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652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属于精密检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弹簧、磁力表架、底座前侧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底座后侧滑动设置的滑座、滑座前侧的行星齿轮安装结构、滑座后侧的跳动检测结构、滑座上沿前后向设置的滑槽、底座上且位于插槽中的挡销、底座与滑座之间的动力结构、底座上且位于单轴齿轮安装结构前侧的弹簧固定销和底座与滑座之间设置的微调结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沿前后向水平设置,行星齿轮安装结构沿竖直向设置,单轴齿轮安装结构上的单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安装结构上的行星齿轮能啮合,滑槽位于跳动检测结构相邻前侧,挡销相对跳动检测结构设置,滑座前端与弹簧固定销之间设有弹簧,磁力表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座上。

A test tool for side gap of bevel ge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ical gear pair tooth side clearance inspection too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ecision fixture. Including the single shaft gear base, a spring, a magnetic table frame, base seat structure, wherein the rear side of the base sliding setting sliding seat, planetary gear sliding seat at the front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sliding sea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beating detection structure, slide chute, to set the base and is located along the front and the back plug set trimm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slot the retaining pin, the base and the sliding force structure, base seat between and within the single axis gear mounting structure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spring fixing pin and a base and a sliding seat, single axis gear mounting structure along the anteroposterior level set, planetary gear mounting structure to set up along the vertical, single axle gear mounting structure on single axle gear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planetary gear planetary gear structure can be engaged in beating chute structure adjacent the front bumper pin detection, relative jitter detect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liding seat and front spring fixing pin The spring and the magnetic table are detachably mounted on the slippery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检具
,特别涉及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
技术介绍
锥齿轮也叫伞齿轮,广泛应用于工业传动设备,车辆差速器,机车,船舶,电厂,钢厂,铁路轨道检测等。外部市场长期反馈直锥齿轮在整车上异响,经分析导致异响的主要原因是:直齿锥齿轮在差速器壳体内齿侧间隙偏大且散差大所造成;‚齿侧间隙检测按国标GB11365-89及各国“齿轮手册”介绍没有实际可操作性。申请人发现安装距标准算法Q/EQC-113-2000与实际检测齿侧间隙数据误差在0.3mm左右;同时,目前市面上推荐的自动锥齿轮双面啮合仪只能检测出齿轮副的综合误差、单齿最大变量,不能检测齿侧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该检具既能看出齿轮副的安装距变动范围、单齿最大变量,又能检测出实际的齿侧间隙及啮合区域,同时还能检测两者数据相互对应,便于理论分析。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该检具包括底座1、弹簧14、磁力表架、底座1前侧的用于安装单轴齿轮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底座1后侧滑动设置的滑座3、滑座3前侧的用于安装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滑座3后侧的跳动检测结构5、滑座3上沿前后向设置的滑槽6、设于底座1上且位于插槽6中的挡销7、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用于驱动滑座3前后滑动的动力结构、底座1上且位于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前侧的弹簧固定销15和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微调结构,所述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能带动其上的单轴齿轮旋转,所述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沿竖直向设置且其上的行星齿轮能自由转动,所述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上的单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上的行星齿轮能啮合,所述滑槽6位于跳动检测结构5相邻前侧,所述挡销7相对跳动检测结构5设置,所述滑座3前端与弹簧固定销15之间设有弹簧14,所述磁力表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座3上。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底座1前侧的支座16、沿前后向水平设于支座16顶部的衬套19、沿前后向且转动设于衬套19中的转轴20、沿前后向且转动设于转轴20中的拉杆22和衬套19上用于锁紧转轴20的锁紧螺钉21,所述支座16上沿前后向设有供弹簧14通过的通孔13;所述转轴20后端为单轴齿轮安装座,其前端设有转动手柄18;所述拉杆22后端向后穿出转轴20且其端部设有用于锁紧单轴齿轮的头部,其后端设有锁紧手柄17。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包括设于滑座3上的圆形底座、沿竖直方向设于圆形底座中心的安装轴和能套设在安装轴上的至少一环形垫块,所述安装轴垂直于转轴20且其轴线与转轴20的轴线相交。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结构包括底座1上转动设置的驱动轴11和滑座3底部对应驱动轴11设置的挡块12,所述驱动轴11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顶靠在挡块12上,所述驱动轴11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一端设有驱动手柄10。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微调结构包括转动设于底座1上的旋钮9和沿前后向设于滑座3上的顶杆8,所述滑座3对应旋钮9一侧设有用于容置旋钮9的缺口,所述顶杆8位于旋钮9相邻后侧且其顶靠在旋钮9上。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跳动检测结构5包括百分表和滑座3后侧设置的安装表位,所述百分表沿前后向安装在安装表位上且其前端的测头顶靠在挡销7上。