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39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其由纤维板Ⅰ、纤维板Ⅱ、纤维板Ⅲ、纤维板Ⅳ、竖向龙骨Ⅰ、竖向龙骨Ⅱ及轻质浆料组成,纤维板Ⅰ、纤维板Ⅱ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Ⅰ,纤维板Ⅲ、纤维板Ⅳ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Ⅱ,隔墙Ⅰ、隔墙Ⅱ于同一横向平面内端部相连后形成垂直连接部,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Ⅰ、纤维板Ⅱ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Ⅰ,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Ⅲ、纤维板Ⅳ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Ⅱ,有益效果是:通过竖向龙骨固定后的轻质复合墙体的稳定性及整体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供;纤维板之间均填充有轻质浆料,产品的隔音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Joint structure of lightweight composite wa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ghtweight composite wall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fiber board, fiber board, fiber board II III and IV, fiber board vertical keel 1, vertical keel II and light pulp, fiber board I, II fiber board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form of partition, fiber board, fiber board III IV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form partition partition partition I, II, II i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part after forming a vertical connection and a vertical keel of fixed between the fiber board I, fiber board II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vertical keel is fixed between the fiber board II III and IV perpendicular to the fiber boar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lightweight composite wall vertical keel after fixation are significant; there were filled with light pulp fiber board, sound insulation products I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质复合墙体
,具体为一种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轻质复合墙体板单位面积重量仅为红砖墙体的1/5,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无论是低层、还是高层建筑均可使用,更适于现代家庭、办公、商场、酒店等墙体的应用。是代替传统的轻钢龙骨石膏板、红砖、空心砖等建筑装饰材料的优质建材产品,传统轻钢龙骨轻质复合墙体的整体性较差且连接后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其主要的技术方案如下: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其由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竖向龙骨Ⅰ(3)、竖向龙骨Ⅱ(4)及轻质浆料(5)组成,所述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Ⅰ(1),所述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Ⅱ(2),所述隔墙Ⅰ(1)、隔墙Ⅱ(2)于同一横向平面内端部相连后形成垂直连接部,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Ⅰ(3),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Ⅱ(4)。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之间、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之间分别填充有轻质浆料(5)。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竖向龙骨Ⅰ(3)、竖向龙骨Ⅱ(4)的截面均呈“C”形,所述竖向龙骨Ⅰ(3)沿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的延伸方向布置且其开口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自攻螺钉(6)与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的背侧固定,所述竖向龙骨Ⅱ(4)沿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的延伸方向布置且其开口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自攻螺钉(6)与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的背侧固定。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均为纤维水泥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竖向龙骨Ⅰ、竖向龙骨Ⅱ固定后的轻质复合墙体的稳定性及整体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供;(2)纤维板Ⅰ、纤维板Ⅱ之间,纤维板Ⅲ、纤维板Ⅳ之间分别填充有轻质浆料,产品的隔音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其由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竖向龙骨Ⅰ3、竖向龙骨Ⅱ4及轻质浆料5组成,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Ⅰ1,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Ⅱ2,隔墙Ⅰ1、隔墙Ⅱ2于同一横向平面内端部相连后形成垂直连接部,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Ⅰ3,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Ⅱ4。为了提高轻质复合墙体的隔音效果,更进一步的结构在于,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之间、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之间分别填充有轻质浆料5。下面进一步描述一下竖向龙骨Ⅰ3与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及竖向龙骨Ⅱ4与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之间的固定方式,参见图1,竖向龙骨Ⅰ3、竖向龙骨Ⅱ4的截面均呈“C”形,竖向龙骨Ⅰ3沿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的延伸方向布置且其开口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自攻螺钉6与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的背侧固定,竖向龙骨Ⅱ4沿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的延伸方向布置且其开口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自攻螺钉6与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的背侧固定。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均为纤维水泥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竖向龙骨Ⅰ(3)、竖向龙骨Ⅱ(4)及轻质浆料(5)组成,所述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Ⅰ(1),所述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Ⅱ(2),所述隔墙Ⅰ(1)、隔墙Ⅱ(2)于同一横向平面内端部相连后形成垂直连接部,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Ⅰ(3),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Ⅱ(4)。

【技术特征摘要】
1.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竖向龙骨Ⅰ(3)、竖向龙骨Ⅱ(4)及轻质浆料(5)组成,所述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Ⅰ(1),所述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呈平行布置后构成隔墙Ⅱ(2),所述隔墙Ⅰ(1)、隔墙Ⅱ(2)于同一横向平面内端部相连后形成垂直连接部,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Ⅰ(3),于垂直连接部处的纤维板Ⅲ(21)、纤维板Ⅳ(22)之间固定有竖向龙骨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板Ⅰ(11)、纤维板Ⅱ(12)之间、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志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