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77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玻璃肋、第一玻璃幕墙、第二玻璃幕墙,及内压板和外压板,内压板沿垂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旋转支撑件,两个旋转支撑件的末端分别开设凹槽,凹槽的底部开设轴向贯通的第一通孔;玻璃肋的底部沿垂直方向具有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件上沿轴向开设贯通的第二通孔,沿径向开设一个第三通孔;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旋转连接件限制在两个旋转支撑件之间;螺钉穿过第三通孔并抵住转轴,实现角度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安装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角度,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降低总体装修成本,且安装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外墙装饰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玻璃幕墙(reflectionglasscurtainwall),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例如玻璃肋)与玻璃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通常为平面型,玻璃幕墙与玻璃肋之间的夹角为定值。但对于具有弧形墙面(如椭圆弧形墙面)的建筑物,玻璃幕墙与玻璃肋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制造诸多具有不同夹角的玻璃幕墙与玻璃肋的连接结构,这直接导致成本增加,且安装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安装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角度,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降低总体装修成本,且安装效果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玻璃肋、相邻的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相邻的两端的内侧和外侧的内压板和外压板,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被所述内压板和外压板压紧固定。其中:所述内压板沿垂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旋转支撑件,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的末端分别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沿轴向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玻璃肋的底部沿垂直方向具有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上沿轴向开设第二通孔,沿径向开设一个第三通孔;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所述旋转连接件限制在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具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从而实现所述旋转支撑件与所述旋转连接件的可旋转连接;螺钉穿过第三通孔并抵住转轴,实现所述玻璃肋与内压板的角度锁定。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相邻的两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压板紧贴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一侧的中部具有垂直的凸条,所述凸条卡在所述间隙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相邻的两端分别包覆有玻璃胶垫;所述外压板上开设第四通孔,所述内压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螺纹孔,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打入所述螺纹孔内将所述外压板和内压板压紧,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的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所述玻璃肋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肋夹板,及被所述肋夹板夹住的钢化夹胶玻璃,其中:所述肋夹板包括侧板及底板,所述钢化夹胶玻璃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环氧树脂胶,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侧板、环氧树脂胶和钢化夹胶玻璃,将所述钢化夹胶玻璃固定在两块侧板之间。根据本技术,所述旋转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根据本技术,所述玻璃肋与所述内压板的可调节角度范围θ为60-105度。根据本技术,所述玻璃肋与所述内压板的可调节角度范围θ为75-90度。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为15mm厚的钢化玻璃幕墙,所述肋夹板为8.2mm厚的不锈钢肋夹板,所述钢化夹胶玻璃的总厚度为65.7mm,所述钢化夹胶玻璃的规格为:15mm钢化玻璃+1.9mmPVB+15mm钢化玻璃+1.9mmPVB+15mm钢化玻璃+1.9mmPVB+15mm钢化玻璃。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具有若干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建筑具有椭圆弧形的墙面,所述墙面包括多个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不同的所述连接结构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之间的夹角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玻璃幕墙与玻璃肋之间的夹角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变化,能够满足具有弧形墙面(如椭圆弧形墙面)的建筑物的装饰需求。因此,可制造形式统一的玻璃幕墙与玻璃肋的连接结构,安装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角度即可,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总体装修成本,且安装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是内压板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4是内压板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5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具有玻璃幕墙的椭圆弧形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肋、2-第一玻璃幕墙、3-第二玻璃幕墙、4-内压板、5-外压板、6-转轴、7-间隙、8-玻璃胶垫、9-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11-旋转连接件、12-肋夹板、13-钢化夹胶玻璃、14-环氧树脂胶、111-第二通孔、112-第三通孔、121-侧板、122-底板、41-旋转支撑件、42-凸条、43-螺纹孔、411-凹槽、412-第一通孔、51-第四通孔、61-固定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玻璃肋1、相邻的第一玻璃幕墙2和第二玻璃幕墙3,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幕墙2和第二玻璃幕墙3相邻的两端的内侧和外侧的内压板4和外压板5,所述第一玻璃幕墙2和第二玻璃幕墙3被所述内压板4和外压板5压紧固定。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压板4沿垂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旋转支撑件41,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41的末端分别开设凹槽411,所述凹槽411的底部沿轴向开设第一通孔412;如图1所示,所述玻璃肋1的底部沿垂直方向具有旋转连接件11,所述旋转连接件11上沿轴向开设第二通孔111,沿径向开设一个第三通孔112;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转轴6贯穿所述第一通孔412和第二通孔111,将所述旋转连接件11限制在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41之间;所述转轴6的两端具有固定头61,所述固定头61设置在所述凹槽411内,被所述凹槽41限制,从而实现所述旋转支撑件41与所述旋转连接件11的可旋转连接。此时所述旋转连接件11可自由转动,即所述玻璃肋1与所述玻璃幕墙之间的夹角可随意改变。如图1和图2所示,当旋转至合适的角度,用螺钉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12并抵住所述转轴6,从而限制所述转轴的自由转动,实现所述玻璃肋与内压板的角度锁定。本技术的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玻璃幕墙与玻璃肋之间的夹角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变化,能够满足具有弧形墙面(如椭圆弧形墙面)的建筑物的装饰需求。因此,可制造形式统一的玻璃幕墙与玻璃肋的连接结构,安装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角度即可,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总体装修成本,且安装效果佳。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玻璃幕墙2和第二玻璃幕墙3相邻的两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7,所述内压板4紧贴所述第一玻璃幕墙2和第二玻璃幕墙3一侧的中部具有垂直的凸条42,所述凸条42卡在所述间隙7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幕墙2和第二玻璃幕墙3相邻的两端分别包覆有玻璃胶垫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压板5上开设第四通孔51,所述内压板4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螺纹孔43,第一固定件9(例如螺钉)穿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玻璃肋、相邻的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相邻的两端的内侧和外侧的内压板和外压板,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被所述内压板和外压板压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压板沿垂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旋转支撑件,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的末端分别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沿轴向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玻璃肋的底部沿垂直方向具有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上沿轴向开设第二通孔,沿径向开设一个第三通孔;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所述旋转连接件限制在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具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从而实现所述旋转支撑件与所述旋转连接件的可旋转连接;螺钉穿过第三通孔并抵住转轴,实现所述玻璃肋与内压板的角度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玻璃肋、相邻的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相邻的两端的内侧和外侧的内压板和外压板,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被所述内压板和外压板压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压板沿垂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旋转支撑件,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的末端分别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沿轴向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玻璃肋的底部沿垂直方向具有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上沿轴向开设第二通孔,沿径向开设一个第三通孔;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所述旋转连接件限制在两个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具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从而实现所述旋转支撑件与所述旋转连接件的可旋转连接;螺钉穿过第三通孔并抵住转轴,实现所述玻璃肋与内压板的角度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相邻的两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压板紧贴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一侧的中部具有垂直的凸条,所述凸条卡在所述间隙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相邻的两端分别包覆有玻璃胶垫;所述外压板上开设第四通孔,所述内压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螺纹孔,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打入所述螺纹孔内将所述外压板和内压板压紧,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玻璃肋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肋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华陈激宇李国平金毅张可张显峰甘道明于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旭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