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安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85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其结构包括工作指示灯、加工腔体、控制器、推拉门、加工切削磨头、底座、电控箱、机床主体,机床主体底部与底座焊接并垂直,电控箱设于机床主体侧边,推拉门内嵌于机床主体正端面,推拉门、机床主体滑轨过度配合,机床主体内部设有加工腔体,加工切削磨头设于加工腔体侧面,控制器与机床主体顶端垂直,工作指示灯设于机床主体顶部,加工切削磨头由磨头、磨杆、主轴、电机、变频器、安装底座组成,磨头、磨杆活动连接,磨杆与主轴相配合,主轴上设有轴孔和磨削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加工切削磨头,利用变频器控制磨头的转速,实现超精研加工,装配高精密度、用途广泛,适合安装于各类机床。

A new type of fully automatic machine 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automatic machine tool, which includes a work indicating lamp, processing cavity, controller, sliding door, cutting head, a base, an electric control box, machine body, machine tool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base of welding and vertical electric control box is arranged in the machine tool body side sliding door machine main body is embedded in the end the main machine, sliding doors, slide over with the machine tool bod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rocessing chamber, cutting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processing side of the cavity, the controller and the machine tool main body top vertical work indicating lamp is arranged in the top part of the machine body, cutting head by grinding head, grinding rod, spindle, motor, inverter, installation base, grinding head, grinding rod with the grinding rod and is matched with the spindle, the spindle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and the grinding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cutting head, The use of frequency converter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the grinding head, to achieve ultra precision research and processing, high precision assembly, wide use, suitable for installation in all kinds of machin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属于全自动机床

技术介绍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320002819.2的一种机床,包括:自动门;用于在所述自动门关闭时检测是否存在阻碍所述自动门关闭的障碍物的检测装置;接收检测装置发出的检测信号来控制自动门打开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检测装置相连接。本技术降低了工人误操作时自动门关门动作过程中危险伤害的几率,同时减小了自动门的损坏几率。现有的机床切削磨头无法利用变频器控制磨头的转速,实现超精研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以解决现有的机床切削磨头无法利用变频器控制磨头的转速,实现超精研加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其结构包括工作指示灯、加工腔体、控制器、推拉门、加工切削磨头、底座、电控箱、机床主体,所述机床主体底部与底座焊接并垂直,所述电控箱设于机床主体侧边,所述推拉门内嵌于机床主体正端面,所述推拉门、机床主体滑轨过度配合,所述机床主体内部设有加工腔体,所述加工切削磨头设于加工腔体侧面,所述控制器与机床主体顶端垂直,所述工作指示灯设于机床主体顶部,所述加工切削磨头由磨头、磨杆、主轴、电机、变频器、安装底座组成,所述磨头、磨杆活动连接,所述磨杆与主轴相配合,所述主轴上设有轴孔和磨削面,所述轴孔设于磨削面内部,所述轴孔与磨杆间隙配合,所述磨杆、轴孔为同心圆,所述主轴与电机连接,所述变频器与电机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机与安装底座垂直,所述安装底座与加工腔体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推拉门上设有可视面窗,所述可视面窗内嵌于推拉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插接口。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由显示屏、控制面板和操控键组成,所述显示屏、操控键设于控制面板外表层。进一步地,所述推拉门为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自动化控制机床的运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加工切削磨头,利用变频器控制磨头的转速,实现超精研加工,装配高精密度、用途广泛,适合安装于各类机床。