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547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包括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压缩机、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连接而成的正向排气通路,加液通路以及由第四阀门、第九阀门、压缩机、第十阀门以及第一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反向排气通路,其中,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连接有第十一阀门;其中,正向排气通路以及加液通路处于连通状态,第十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正向排气通路和加液通路处于断开状态,第十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第五阀门与第四阀门并联在反向排气通路中,且反向排气通路处于连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卸料效率,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通过丙烷槽车向丙烷储罐进行卸液操作时,先将丙烷储罐内的气体排入至丙烷槽车内,再利用压差将丙烷槽车中的液体卸入至丙烷储罐中。当丙烷槽车卸液完成时,还进行一个反向操作过程,即将丙烷槽车内的余气反抽回到丙烷储罐。但目前丙烷槽车仅有一条气相软管,而且气相软管的口径较小,而丙烷储罐的气相管和液相管是不相连的,因此导致气体在反抽时阻力大,余气反抽过程时间长,影响卸液操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卸液效率的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其布置于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和丙烷槽车之间,所述旁通阀组件包括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压缩机、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连接而成的正向排气通路,由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加液通路以及由所述第四阀门、第九阀门、所述压缩机、第十阀门以及所述第一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反向排气通路,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的进排气口,所述第八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的加液口,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槽车,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连接有第十一阀门;其中,所述正向排气通路以及所述加液通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所述正向排气通路和所述加液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联在所述反向排气通路中,且所述反向排气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优选的是,所述的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第八阀门为单向阀。优选的是,所述的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丙烷储罐还连接有由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液泵以及第十四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液体充装通路。优选的是,所述的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第七阀门还连接有充装回流通路,所述充装回流通路设置有第十五阀门。优选的是,所述的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第五阀门还通过第十五阀门连接至所述第十二阀门和所述第十三阀门之间,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十五阀门相对于所述第十二阀门并联在所述液体充装通路中。本技术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连接第十一阀门,从而使第五阀门和第十一阀门相对于第四阀门并联在反向排气通路中,在卸液操作完毕后,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共同作为丙烷槽车的余气反抽通道,即丙烷槽车内的余气同时经过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被反抽至丙烷储罐。本技术提高了卸料效率,降低了能耗,经对比可减少至少一个小时的卸车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丙烷储罐20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其布置于所述丙烷储罐20卸料口和丙烷槽车2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组件包括由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9、压缩机18、第三阀门6以及第四阀门1连接而成的正向排气通路,由第五阀门2、第六阀门4、第七阀门12和第八阀门11依次连接而成的加液通路以及由所述第四阀门1、第九阀门7、所述压缩机18、第十阀门8以及所述第一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反向排气通路,其中,所述第一阀门10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20卸料口的进排气口,所述第八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20卸料口的加液口,所述第四阀门1和所述第五阀门2连接至所述丙烷槽车21,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连接有第十一阀门19,其中,所述正向排气通路以及所述加液通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19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所述正向排气通路和所述加液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19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联在所述反向排气通路中,且所述反向排气通路处于连通状态。在进行卸液操作时,丙烷储罐20内的气体经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9、压缩机18、第三阀门6以及第四阀门1压进丙烷槽车21内,利用压差将丙烷液体经第五阀门2、第六阀门4、第七阀门12、压缩机18、第八阀门11和第九阀门10抽回到丙烷储罐20中。当丙烷槽车21卸液完毕时,再进行一个反向操作过程,即,将丙烷槽车21内的余气反抽回丙烷储罐20中。此时,将加液通路上的其他阀门关闭,开启第十一阀门19和第五阀门2,第四阀门1和第五阀门2同时作为余气反抽通道,丙烷槽车21内的余气经过第四阀门1进入第九阀门7,同时也经过第五阀门2和第十一阀门19进入第九阀门7,余气再经第九阀门7、压缩机18、第十阀门8、第一阀门10进入至丙烷储罐20中。只有当丙烷槽车写完液体全气相状态时,加液通路和正向排气通路都断开,才能够开启第十一阀门19,将第五阀门2并联至反向排气通路中。当丙烷槽车在卸液或者装液状态时,第十一阀门19不开启。本技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经对比,可减少至少一个小时的卸车时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丙烷储罐20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第八阀门11为单向阀。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丙烷储罐20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丙烷储罐20还连接有由第十二阀门16、第十三阀门15、液泵17以及第十四阀门14依次连接而成的液体充装通路。丙烷储罐20内的丙烷液体可以经由液体充装通路充入至待充装设备中,供待充装设备使用。在反向排气通路的作用下,丙烷储罐的出液口经过第十二阀门16、第三阀门15、液泵17(即烃泵)以及第十四阀门14形成液体充装通路,向待充装设备中加入丙烷液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丙烷储罐20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第七阀门12还连接有充装回流通路,所述充装回流通路设置有第十五阀门13。待充装设备内的丙烷液体还可以通过充装回流通路回流至丙烷储罐20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丙烷储罐20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中,所述第五阀门还通过第十五阀门连接至所述第十二阀门16和所述第十三阀门15之间,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十五阀门相对于所述第十二阀门16并联在所述液体充装通路中。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丙烷槽车21直接充装待充装设备,此时,丙烷液体经第五阀门2、第十五阀门3、第十三阀门15、液泵17、第十四阀门14进入至待充装设备。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其布置于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和丙烷槽车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组件包括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压缩机、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连接而成的正向排气通路,由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加液通路以及由所述第四阀门、第九阀门、所述压缩机、第十阀门以及所述第一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反向排气通路,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的进排气口,所述第八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的加液口,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槽车,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连接有第十一阀门;其中,所述正向排气通路以及所述加液通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所述正向排气通路和所述加液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联在所述反向排气通路中,且所述反向排气通路处于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烷储罐卸料口快速卸料旁通阀组件,其布置于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和丙烷槽车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组件包括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压缩机、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连接而成的正向排气通路,由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加液通路以及由所述第四阀门、第九阀门、所述压缩机、第十阀门以及所述第一阀门依次连接而成的反向排气通路,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的进排气口,所述第八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储罐卸料口的加液口,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连接至所述丙烷槽车,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连接有第十一阀门;其中,所述正向排气通路以及所述加液通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所述正向排气通路和所述加液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十一阀门处于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瑜黄礼媛李玲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恒泰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