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52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的内管与外管的管径大小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管径为内管管径的1.5‑2倍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位于外管内的底部,下端为与外管的内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上端设置有与内管的外径相匹配的梯形凹槽;总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套管作业代替了钢管作业,保证了顶管作业的正常施工,大大增加了管道作业的安全性和承载力,增加管道使用寿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
本技术属于顶管施工领域,适用于主干道、路面承载力承受压力的部位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给排水工程中在穿公路、河道、大型建筑中,一般采取顶管作业,为了能够承受施工上方足够的承载力,一般采取钢管作业,但是由于在钢管作业过程与土层产生的摩擦力容易破坏表层的防腐层,降低钢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缩短工期、增加管道的承载力,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的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的内管与外管的管径大小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管径为内管管径的1.5-2倍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位于外管内的底部,下端为与外管的内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上端设置有与内管的外径相匹配的梯形凹槽;所述的梯形底座内部布置有钢筋网片;所述的钢筋网片是由弧形钢筋与横向钢筋所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的外管对接管缝之间均匀安置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的纵向加强筋的上部与钢筋网片连接成为一体;所述的底座是由混凝土在纵向加强筋的上部与钢筋网片连接形成的整体上浇铸而成。所述的纵向加强筋按照φ16~18@200方式布置。所述的钢筋网片是由弧形钢筋与横向钢筋按照φ8~10@200方式布置。所述的底座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和管道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相同。本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总体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套管作业代替了钢管作业,保证了顶管作业的正常施工,大大增加了管道作业的安全性和承载力,增加管道使用寿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道顶进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外管管缝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钢筋网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管2、外管3、梯形底座4、钢筋网片5、纵向加强筋6、弧形结构7、梯形凹槽8、横向钢筋9、弧形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内管1与外管2,所述的内管1与外管2的管径大小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2管径为内管1管径的1.5-2倍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外管2与内管1之间设置有底座3;所述的底座3位于外管2内的底部,下端为与外管2的内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6、上端设置有与内管1的外径相匹配的梯形凹槽7;所述的梯形底座3内部布置有钢筋网片4;所述的钢筋网片4是由弧形钢筋9与横向钢筋8所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的外管2对接管缝之间均匀安置有纵向加强筋5;所述的纵向加强筋5的上部与钢筋网片4连接成为一体;所述的底座3是由混凝土在纵向加强筋5的上部与钢筋网片4连接形成的整体上浇铸而成。所述的纵向加强筋5按照φ16~18@200方式布置。所述的钢筋网片4是由弧形钢筋9与横向钢筋8按照φ8~10@200方式布置。所述的梯形底座3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和管道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相同。本技术具体施工方式:先按一般顶管施工工艺顶进外管,外管施工完毕验收后,在外管内进行测量放线,在外管内底部浇筑梯形底座,所述的梯形底座和外管的内径、内管的外径吻合,所述的梯形底座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和管道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相同,所述的钢筋布置:在外管对接管缝之间安置纵向加强筋,所述钢筋的为φ16~18@200,以增加钢筋混凝土的抗剪力,预防内管顶进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和位移。梯形钢筋混凝土布置φ8~10@200的钢筋网片,纵向加强筋上部与钢筋网相接成为一体,以增加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抗剪力、抗扭力。然后进行测量放线,安装内管顶进的设备,待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承载力后,进行内管顶进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的内管与外管的管径大小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管径为内管管径的1.5‑2倍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位于外管内的底部,下端为与外管的内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上端设置有与内管的外径相匹配的梯形凹槽;所述的梯形底座内部布置有钢筋网片;所述的钢筋网片是由弧形钢筋与横向钢筋所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的外管对接管缝之间均匀安置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的纵向加强筋的上部与钢筋网片连接成为一体;所述的底座是由混凝土在纵向加强筋的上部与钢筋网片连接形成的整体上浇铸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的内管与外管的管径大小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管径为内管管径的1.5-2倍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位于外管内的底部,下端为与外管的内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上端设置有与内管的外径相匹配的梯形凹槽;所述的梯形底座内部布置有钢筋网片;所述的钢筋网片是由弧形钢筋与横向钢筋所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的外管对接管缝之间均匀安置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的纵向加强筋的上部与钢筋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瑞丽任鹏雷新海张学伟张帆崔杰史晓龙张淑英王庆景徐海军马振方杨国香郭瑞娟袁建峰裴庆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水务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