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工切削磨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工作指示灯-1、加工腔体-2、控制器-3、推拉门-4、加工切削磨头-5、底座-6、电控箱-7、机床主体-8、显示屏-31、控制面板-32、操控键-33、可视面窗-41、插接口-61、磨头-51、磨杆-52、主轴-53、电机-54、变频器-55、安装底座-5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工作指示灯1、加工腔体2、控制器3、推拉门4、加工切削磨头5、底座6、电控箱7、机床主体8,所述机床主体8底部与底座6焊接并垂直,所述电控箱7设于机床主体8侧边,所述推拉门4内嵌于机床主体8正端面,所述推拉门4、机床主体8滑轨过度配合,所述机床主体8内部设有加工腔体2,所述加工切削磨头5设于加工腔体2侧面,所述控制器3与机床主体8顶端垂直,所述工作指示灯1设于机床主体8顶部,所述加工切削磨头5由磨头51、磨杆52、主轴53、电机54、变频器55、安装底座56组成,所述磨头51、磨杆52活动连接,所述磨杆52与主轴53相配合,所述主轴53上设有轴孔531和磨削面532,所述轴孔531设于磨削面532内部,所述轴孔531与磨杆52间隙配合,所述磨杆52、轴孔531为同心圆,所述主轴53与电机54连接,所述变频器55与电机54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机54与安装底座56垂直,所述安装底座56与加工腔体2底部连接,所述推拉门4上设有可视面窗41,所述可视面窗41内嵌于推拉门4,所述底座6上设有插接口61,所述控制器3由显示屏31、控制面板32和操控键33组成,所述显示屏31、操控键33设于控制面板32外表层,所述推拉门4为方形结构,所述显示屏31为液晶显示屏,所述控制器3为自动化控制机床的运作。本专利所说的变频器55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在使用本技术全自动机床的时候,首先将机床放置在加工场所中,并由底座6进行固定安装,然后将磨头51、磨杆52旋入主轴53中,电机54、变频器55用于对磨头51的切削工作进行调速控制,磨杆52与主轴53为同轴度能保证磨头的装配,实现超精研加工,控制器3实现全自动控制机床的切削工作。例如,可将加工切削磨头5用于对数控机床的加工使用。本技术的工作指示灯1、加工腔体2、控制器3、推拉门4、加工切削磨头5、底座6、电控箱7、机床主体8、显示屏31、控制面板32、操控键33、可视面窗41、插接口61、磨头51、磨杆52、主轴53、电机54、变频器55、安装底座5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利用变频器控制磨头的转速,实现超精研加工,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设有加工切削磨头,利用变频器控制磨头的转速,实现超精研加工,装配高精密度、用途广泛,适合安装于各类机床,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加工切削磨头5由磨头51、磨杆52、主轴53、电机54、变频器55、安装底座56组成,所述磨头51、磨杆52活动连接,所述磨杆52与主轴53相配合,所述主轴53上设有轴孔531和磨削面532,所述轴孔531设于磨削面532内部,所述轴孔531与磨杆52间隙配合,所述磨杆52、轴孔531为同心圆,所述主轴53与电机54连接,所述变频器55与电机54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机54与安装底座56垂直,所述安装底座56与加工腔体2底部连接。甲公司采用轴孔531与磨杆52间隙配合,乙公司采用轴孔531与磨杆52过盈配合。甲公司组装时间为50min,设备寿命为20年,工作效率高;乙公司组装时间为90min,设备寿命为12年,工作效率低;综上所述本技术轴孔531与磨杆52间隙配合,利用变频器控制磨头的转速,实现超精研加工,装配高精密度、用途广泛,适合安装于各类机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其结构包括工作指示灯(1)、加工腔体(2)、控制器(3)、推拉门(4)、加工切削磨头(5)、底座(6)、电控箱(7)、机床主体(8),所述机床主体(8)底部与底座(6)焊接并垂直,所述电控箱(7)设于机床主体(8)侧边,所述推拉门(4)内嵌于机床主体(8)正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门(4)、机床主体(8)滑轨过度配合,所述机床主体(8)内部设有加工腔体(2),所述加工切削磨头(5)设于加工腔体(2)侧面,所述控制器(3)与机床主体(8)顶端垂直,所述工作指示灯(1)设于机床主体(8)顶部;所述加工切削磨头(5)由磨头(51)、磨杆(52)、主轴(53)、电机(54)、变频器(55)、安装底座(56)组成,所述磨头(51)、磨杆(52)活动连接,所述磨杆(52)与主轴(53)相配合,所述主轴(53)上设有轴孔(531)和磨削面(532),所述轴孔(531)设于磨削面(532)内部,所述轴孔(531)与磨杆(52)间隙配合,所述磨杆(52)、轴孔(531)为同心圆,所述主轴(53)与电机(54)连接,所述变频器(55)与电机(54)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机(54)与安装底座(56)垂直,所述安装底座(56)与加工腔体(2)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自动机床,其结构包括工作指示灯(1)、加工腔体(2)、控制器(3)、推拉门(4)、加工切削磨头(5)、底座(6)、电控箱(7)、机床主体(8),所述机床主体(8)底部与底座(6)焊接并垂直,所述电控箱(7)设于机床主体(8)侧边,所述推拉门(4)内嵌于机床主体(8)正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门(4)、机床主体(8)滑轨过度配合,所述机床主体(8)内部设有加工腔体(2),所述加工切削磨头(5)设于加工腔体(2)侧面,所述控制器(3)与机床主体(8)顶端垂直,所述工作指示灯(1)设于机床主体(8)顶部;所述加工切削磨头(5)由磨头(51)、磨杆(52)、主轴(53)、电机(54)、变频器(55)、安装底座(56)组成,所述磨头(51)、磨杆(52)活动连接,所述磨杆(52)与主轴(53)相配合,所述主轴(53)上设有轴孔(531)和磨削面(532),所述轴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安达
申请(专利权)人:孙安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