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底座1和滑座3上分别沿前后向相对地设有V形滑槽24,所述V形滑槽24内设有滚珠25,所述底座1和滑座3之间拉紧弹簧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该检具能应用日本KHK齿轮手册安装距理论算法,保证计算的理论安装距与图纸要求的齿侧间隙产生直接关联,避免安装距与图纸要求的齿侧间隙产生误差。同时,该技术经验证,理论计算安装距变动范围与图纸要求齿侧间隙达到一致性;改变了过去理论计算安装距与实际齿侧间隙不一致的差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的结构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2单轴齿轮安装结构、3滑座、4行星齿轮安装结构、5跳动检测结构、6滑槽、7挡销、8顶杆、9旋钮、10驱动手柄、11驱动轴、12挡块、13通孔、14弹簧、15弹簧固定销、16支座、17锁紧手柄、18转动手柄、19衬套、20转轴、21锁紧螺钉、22拉杆、23拉紧弹簧、24V形滑槽、25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该检具包括底座1、弹簧14、磁力表架(图未示)、底座1前侧的用于安装单轴齿轮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底座1后侧滑动设置的滑座3、滑座3前侧的用于安装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滑座3后侧的跳动检测结构5、滑座3上沿前后向设置的滑槽6、沿竖直方向设于底座1上且位于插槽6中的挡销7、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用于驱动滑座3前后滑动的动力结构、底座1上且位于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前侧的弹簧固定销15(沿竖直方向设置)和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微调结构等。其中,底座1和滑座3均可以为矩形块状结构,跳动检测结构5用于在行星齿轮旋转时检测齿间跳动距离,微调结构用横向调整单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啮合间隙,分别为理论啮合情况和实际啮合情况,滑槽6为贯穿滑座3的条形槽,具体可以设于滑座3中部,弹簧14用于拉动滑座3使单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啮合,挡销7用于与跳动检测结构5配合。其中,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能带动其上的单轴齿轮绕前后向的轴线旋转,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沿竖直向设置且其上的行星齿轮能绕竖直向的轴线自由转动,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上的单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上的行星齿轮能啮合,即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设于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相邻后侧且两安装结构的轴线垂直相交。其中,滑槽6位于跳动检测结构5相邻前侧,挡销7相对跳动检测结构5设置且其与跳动检测结构5上的百分表的测头抵触。其中,滑座3前端与弹簧固定销15之间设有弹簧14(沿前后向设置)。磁力表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座3上,具体位于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一侧。其中,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底座1前侧的支座16、沿前后向水平设于支座16顶部的衬套19、沿前后向且转动设于衬套19中的转轴20、沿前后向且转动设于(螺纹连接)转轴20中的拉杆22和衬套19上用于锁紧转轴20的锁紧螺钉21等。其中,支座16上沿前后向设有供弹簧14通过的通孔13(圆孔);转轴20后端为单轴齿轮安装座用于安装单轴齿轮,单轴齿轮安装座垂直于转轴20设置,转轴20前端设有转动手柄18用于转动其上的单轴齿轮。拉杆22后端向后穿出转轴20且其后端端部设有用于锁紧单轴齿轮的头部(单轴齿轮锁紧在头部与单轴齿轮安装座之间),其后端设有锁紧手柄17用于驱动拉杆22沿前后向进行锁紧动作。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包括设于滑座3前侧上的圆形底座、沿竖直方向设于圆形底座中心的安装轴和能套设在安装轴上的至少一环形垫块等。其中,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弹簧(14)、磁力表架、底座(1)前侧的用于安装单轴齿轮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底座(1)后侧滑动设置的滑座(3)、滑座(3)前侧的用于安装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滑座(3)后侧的跳动检测结构(5)、滑座(3)上沿前后向设置的滑槽(6)、设于底座(1)上且位于插槽(6)中的挡销(7)、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用于驱动滑座(3)前后滑动的动力结构、底座(1)上且位于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前侧的弹簧固定销(15)和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微调结构,所述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能带动其上的单轴齿轮旋转,所述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沿竖直向设置且其上的行星齿轮能自由转动,所述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上的单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上的行星齿轮能啮合,所述滑槽(6)位于跳动检测结构(5)相邻前侧,所述挡销(7)相对跳动检测结构(5)设置,所述滑座(3)前端与弹簧固定销(15)之间设有弹簧(14),所述磁力表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座(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弹簧(14)、磁力表架、底座(1)前侧的用于安装单轴齿轮的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底座(1)后侧滑动设置的滑座(3)、滑座(3)前侧的用于安装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滑座(3)后侧的跳动检测结构(5)、滑座(3)上沿前后向设置的滑槽(6)、设于底座(1)上且位于插槽(6)中的挡销(7)、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用于驱动滑座(3)前后滑动的动力结构、底座(1)上且位于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前侧的弹簧固定销(15)和底座(1)与滑座(3)之间设置的微调结构,所述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能带动其上的单轴齿轮旋转,所述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沿竖直向设置且其上的行星齿轮能自由转动,所述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上的单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安装结构(4)上的行星齿轮能啮合,所述滑槽(6)位于跳动检测结构(5)相邻前侧,所述挡销(7)相对跳动检测结构(5)设置,所述滑座(3)前端与弹簧固定销(15)之间设有弹簧(14),所述磁力表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座(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副齿侧间隙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轴齿轮安装结构(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底座(1)前侧的支座(16)、沿前后向水平设于支座(16)顶部的衬套(19)、沿前后向且转动设于衬套(19)中的转轴(20)、沿前后向且转动设于转轴(20)中的拉杆(22)和衬套(19)上用于锁紧转轴(20)的锁紧螺钉(21),所述支座(16)上沿前后向设有供弹簧(14)通过的通孔(13);所述转轴(20)后端为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十堰精工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