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99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属于播种实验用的辅助工具领域,结构中包括设置有种孔的矩形结构的播种板、分启板,所述的分启板上表面设置有矩形条状的分启凸台,所述的播种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容纳分启凸台的滑动槽,所述的滑动槽的宽度大于分启凸台的宽度,所述的种孔设置滑动槽内,所述的分启凸台上设置有分启通孔,所述的分启板下方还设置有刮土板。采用了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盆栽试验一般均为手工操作,每个人操作手法各异,借助播种工具,把操作技术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减小误差。采用了专用带孔辅助播种板,同时对播种技术进行了规范,为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保证盆栽试验结果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A small seed seed crop pot experiment auxiliary sow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mall seed crop potted seeding auxiliary board, belonging to the sowing experiment with the auxiliary tool field structure comprises a seeding plate, rectangular structure of holes into the opening plate, the plate opening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strip and convex surface seedboard the settings to accommodate sliding groove divided and convex, the sliding groove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opening width of the convex points, a hole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wherein the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x platform is divided into open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craping plate below the Rev. The branch. A kind of small seed crop pot planting auxiliary seeding plate is adopted. Pot experiments are generally manual operation. Each person has different manipulations. With the help of seeding tools, the operation technology is controlled within a limited range, and the error is reduced. Special sowing and auxiliary sowing boards were adopted, and the sowing technology was standardized,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eeding and ensuring the scientificity of pot experiment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
本技术属于播种实验用的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
技术介绍
盆栽试验在农业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盆栽试验是将生长介质置于特制容器中在温室、网室或人工气候箱等设施中在人工模拟、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这类试验由于能严格控制水分、养分、甚至温度、光照等条件,因而有利于精密测定试验因素的效应。根据盆钵的生长介质又可分为土培、砂培和水培等多种方法。无论哪种盆栽试验,都需要借助各种特制的盆钵进行植物栽培试验。为保证试验的科学性,播种水平和出苗好坏关系整个试验的顺利开展。目前各类苗期盆栽鉴吧定试验主要应用于抗逆性鉴定,试验一般要求科学严谨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依据,但是各学者均注重试验结果的分析,而对试验操作方面的探讨较少,试验操作又是保证试验数据可靠的关键环节,而播种水平的好坏更是试验成功的重中之重。目前盆栽试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盆栽鉴定时,经常会遇到种子籽粒太小的情况,有的种子千粒重在1-2克左右,种子直径甚至在0.1-0.5mm之间,而给试验播种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用手拿捏多少难以控制,催芽播种又会导致种子粘在一起不易分开。为了保证较好的播种质量,就必须在播种技术上有所改进。小粒种子播种时,为了增强试验代表性,往往在同一盆栽容器要种植符合要求的群体,要有较多的株数才能符合这个要求。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撒播和点播相比,后者更利于种子出苗,而且撒播在保证单株生长空间,不同单株均匀度方面存在不足。对于盆栽试验的科学性来讲,如何保证单株均匀分布,合适的播种深度,播种技术变得更加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盆栽试验一般均为手工操作,每个人操作手法各异,借助播种工具,把操作技术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减小误差。采用了专用带孔辅助播种板,同时对播种技术进行了规范,为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保证盆栽试验结果科学性奠定了基础。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结构中包括设置有种孔的矩形结构的播种板,所述的种孔呈阵列式排列,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播种板下方的分启板,分启板借助侧板与播种板卡接配合,分启板与播种板接触并具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的分启板上表面设置有分启凸台,所述的播种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容纳分启凸台的滑动槽,所述的滑动槽的宽度大于分启凸台的宽度,所述的种孔设置滑动槽内,所述的分启凸台上设置有分启通孔,所述的分启板下方还设置有刮土板。