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78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且相互垂直的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若干根次龙骨,次龙骨的转角处的下表面依次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三者的转角内侧与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内侧平齐,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下表面涂刷封闭基膜层。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分别错缝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吊顶的转角处的石膏板出现裂缝,极大地提高了装修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装潢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
技术介绍
石膏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新型吊顶装饰材料,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较好的吸音性能,价格较其它屋顶装饰材料低廉。传统的石膏板吊顶通常是将石膏板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的龙骨的下表面,且在转角处形成拼接留缝。由于龙骨的转角处受力较为集中,整体连接较为薄弱,受到楼层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变形,而石膏板的抗变形能力弱,导致石膏板发生变形而产生裂缝;加上石膏板本身的热胀冷缩作用,导致转角处的石膏板拼接留缝不可避免地扩大,造成开裂,严重影响装修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改进未有效缓解龙骨的转角处受到的应力或强化吊顶连接结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能够防止石膏板上裂缝的出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且相互垂直的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所述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若干根次龙骨,其中: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处的下表面依次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三者的转角内侧与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内侧平齐,所述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下表面涂刷封闭基膜层;所述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第二层L型石膏板分别错缝安装。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完全覆盖住所述L型连接片,形成第一重叠部分,及超出所述L型连接片的第一超出部分;对于所述第一超出部分,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第一超出部分并打入所述次龙骨内;对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第一重叠部分和L型连接片再打入所述次龙骨内。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与所述L型连接片部分重叠,形成第一重叠部分,及超出所述L型连接片的第一超出部分;对于所述第一超出部分,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第一超出部分并打入所述次龙骨内;对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第一重叠部分和L型连接片再打入所述次龙骨内。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二层L型石膏板与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错缝设置,形成第二重叠部分,及超出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第二超出部分;对于所述第二超出部分,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第二超出部分并打入所述次龙骨内;对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第二重叠部分、第一层石膏板再打入所述次龙骨内。根据本技术,所述L型连接片为L型金属片。根据本技术,所述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分别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覆盖2-10根次龙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L型连接片能够防止轻钢龙骨受到集中应力而引起的转角薄弱处的龙骨移位,从而减少对石膏板的拉伸,防止石膏板产生裂缝。2)采用整体成型的L型石膏板代替拼接留缝的石膏板,石膏板的转角处不存在拼接留缝,能够有效避免转角处的石膏板开裂。3)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下表面涂刷封闭基膜层,可防止乳胶漆施工阶段因纸面石膏板吸水膨胀,然后再干缩而引起的石膏板薄弱处产生微裂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次龙骨下表面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次龙骨下表面固定安装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次龙骨下表面固定安装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次龙骨下表面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及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层L型石膏板完全覆盖L型连接片。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层L型石膏板完全覆盖住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错缝设置。图6是本技术的次龙骨下表面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及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层L型石膏板部分覆盖L型连接片。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层L型石膏板与L型连接片部分重叠,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错缝设置。图中:1第一主龙骨、2-第二主龙骨、3-次龙骨、4-L型连接片、5-第一层L型石膏板、6-第二层L型石膏板、(51,53)-第一超出部分、(52,54)-第一重叠部分、61-第二超出部分、62-第二重叠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吊杆(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所述吊杆下端的相互垂直的第一主龙骨1和第二主龙骨2,所述第一主龙骨1和第二主龙骨2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若干根次龙骨3,其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次龙骨3的转角处的下表面依次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4,第一层L型石膏板5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6,三者的转角内侧与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内侧平齐,所述第二层L型石膏板6的下表面涂刷封闭基膜层(图中未示出)。所述L型连接片4、第一层L型石膏板5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6分别错缝设置。本技术的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L型连接片能够防止轻钢龙骨受到集中应力而引起的转角薄弱处的龙骨移位,从而减少对石膏板的拉伸,防止石膏板产生裂缝。采用整体成型的L型石膏板代替拼接留缝的石膏板,石膏板的转角处不存在拼接留缝,能够有效避免转角处的石膏板开裂。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下表面涂刷封闭基膜层,可防止乳胶漆施工阶段因纸面石膏板吸水膨胀,然后再干缩而引起的石膏板薄弱处产生微裂缝。所述第一主龙骨、第二主龙骨和次龙骨组成天花板吊顶的轻钢龙骨架,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6的重叠部分上的自攻螺钉位点如果不错缝设置,则穿过第二层L型石膏板6后,再穿过第一层L型石膏板5上的自攻螺钉与穿过第一层L型石膏板5的自攻螺钉处在相同的连线上,或相隔较近,导致自攻螺钉密集处的第一层L型石膏板5的强度下降,容易出现裂缝。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完全覆盖住所述L型连接片4,形成第一重叠部分52,及超出所述L型连接片4的第一超出部分51。此时,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与L型连接片4是错缝设置。对于所述第一超出部分51,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的第一超出部分51并打入所述次龙骨3内。对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52,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的第一重叠部分52和L型连接片4再打入所述次龙骨3内。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与所述L型连接片4部分重叠,形成第一重叠部分54,及超出所述L型连接片4的第一超出部分53。此时,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与L型连接片4也是错缝设置。对于所述第一超出部分53,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的第一超出部分53并打入所述次龙骨3内。对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54,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5的第一重叠部分54和L型连接片4再打入所述次龙骨3内。根据本技术,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层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

【技术保护点】
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且相互垂直的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所述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若干根次龙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处的下表面依次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三者的转角内侧与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内侧平齐,所述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下表面涂刷封闭基膜层;所述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第二层L型石膏板分别错缝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且相互垂直的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所述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若干根次龙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处的下表面依次固定安装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和第二层L型石膏板,三者的转角内侧与所述次龙骨的转角内侧平齐,所述第二层L型石膏板的下表面涂刷封闭基膜层;所述L型连接片、第一层L型石膏板、第二层L型石膏板分别错缝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完全覆盖住所述L型连接片,形成第一重叠部分,及超出所述L型连接片的第一超出部分;对于所述第一超出部分,自攻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第一超出部分并打入所述次龙骨内;对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的第一重叠部分和L型连接片再打入所述次龙骨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吊顶转角处防裂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L型石膏板与所述L型连接片部分重叠,形成第一重叠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旭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