在触控组件具体安装时,可以设置在表盘的不同位置,即可以设置在表圈上,也可以设置在表耳上。在设置在表圈上时,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触摸接触件以及传感器组件;其中,所述触摸接触件套装在所述触控显示屏外侧并与所述表圈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触摸接触件上朝向所述表圈的一面;所述触控接触件背离所述表圈的面为所述触控组件的触控面。通过触控接触件来固定传感器组件,并且保护传感器组件。在采用触控组件设置在表圈内时,传感器组件可以为整圈或者局部的方式设置,具体的,传感器组件为环形的传感器组件或者弧形的传感器组件。为了进一步改善触控时的体验效果,较佳的,所述触摸接触件的触控面为朝向所述触控显示屏倾斜的斜面。从而提高触控时的感受。在一个具体的设置方案中,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与所述触控组件的触控面呈阶梯设置,且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低于所述触控组件的触控面。即触控组件与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位于不同的高度,从而避免了在触摸触控显示屏或触控组件时出现干涉的情况,提高了触控效果。在具体设置时,所述触摸接触件朝向所述表盘的一面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从而使得设置的触控组件能够环绕触控显示屏。在触控组件设置在表耳上时,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触摸接触件及传感器组件,所述表耳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触摸接触件覆盖在所述容纳槽并将所述触控组件固定。为了提高触控时的灵敏度,所述触摸接触件的材料介电常数介于2.0~8.0之间。即介电常数可以选用2.0、3.0、4.0、5.0、6.0、7.0、8.0等任意介于2.0~8.0之间的介电常数。此外,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触控效果,在具体设置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电容触摸传感器、压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电阻触摸传感器。并且在具体排布时所述多个传感器采用均匀排列的设置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0-表盘11-表圈12-表耳13-表盖121-容纳槽20-触控显示屏30-触控组件31-传感器组件311-传感器32-触摸接触件321-容纳槽40-主板50-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产品,包括表盘,设置在表盘上的触控显示屏以及主板;表盘包括环绕触控显示屏的表圈以及与表圈连接的表耳;还包括设置在表圈和/或表耳上的触控组件,触控组件环绕触控显示屏设置,且触控组件的触控面与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位于表圈的同一侧;其中,触控组件与主板信号连接;主板用于根据触控组件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触控显示屏进行显示。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触控组件与触控显示屏设置在表圈的同一侧,且触控组件位于触控显示屏的外侧,提高了触控组件的操作空间,使用者的手指可以很方便的触控到触控组件进行操作,避免了使用者的手指在触控组件上操作时受到使用者其他部位的限制,提高了体验效果。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及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包括表盘10、触控组件30、触控显示屏20、主板40、电池50等。一并参考图2,其中,表盘10、触控显示屏20、主板40、电池50等的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式相同,具体的,该表盘10包括表圈11以及表耳12,且表圈11以及表盖13通过连接件连接并且形成容纳触控显示屏20、主板40及电池50的空间,在具体设置时,触控显示屏20与主板40连接、主板40与电池50连接,且电池50设置支架上以固定在表圈11内,其详细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智能穿戴产品的控制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表盘10上设置了触控组件30,该触控组件30在设置时,触控组件30环绕触控显示屏20设置,且触控组件30的触控面与触控显示屏20的触控面位于表圈11的同一侧;以图1所示的智能穿戴产品放置方向为例,上述中的同一侧是指位于表圈11上的上方的一侧。在此种放置方式中,触控组件30的触控面与触控显示屏20的触控面可以采用平行的方式设置,也可以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其中,在两个触控面之间具有夹角时,触控组件30的触控面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但是该倾斜的角度应小于90°,即触控组件30的触控面不与表圈11的侧壁平行。在其信号连接中,触控组件30与主板40信号连接;主板40用于根据触控组件3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触控显示屏20进行显示。即在在触控组件30上可以完成点按、双击、多点或者滑动等不同的控制方式,即触控组件30传递的控制信号包括点按、双击、多点或滑动。通过上述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导航、交互等功能。在触控组件30具体设置时,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表耳12或者表圈11,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并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30设置在表圈11上,在具体设置时,触控组件30包括触摸接触件32以及传感器组件31;其中,触摸接触件32套装在触控显示屏20外侧并与表圈11固定连接,传感器组件31设置在触摸接触件32上朝向表圈11的一面;触控接触件背离表圈11的面为触控组件30的触控面。其中,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产品的分解示意图,该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穿戴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穿戴产品,包括表盘,设置在所述表盘上的触控显示屏以及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包括环绕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表圈以及与所述表圈连接的表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表圈和/或表耳上的触控组件,所述触控组件环绕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且所述触控组件的触控面与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位于所述表圈的同一侧;其中,所述触控组件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主板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组件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显示屏进行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产品,包括表盘,设置在所述表盘上的触控显示屏以及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包括环绕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表圈以及与所述表圈连接的表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表圈和/或表耳上的触控组件,所述触控组件环绕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且所述触控组件的触控面与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位于所述表圈的同一侧;其中,所述触控组件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主板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组件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显示屏进行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触摸接触件以及传感器组件;其中,所述触摸接触件套装在所述触控显示屏外侧并与所述表圈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触摸接触件上朝向所述表圈的一面;所述触控接触件背离所述表圈的面为所述触控组件的触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为环形的传感器组件或者弧形的传感器组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接触件的触控面为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合帅张泽狮卢睿金庆浩赵心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