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碎制备姜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5372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超微粉碎方法生产姜粉。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打粉和微发酵,打粉包括低温打粉和纤维爆破打粉,微发酵包括首次微发酵、二次微发酵和三次微发酵。超微粉碎姜粉的优势在于增加姜粉在肠道内的吸收率以及利用度、提高姜粉的溶出度、更好保留生物活性成分、口感好易于成型以及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

Preparation of ginger powder by ultramicro pulveriz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use of ultramicro pulveriz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ginger powder. The methods include pulverized and micro fermented, milling, including low temperature powder and fiber blasting. Micro fermentation includes the first micro fermentation, the two micro fermentation and the three micro fermentation. Ultramicro ginger powder has the advantage of increasing the absorption rate of ginger Fenzai intestinal and utilization of ginger powder and improve the dissolution and better retain biological active ingredients, taste is easy to molding and strong antioxidant capacit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微粉碎制备姜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超微粉碎方法生产姜粉的领域。
技术介绍
姜既可以用作食物,又可用作药材。作用食物时,可以调味、腌渍,并且有预防感冒,帮助消化等功效;用作药材时,姜可以驱寒止咳,化痰解毒,并且可以治疗慢性肠胃炎,感冒鼻涕,风寒骨痛等疾病。在食用姜的过程中,把姜制备成姜粉是一种常见的使用方式。姜粉容易服用,便于吞咽,也有助于姜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小黄姜具有抗菌抑菌、抗老防衰、抗癌防癌、保护肠胃、抗氧化、调节中枢神经、抗炎、调节解毒酶、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被广泛用于胃溃疡、放化疗和怀孕引起的恶心呕吐、癌症预防、急慢性肠炎、感冒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3】。小黄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成分,是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4】。现有技术中,传统姜粉制备工艺包括(1)清洗筛选;(2)高温烘干;(3)普通机械打粉;和(4)萃取。但是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是(1)焦糊味明显,有效成分被破坏,尤其是挥发性物质,严重影响姜的功效;(2)姜粉粒径较大,不易吸收,严重影响姜的消化利用;(3)抗氧化特性不好。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改进传统姜粉制备工艺,以克服这些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的超微制备姜粉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打粉和微发酵来超微制备姜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打粉和微发酵来超微制备姜粉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打粉包括低温打粉和纤维爆破打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低温打粉是在室温打粉5-10分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纤维爆破打粉是在中药超微粉碎设备内室温打粉1-5分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微发酵包括首次微发酵、二次微发酵和三次微发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首次微发酵是35-45度(摄氏度)微发酵1-4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二次微发酵是35-45度(摄氏度)微发酵1-4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三次微发酵是15-36度(摄氏度)微发酵10-30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1)常温碾压:利用滚压设备对小黄姜进行常温碾压3-5分钟;(2)首次微发酵:35-45度(摄氏度)微发酵1-4小时,自然沉降分离细胞;(3)低温打粉:利用搅拌设备对首次微发酵的小黄姜室温进行低温打粉5-10分钟;(4)二次微发酵:将低温粉放置于35-45度(摄氏度)二次微发酵1-4个小时,自然沉降分离纤维素和有效成分;(5)低温干燥:利用低温真空干燥设备进行40-60度(摄氏度)干燥10-20分钟;(6)纤维爆破打粉:将二次微发酵小黄姜粉放入中药超微粉碎设备内进行室温打粉1-5分钟;(7)三次微发酵:将干燥的小黄姜粉放置于15-36度(摄氏度)三次微发酵10-30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所述方法制备的姜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姜粉比传统方法获得的姜粉在第10天时抗氧化能力提高60%-75%。超微粉碎姜粉的优势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姜粉制备工艺相比,超微粉碎姜粉的优势在于:1、增加姜粉在肠道内的吸收率以及利用度(郭旭东,郭宇廷,刁其玉,闫贵龙.