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660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用于退火炉。该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段和循环风机,所述导风模段包括设置在退火炉内侧壁上的侧边导风模段和设置在退火炉内顶壁上的顶部导风模段,所述顶部导风模段具有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呈弧形,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所述顶部导风模段设有配合所述循环风机的开口。该导风装置通过在炉膛内部的炉衬表面设置由耐热钢板制成的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并在炉膛内顶壁上设置循环风机,且以弧形的衔接部衔接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使气体在退火炉内能循环流动,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同时能够提高炉膛的使用寿命。

Air guid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air guide device, which is used in the annealing furnace. The wind guiding device comprises a wind guiding mode and the circulation fan, the air guide section comprises a die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wall of annealing furnace side air guide mold and set the top top wall of the air guide mold in the annealing furnace, the top air guide mode and the side section with the wind guide mold segment connection joining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is arc, the circulating fan is set on the top wall on the top of the air guide mol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matching with the circulation fan. The wind guiding devi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ternal lining by setting made of heat resistant steel plate side air guide mold and the top air guide mode, and the top wall set circulating fan in the furnac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the curved side connection wind guide mold segment and the top air guide mode, the gas in the annealing furnace can flow, maintain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heat treatment product is heated evenly, and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用于退火炉。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是保证和提高机械零部件质量与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的关键工序。紧固件行业用的线材盘圆及链条行业用的钢带盘条在冷成形加工前,均需通过热处理退火工艺将其原始钢材内部组织的片状珠光体处理成球状珠光体,来获得良好的塑性形变能力和较低的硬度以利于冷成形加工。在退火过程中线材或钢带的表面不允许脱碳也是关键指标。退火炉作为机械行业中热处理设备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大型碳钢、合金钢零件的退货,其作用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人性,从而去除材料或工件中的残余应力,使其化学成分均匀化,达到预期的物理性能。目前退火设备种类有箱式退火炉、台车退火炉、井式退火炉、钟罩式退火炉等。在退火过程中常出现炉内气体循环流动性差,使得炉温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炉内的材料或工件受热不均匀,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同时长期的高温作用容易使炉膛内表面损害,减少其使用寿命。基于上述情况,如何使炉内气体循环流动,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同时提高炉膛的使用寿命成为所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退火炉上的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能使气体在退火炉内循环流动,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同时提高炉膛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风装置,安装在退火炉上,所述退火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的内部设置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所述炉衬包括位于所述炉膛顶部的内顶壁和位于所述炉膛侧部的内侧壁,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段和循环风机,所述导风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侧边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的顶部导风模段,所述顶部导风模段具有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呈弧形,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所述顶部导风模段设有配合所述循环风机的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模段由耐热钢板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模段拼接覆盖在所述炉衬上,且所述导风模段与所述炉衬之间形成有间隔。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导风模段包若干子侧边导风模段,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包括板体和形成在板体上面的至少一个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退火炉的高度方面延伸,所述加强筋为凸肋。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具有与相邻的子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第一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自本体的一侧向炉膛内弯折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筋具有朝炉膛的反向弯折的第二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相对位于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的两侧;相邻两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通过两子个侧边导风模段上的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扣合连接。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侧边导风模段的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之间夹持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由耐火纤维形成。进一步的:所述衔接部包括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所述侧边导风模段保留位于所述板体上部的平上沿变和位于所述加强筋上部的凸上沿边;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平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凸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为不同弧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之间形成有撕裂口,所述撕裂口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的封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导风装置通过在炉膛内部的炉衬表面设置由耐热钢板制成的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并在炉膛内顶壁上设置循环风机,且以弧形的衔接部衔接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使气体在退火炉内能循环流动,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同时,所述导风模段拼接覆盖在所述炉衬上,并与所述炉衬之间形成有间隔,且在每两个相邻的子侧边导风模段的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之间设置由耐火纤维制成的隔热层,最大程度上避免高温直接接触炉膛,从而提高炉膛的使用寿命。故,该导风装置能使气体在退火炉内循环流动,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同时提高炉膛的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子侧边导风模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相邻两个子侧边导风模段拼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顶部导风模段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在退火炉上的导风装置,所述退火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的内部设置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所述炉衬包括位于所述炉膛顶部的内顶壁和位于所述炉膛侧部的内侧壁。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段和循环风机,所述导风模段拼接覆盖在所述炉衬上,且所述导风模段与所述炉衬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导风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侧边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的顶部导风模段,所述顶部导风模段具有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呈弧形,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所述顶部导风模段设有配合所述循环风机的开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进行说明。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子侧边导风模段1包括板体10和形成在板体1上的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为凸肋且沿所述退火炉的高度方面延伸。同时,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1具有与相邻的子侧边导风模段1衔接的第一对接边12,所述第一对接边101自本体的一侧向炉膛内弯折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筋11具有朝炉膛的反向弯折的第二对接边13,所述第一对接边12和第二对接边13相对位于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1的两侧;相邻两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1通过两子个侧边导风模段1上的第一对接边12和第二对接边13扣合连接,且扣合连接后的第一对接边12和第二对接边13之间夹持有由耐火纤维形成的隔热层(未图示),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还可由其他耐火材料形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1保留位于所述板体10上部的平上沿边100和位于所述加强筋11上部的凸上沿边101。请参见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顶部导风模段2包括用于衔接子侧边导风模段的衔接部21和用于设置循环风机(未图示)的开口22。所述衔接部21为弧形,包括第一衔接部23和第二衔接部24;所述第一衔接部23与所述平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二衔接部24与所述凸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23与第二衔接部24为不同弧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衔接部23与第二衔接部24之间形成有撕裂口(未标号),所述撕裂口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23和第二衔接部24的封板25。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由耐热钢板制成,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还可由其他耐热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导风装置通过在炉膛内部的炉衬表面设置由耐热钢板制成的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并在炉膛内顶壁上设置循环风机,且以弧形的衔接部衔接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使气体在退火炉内能循环流动,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同时,所述导风模段拼接覆盖在所述炉衬上,并与所述炉衬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装置,安装在退火炉上,所述退火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的内部设置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所述炉衬包括位于所述炉膛顶部的内顶壁和位于所述炉膛侧部的内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段和循环风机,所述导风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侧边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的顶部导风模段,所述顶部导风模段具有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呈弧形,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所述顶部导风模段设有配合所述循环风机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装置,安装在退火炉上,所述退火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的内部设置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所述炉衬包括位于所述炉膛顶部的内顶壁和位于所述炉膛侧部的内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段和循环风机,所述导风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侧边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的顶部导风模段,所述顶部导风模段具有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呈弧形,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所述顶部导风模段设有配合所述循环风机的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段由耐热钢板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段拼接覆盖在所述炉衬上,且所述导风模段与所述炉衬之间形成有间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包若干子侧边导风模段,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包括板体和形成在板体上面的至少一个加强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退火炉的高度方面延伸,所述加强筋为凸肋。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祥沈向忠许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