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模块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654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3:57
一种热管理模块及其组装方法,该热管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和管道,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和可旋转的阀体,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行第一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内,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本技术方案降低了外壳的制造成本,缩短了热管理模块的组装时间。

Heat management module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ThermalManagementModule,简称TMM)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上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设有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热管理模块,其能够控制冷却剂的流向,以在发动机温度偏低时加热发动机、在发动机温度偏高时冷却发动机,从而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热管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和管道,管道至少有一段位于外壳之外。外壳内设有可旋转的阀体,阀体旋转时能够开启冷却剂的流动、截断冷却剂的流动以及控制冷却剂的流向。阀体具有供冷却剂通过的通道,当阀体旋转至通道与管道对准时,通道与管道连通,冷却剂自通道流向管道或自管道流向通道,从而开启冷却剂的流动。当阀体旋转至通道与管道错开时,通道与管道隔绝,从而截断冷却剂的流动。外壳内还设有环形密封件,环形密封件的一端沿轴向(环形密封件的轴向方向)抵靠在阀体上以进行第一密封,另一端与外壳的内壁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通过第一、二密封两道密封,能够防止冷却剂泄漏至阀体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然而,现有热管理模块存在下述不足:为了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对外壳中与环形密封件进行第二密封的内壁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造成外壳的制造成本增加。在组装热管理模块时,须先将环形密封件组装至外壳内,再将管道组装至外壳上,即,密封件的组装、管道的组装须按序进行,这样带来的不足是,当外壳、密封件、管道的任意一个未准备好时,则密封件的组装、管道的组装均无法进行,造成热管理模块的组装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热管理模块中外壳的制造成本较高,另外,热管理模块的组装时间易延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和管道,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和可旋转的阀体,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行第一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内,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环形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管道的外周面上,并在所述管道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接触式密封。可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管道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上呈压缩状态地夹压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与所述管道的内壁之间。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波形弹簧。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包括:同轴设置的骨架环、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二密封圈固套在所述骨架环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所述第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行所述第一密封。可选地,所述外壳与管道可拆卸固定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模块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提供一外壳、一管道以及一第一环形密封件,所述外壳内设有可旋转的阀体;自所述管道的轴向一端的端口将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一端预组装在所述管道内,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将预组装有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所述管道的一端安装至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并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行第一密封,然后将所述管道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管道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安装一第二环形密封件;将所述管道安装至所述外壳之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在所述管道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接触式密封。可选地,还包括:提供一弹性件;将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预组装在所述管道上之前,自所述端口将所述弹性件预组装在所述管道内;将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预组装在所述管道上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外壳内与阀体进行第一密封的第一环形密封件还将轴向一端伸入管道内,实现了与管道进行第二密封,因而在外壳的内壁上无需加工出精度较高的与第一环形密封件进行第二密封的表面,降低了外壳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管道的造型简单,故在管道的内周面很容易加工出精度较高的与第一环形密封件进行第二密封的表面。在组装热管理模块时,先将第一环形密封件预组装在管道内,再将管道组装至外壳上。这样一来,当外壳未准备好时,可以提前将第一环形密封件组装在管道内。等外壳准备好之后,再直接将预组装有第一环形密封件的管道安装至外壳上,而无需先后按序组装第一环形密封件、管道,因而缩短了热管理模块的组装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管理模块的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热管理模块中第一环形密封件的剖面图,剖切面为第一环形密封件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模块,其能够应用在各个领域,以使待控制装置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控制装置以汽车上的发动机、变速箱或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的电池为例。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待控制装置也可以应用在汽车以外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1和管道2。其中,外壳1内设有可旋转的阀体3和第一环形密封件4,阀体3旋转时能够开启冷却剂的流动、截断冷却剂的流动以及控制冷却剂的流向。阀体3的通道(未图示)供冷却剂通过,当阀体3旋转至通道与管道2对准时,通道与管道2连通,冷却剂自通道流向管道2或自管道2流向通道,从而开启冷却剂的流动。当阀体3旋转至通道与管道2错开时,通道与管道2隔绝,从而截断冷却剂的流动。第一环形密封件4沿自身的轴向(是指第一环形密封件4的轴向方向)抵靠在阀体3上以进行第一密封。另外,第一环形密封件4的轴向一端还伸入管道2内,并与管道2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在第一密封、第二密封两道密封的作用下,冷却液不会自阀体3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G沿着图中虚线箭头所示方向泄漏。具体地,间隙G为阀体3的表面S3与外壳1的表面S4之间的间隙,阀体3的表面S3是指阀体3的外表面中未与第一环形密封件4相抵的表面,沿自第一环形密封件4指向阀体3的轴向方向看过去,阀体3的表面S3并未自第一环形密封件4的中央孔43露出,外壳1的表面S4与表面S3相对设置。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外壳1内与阀体3进行第一密封的第一环形密封件4还将轴向一端伸入管道2内,实现了与管道2进行第二密封,因而在外壳1的内壁上无需加工出精度较高的与第一环形密封件4进行第二密封的表面,降低了外壳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管道2的造型简单,故在管道2的内周面很容易加工出精度较高的与第一环形密封件4进行第二密封的表面。需说明的是,虽然在附图中仅显示一个管道2,但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对于管道2的数量并没有限定,其可以根据热管理模块的应用场合做出相适应的调整。在实施例中,管道2为弯管,在其它实施例中,管道2也可以为直管。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与管道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谓可拆卸固定连接是指能够在不损坏外壳1与管道2的情况下将外壳1与管道2的连接解除,使外壳1与管道2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使得外壳1与管道2的拆装非常方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1与管道2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例如卡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管道2的轴向一端伸入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热管理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和管道,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和可旋转的阀体,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行第一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内,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和管道,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和可旋转的阀体,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行第一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内,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环形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管道的外周面上,并在所述管道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接触式密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管道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上呈压缩状态地夹压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与所述管道的内壁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波形弹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包括:同轴设置的骨架环、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二密封圈固套在所述骨架环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所述第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绘蓝米歇尔·韦斯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