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草药上的应用[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09):40-44)细胞破壁率高,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普通粉碎的药材粉末,细胞破壁率低,当药物进入体内后药粉的粉粒吸水膨胀,有效成分通过扩散不断地从细胞壁和细胞膜释放出来,扩散需要细胞内外具有浓度差,当细胞内外浓度差很小或平衡时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将非常缓慢甚至停止,位于内部细胞中的有效成分有时还来不及释放就被排出体外,因而常常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浓度。经过超微粉碎后的中药,细胞破壁率高,有效成分在没进入机体前就暴露出来,进入体内后可溶性成分迅速溶解,即使溶解度低的成分也因超微粉具有较强的附着力而紧紧粘附在胃肠内壁的黏膜上,使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吸收更充分,吸收量也会增加,由于细胞壁大部分在粉碎时被破坏,有效成分则不需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释放过程,这样从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上超微粉碎远优于普通粉碎,矿物药经超微粉碎也可达微米进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疗效的提高。增加药物吸收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药物粒子的大小及其结构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中药经超微处理后,粒度更加细微均匀,比表面积增加,孔隙率增大,药物能更好地分散、溶解在胃肠液里,且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增大,更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2、提高姜粉的溶出度【5】药物体外溶出指标明显提高药物粒子的大小和粉体的结构是影响药物溶出度的重要因素。中药经过超微粉碎处理后,其粒度更加细微均匀,比表面积增加,孔隙率增大,易于溶出。此外,中药经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胞内有效成分的溶出阻力减小,溶出速率增大。在许多文献都有中药经超微处理后体外溶出指标提高的报道【3.4】有利于提高药效在超微粉碎过程中,经控制可不产生过热现象,而且其粉碎速度较快,有利于保存生物活性成分,从而提高药效。3、有利于保留生物活性成分超微粉碎可根据不同药材的需要,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药效,适用于含糖含油类、含芳香性挥发性成分中药材的加工与生产,对质地致密的动物贝壳类、骨类药材和矿物类药物更具有优越性,对纤维状、高韧性、高硬度或具有一定含水率的物料均适用,既可用于干法粉碎,也可用于湿法粉碎,因此适用范围非常广泛。4、口感好,易于成型,便于应用超微粉均匀细腻,临床服用口感好,可改善片剂表面的均匀性和崩解性,也可制成速溶性颗粒。通过超微粉碎制得的粉末,不添加任何辅料即可直接制粒。由于药材中的纤维已达到超细,使其具有药用辅料中成型剂的作用,因而易于成型。同时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收膨胀性,而超细纤维的膨胀质点多,到胃中崩解速度快,药物崩解后,因细度极细及均质情况,在以原有的成分比例进入小肠后,在吸附于肠壁的同时,各组分会以均匀配比被机体吸收。5、污染小超微粉碎一般是在全封闭无粉尘系统中进行的,可有效避免外界污染,改善工作环境,使产品微生物含量及灰尘得到有效的控制,符合药品生产的GMP要求。微米中药的应用中药超微细化主要包括中药饮片的微细化、中药渗出物的微细化、中药制剂的微细化等3个方面,经过超细化后,不仅可以为中药制剂工业提供原料,制成冲剂、胶囊、微囊、片剂等直接使用,而且可提高其使用效果,加快吸收速率,加快药物产生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使用。6.抗氧化特性比传统方法更好小黄姜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10】,在对比实验中可以看出,本申请所用的超微粉碎方法制备的姜粉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技术粉碎姜粉综上,通过超微粉碎获得的小黄姜超微粉碎粉经过低温粉碎,粒径细且分布均匀,提高了小黄姜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提高了机体发酵、酶解过程的化学反应速度,利于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在超微粉碎作用下部分细胞破碎,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更多的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接触部位增多,亲水性基团暴露出来,其分散性增强,增加了在胃肠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对于胃溃疡、肠炎等疾病的营养保健具有极好的保健作用。超微粉碎工艺和其他超微粉碎工艺以及萃取相比,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势在于:(1)全粉碎工艺极大地保留了全营养;(2)全粉碎工艺减少了药材的浪费;(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微粉碎制备姜粉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打粉和微发酵来超微制备姜粉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打粉和微发酵来超微制备姜粉的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打粉包括低温打粉和纤维爆破打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低温打粉是在室温打粉5-1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爆破打粉是在中药超微粉碎设备内室温打粉1-5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发酵包括首次微发酵、二次微发酵和三次微发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首次微发酵是35-45度微发酵1-4小时,所述二次微发酵是35-45度微发酵1-4小时,三次微发酵是15-36度微发酵10-30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1)常温碾压:利用滚压设备对小黄姜进行常温碾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文叶林成海万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风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