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45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09
本专利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包括防水卷材本体,防水卷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凸起内设有容纳聚硫密封胶的凹槽,凹槽的顶端设有能被土工布刺穿的薄膜,薄膜与凸起的上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输水通道;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为波浪状边缘,且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均设有粘接条。本方案能提高防水卷材的沾粘性和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
技术介绍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隧道、公路以及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防止水及潮湿气体进入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其可以工厂化生产,使用方便,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隧道、地铁地下室和堤坝涵闸顶面的施工,先将土工布贴合在隧道内壁,然后再将防水卷材贴合在土工布表面密封粘结以达到防水的目的。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常见的防水卷材的沾粘处一般位于防水卷材的四周的边缘处,当土工布和防水卷材之间积水时,水不能从土工布和防水卷材之间排出,水容易蓄积在土工布和防水卷材之间,长此以往水蓄积量增多,重力增大,会使得防水卷材与建筑墙体或隧道等侧壁的贴合不紧密,就会出现水渗漏的情况,进而导致建筑墙体或隧道等侧壁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以提高防水卷材的沾粘性和防水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包括防水卷材本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内设有容纳聚硫密封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有薄膜,所述薄膜与凸起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输水通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为波浪状边缘,且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均设有粘接条。基础方案的原理:使用时,先将外表面带有毛刺的土工布贴合在隧道内壁上,然后将防水卷材粘连在土工布上,粘连的过程中让土工布上的毛刺与防水卷材本体上的凸起相对,然后将防水卷材与土工布密封粘结,土工布上的毛刺将薄膜刺破,凸起凹槽内的聚硫密封胶流出,将凸起与土工布粘连在一起,然后将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粘接条与土工布粘连,此时波浪状边缘的波谷处与土工布粘连;然后将若干块防水卷材和土工布如上述方式粘连,在将各个防水卷材本体相连时,相邻的两个防水卷材本体边缘处的粘结条处粘结,此时两个防水卷材本体边缘处波浪的波峰与波峰重叠,波谷与波谷重叠,实现完全粘合;在使用时,凸起和防水卷材本体之间就形成了输水通道,水分透过土工布后,被防水卷材本体拦截在疏水通道内,输送通道的空腔结构利于水分的流动;此时防水卷材本体边缘部分的粘结条重叠,波浪形的防水卷材本体也与土工布形成输水通道,便于将各块防水卷材和土工布之间的水排出。基础方案的优点:1、凸起的凹槽内设有聚硫密封胶,聚硫密封胶在接触空气后快速凝固,能将土工布与凸起的凹槽快速的粘结,将防水卷材进一步固定在土工布上;且防水卷材上的凸起与土工布上的毛刺位置相对,能实现防水卷材与土工布的定位,让防水卷材沾粘得更准确;2、凸起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该凸起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能有效的对隧道的内壁进行支撑;且凸起能将压力传递至防水卷材本体上,本体能对该压力进行分散,保持这个防水卷材的稳定性;3、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为波浪形,在需要粘连多个防水卷材时,波浪形的边沿方便将各个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重叠,进而对防水卷材的粘贴进行定位;且粘贴后的防水卷材边缘与土工布之间形成输水通道,能将各个防水卷材和土工布之间的水排至最下端。综上所述,本方案中涉及的防水卷材内设有聚硫密封胶,能充分的将防水卷材粘连到土工布上,在粘连时还能对防水卷材进行定位;且防水卷材本体和凸起之间形成输水通道,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与土工布之间也形成输水通道,能有效对土工布与防水卷材之间的水进行疏散,进而提高整个防水卷材的防水性。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波浪的波长长度与凸起之间的间距一致。通过上述设置,此时,凸起和防水卷材本体之间就形成的输水通道和波浪形的防水卷材本体与土工布形成的输水通道的宽度一致,两个输水通道内的水的流通量相近,当水量较大时,两个输水通道的排水量也相近,所以水流不会对防水卷材本体的粘接条造成冲击,进而让粘接条的沾粘作用更稳固。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水卷材本体边缘波浪的宽度与粘接条的宽度一致。通过上述设置,使防水卷材本体边缘波浪处与土工布的接触处均被粘连,能最大化的让防水卷材本体边缘与土工布粘连。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起的间距为1.5~2.5cm。通过上述设置,凸起之间的间距较小,凸起较为紧密的分布在防水卷材本体上,凸起能够给土工布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防水卷材本体10、凸起20、凹槽201、薄膜203、粘接条30、输水通道4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包括防水卷材本体10,防水卷材本体10的上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若干凸起20,凸起20之间的间距为1.5~2.5cm,凸起20内设有容纳聚硫密封胶的长方形凹槽201,凹槽201的顶端设有能被土工布刺穿的薄膜203,薄膜203与凸起20的上端固定连接,此时土工布上的毛刺与防水卷材本体10上的凸起20位置相对;相邻两个凸起20之间形成输水通道40;防水卷材本体10的边缘为波浪状边缘,防水卷材本体10边缘处波浪的波长长度与凸起20之间的间距一致;防水卷材本体10的边缘处均设有粘接条30,且防水卷材本体10边缘波浪的宽度与粘接条30的宽度一致。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先将带有毛刺的土工布贴合在隧道内壁上,然后将防水卷材粘连在土工布上,粘连的过程中让土工布上的毛刺处与防水卷材本体10上的凸起20相对,然后将防水卷材与土工布密封粘结,土工布上的穿刺将薄膜203刺破,凸起20凹槽201内的聚硫密封胶流出,将凸起20与土工布粘连在一起,然后将防水卷材本体10的边缘处粘接条30与土工布粘连,此时波浪状边缘的波谷处与土工布粘连;然后将若干块防水卷材和土工布如上述方式粘连,在将各个防水卷材本体10相连时,相邻的两个防水卷材本体10边缘处的粘结条处粘结,此时两个防水卷材本体10边缘处波浪的波峰与波峰重叠,波谷与波谷重叠,实现完全粘合;在使用时,凸起20和防水卷材本体10之间就形成了输水通道40,水分透过土工布后,被防水卷材本体10拦截在疏水通道内,输送通道的空腔结构利于水分的流动;此时防水卷材本体10边缘部分的粘结条重叠,波浪形的防水卷材本体10也与土工布形成输水通道40,便于将各块防水卷材和土工布之间的水排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卷材本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内设有容纳聚硫密封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有薄膜,所述薄膜与凸起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输水通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为波浪状的边缘,且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均设有粘接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的蜂窝形防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卷材本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内设有容纳聚硫密封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有薄膜,所述薄膜与凸起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输水通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为波浪状的边缘,且防水卷材本体的边缘处均设有粘接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留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力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