所述的分启通孔沿分启凸台的左侧设置,所述的刮土板设置在分启通孔的右侧。所述的刮土板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的刮土板借助连接杆与分启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分启板上设置有扶手,所述的播种板设置有容纳扶手的移动槽。所述的播种板下方设置有固定地脚,固定地脚呈针状,固定地脚的长度大于分启板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盆栽试验一般均为手工操作,每个人操作手法各异,借助播种工具,把操作技术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减小误差。采用了专用带孔辅助播种板,同时对播种技术进行了规范,为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保证盆栽试验结果科学性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启凸台与滑动槽配合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截面中分启板关闭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截面中分启板开启时的示意图;图5为三角形刮土板的示意图;附图中,1、种孔,2、播种板,3、分启板,4、分启凸台,5、滑动槽,6、分启通孔,7、刮土板,8、连接杆,9、扶手,10、移动槽,11、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结构中包括设置有种孔1的矩形结构的播种板2,所述的种孔1呈阵列式排列,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播种板2下方的分启板3,分启板3借助侧板11与播种板2卡接配合,分启板3与播种板2接触并具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的分启板3上表面设置有矩形条状的分启凸台4,所述的播种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容纳分启凸台4的滑动槽5,所述的分启凸台4及滑动槽5分别沿分启板3及播种板2的横向设置,为保证板面的最大利用率,分启凸台4及滑动槽5分别与分启板3及播种板2等宽,所述的滑动槽5的宽度大于分启凸台4的宽度,借此实现分启凸台4在滑动槽5内的前后滑动,所述的种孔1设置滑动槽5内,所述的分启凸台4上设置有分启通孔6,通过在滑动槽5内滑动分启凸台4使得种孔1和分启通孔6重合,所述的分启板3下方还设置有刮土板7,图3所示,当分启板3向右侧移动时,分启通孔6移动向种孔1,同时刮土板7在土壤中刮出种坑,当分启通孔6与种孔1重合,预留在种孔1中的种子刚好落入种坑中。本技术的分启凸台4上的分启通孔6能够与种孔1滑动到轴线重合的状态,设置的分启凸台4的无孔部位能够将种孔1完全遮蔽,在使用时将分启板3拉动,使得分启凸台4的无孔部位将种孔1遮挡如图3所示,将种子放入到种孔1内,此时由于分启凸台4的遮挡,使得种子不会落下,当种子按照种孔1排列完毕后,此时向右滑动分启板3,分启凸台4移动使得种孔1与分启凸台4的分启通孔6联通,如图4,此时种子落下,借助设置的刮土板7在分启板3移动时,刮出种坑,从而实现种子埋入土中的设计。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启通孔6沿分启凸台4的左侧设置,所述的刮土板7设置在分启通孔6的右侧。从而保证刮土板能在种子落下的位置刮出种坑。进一步的,所述的刮土板7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的刮土板7借助连接杆8与分启板3固定连接。借助连接杆8将刮土板7向下延伸,设置的刮土板7为半球形,从而实现了种坑呈缩口的U型结构,对于较小的种子,避免了重新覆土,直接浇水后,种坑坍缩将种子埋入土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刮土板7为三角结构,刮土板7分别设置在分启通孔6的左右两侧并且尖端与分启板3的移动方向相反,在移动分启板3时,左侧的刮土板7刮开土壤,右侧的刮土板7在种子落下后将土壤覆平,如图5,实现落种同时覆盖,便于后期管理操作。进一步的,为方便移动分启板3,所述的分启板3上设置有扶手9,所述的播种板2设置有容纳扶手9的移动槽10。播种时9位于10的右端,播种完成后将扶手9推向左端,保证落籽至6内.分启板3与播种板2之间紧密接触,保证种子全部落净,而不能剩余。因实际实验中,尤其遇到每行品种不同,种子落下后,板子上还有剩余的话,一是无法处理,二是板子拿起时剩余种子如果从缝隙掉落,容易造成混杂。进一步的,为保证分启板3移动时,播种板2保持位置不变,所述的播种板2下方设置有固定地脚,固定地脚呈针状,固定地脚的长度大于分启板3的厚度。所述的左右侧板1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播种板2的上方,左、右两侧的侧板11借助连接杆固定为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结构中包括设置有种孔(1)的矩形结构的播种板(2),所述的种孔(1)呈阵列式排列,其特征在于: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播种板(2)下方的分启板(3),分启板(3)借助侧板(11)与播种板(2)卡接配合,分启板(3)与播种板(2)接触并具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的分启板(3)上表面设置有分启凸台(4),所述的播种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容纳分启凸台(4)的滑动槽(5),所述的滑动槽(5)的宽度大于分启凸台(4)的宽度,所述的种孔(1)设置滑动槽(5)内,所述的分启凸台(4)上设置有分启通孔(6),所述的分启板(3)下方还设置有刮土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粒种子作物盆栽试验辅助播种板,结构中包括设置有种孔(1)的矩形结构的播种板(2),所述的种孔(1)呈阵列式排列,其特征在于: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播种板(2)下方的分启板(3),分启板(3)借助侧板(11)与播种板(2)卡接配合,分启板(3)与播种板(2)接触并具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的分启板(3)上表面设置有分启凸台(4),所述的播种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容纳分启凸台(4)的滑动槽(5),所述的滑动槽(5)的宽度大于分启凸台(4)的宽度,所述的种孔(1)设置滑动槽(5)内,所述的分启凸台(4)上设置有分启通孔(6),所述的分启板(3)下方还设置有刮土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粒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刘贵波翟兰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