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所述复式立体车架中每个车位的前方设有第一侧喷喷淋头(1),第一侧喷喷淋头(1)连接在第一消防分管(2)上,复式立体车架靠近地面的一层中相邻两个车位为一组,一组车位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3),第二侧喷喷淋头(3)与第二消防分管(4)连接,第一消防分管(2)固定在车架前方的第一支架上,第二消防分管(4)固定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二支架(6)上或墙上;侧喷喷淋头(3)上均设有集热板(7),最顶层车位的房顶上方设有圆形喷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消防系统结构简单,在符合消防规范的情况下保证了车辆正常进出,消防系统与立体停车库系统能够相互独立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车库消防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复式立体停车库由于其占地面积少,停车快、能有效解决停车位难找的问题,故越来越广受人们的青睐。复式立体停车库主要包括升降横移式、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系统、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系统-无前立柱式、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系统-无前立柱式、三层升降横移式停车系统、三层升降横移式停车系统--带地坑式和四层升降横移式停车系统。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设备和管道的安装具有以下难点和问题:消防设备、管道的安装空间被复式车架及其设备占用,喷淋、消防管道设备安装只能在车架及其设备的缝隙中进行,无法展开施工,只能将设备拆散及管道分段(一组管道必须进行切断分成多段组装)逐一进行安装。搭设、拆装脚手架及模板频繁,每操作完一个立体停车库车架喷淋管,必须拆装一次脚手架,操作空间狭窄,超高作业、危险性大、操作缓慢,且操作时要注意对停车架设备进行保护,作业间相互隔离,导致施工效率比正常作业条件时低,而且所有立体停车库的车盘均用钢绳安装,所以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均会晃动,且所有车架不允许操作人员在上面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地下立体停车架的消防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总管、与消防总管连接的消防分管以及与消防分管连接的喷淋头,所述复式立体车架中每个车位对应车头的前方设有第一侧喷喷淋头,第一侧喷喷淋头连接在第一消防分管上,复式立体车库中相邻数个车位为一组,一组车位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第二侧喷喷淋头与第二消防分管连接,所述第一消防分管固定在车库前方的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消防分管固定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二支架上或车库墙上;所述第一侧喷喷淋头和第二侧喷喷淋头上均设有集热板,最顶层车位的房顶上方设有圆形喷淋头。进一步地,所述复式立体车库中相邻3个车位为一个车位组,一个车位组中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车位组共设置10个喷淋头。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板为L形板,所述L形板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中间设有穿孔,用于穿设喷淋头,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两侧均设有边框。进一步地,所述边框的宽度为2~5cm;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为35~45cm,宽度为8~15cm;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为35~45cm,宽度为18~25c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由竖直杆和水平杆垂直焊接而成,竖直杆固定在复式立体车库的房顶上,水平杆固定在两侧的墙上,且位于复式立体车库靠近地面一层的最上端前方5~10c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采用槽钢拼接而成方形支架,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在墙立柱上。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需要保证喷头的设置符合建筑的防火等级;需要保证立体停车库系统的正常使用;需要保证喷淋系统能够覆盖整个立体停车库,达到验收要求;需要保证车辆的前后部都能够被喷淋覆盖,为保证上述需要,本技术在复式立体车架中每个车位对应车头的前方设有第一侧喷喷淋头,第一侧喷喷淋头连接在第一消防分管上,复式立体车库中相邻数个(以3个为例)车位为一个车位组,一个车位组中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前后相对设置的车位组中汽车停靠时车尾相对,故在相对设置的6个车位中两端共设置6个第一侧喷喷淋头,两侧共设置4个第二侧喷淋头,即喷淋头前后对喷、左右对喷,能够保证相对设置的6个车位被喷淋覆盖。另外,由于立体停车架在使用时容易晃动,为避免立体停车架对消防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本技术将第一侧喷淋头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由竖直杆和水平杆垂直焊接而成,竖直杆固定在复式立体车库的房顶上,水平杆固定在两侧的墙上;第二侧喷淋头固定在第二支架上,避免车架因使用过程中损坏消防系统。本技术还将集热板为L形,第一侧面中间设有穿孔,用于穿设喷淋头,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两侧均设有边框。边框一方面可以聚热,加强集热板集热效果,另一方面,边框用于保护喷淋头,避免车辆撞上喷淋头而损坏。另外,由于第一侧面是朝下,如果侧面的宽度过大,会影响车辆进出,故将第一侧面的宽度设计为8~1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消防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地下立体停车架的消防问题,在符合消防规范的情况下保证了车辆能够正常进出,消防系统与立体停车库系统两个系统能够相互独立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立体停车库的俯视图;图2为立体停车库的侧视图;图3为立体停车库的立体图;图4为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第一侧喷喷淋头,2-第一消防分管,3-第二侧喷喷淋头,4-第二消防分管,6-第二支架,7-集热板,8-圆形喷淋头,51-竖直杆,52-水平杆,71-第一侧面,72-第二侧面,73-穿孔,74-边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总管、与消防总管连接的消防分管以及与消防分管连接的喷淋头,所述复式立体车架中每个车位对应车头的前方设有第一侧喷喷淋头1,第一侧喷喷淋头1连接在第一消防分管2上,复式立体车库中相邻3个车位为一个车位组,一个车位组中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3,前后相对设置的车位组中机动车停靠时车尾相对,第二侧喷喷淋头3与第二消防分管4连接,第一消防分管2固定在车库前方的第一支架5上,第二消防分管4固定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二支架6上或车库墙上;所述第一侧喷喷淋头1和第二侧喷喷淋头3上均设有集热板7,最顶层车位的房顶上方设有圆形喷淋头8。第一侧喷喷淋头1的集热板如图4所示,集热板7为L形板,所述L形板包括第一侧面71和第二侧面72,所述第一侧面71中间设有穿孔73,用于穿设喷淋头,第一侧面71和第二侧面72的两侧均设有边框74。边框74的宽度为2~5cm;所述第一侧面71的长度为35~45cm,宽度为8~15cm;所述第二侧面72的长度为35~45cm,宽度为18~25cm,第二侧喷喷淋头的集热板同第一侧喷喷淋头。第一支架由竖直杆51和水平杆52垂直焊接而成,竖直杆51固定在复式立体车库的房顶上,水平杆52固定在两侧的墙上,且位于复式立体车库靠近地面一层的最上端前方5~10cm。第二支架6采用槽钢拼接而成方形支架,第二支架6的一侧固定在墙立柱上。在安装前首先设计好消防管道的管径及所安装的位置,并输入实际的数据来验证消防管道安装是否会被立体停车库的钢架阻碍。进行模拟碰撞试验,减少了管道的安装错误率,提升了工作效率。在软件中首先设计出安装模板如图1~4所示,在确认后进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总管、与消防总管连接的消防分管以及与消防分管连接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复式立体车架中每个车位对应车头的前方设有第一侧喷喷淋头(1),第一侧喷喷淋头(1)连接在第一消防分管(2)上,复式立体车库中相邻数个车位为一个车位组,一个车位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3),第二侧喷喷淋头(3)与第二消防分管(4)连接,所述第一消防分管(2)固定在车库前方的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消防分管(4)固定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二支架(6)上或车库墙上;所述第一侧喷喷淋头(1)和第二侧喷喷淋头(3)上均设有集热板(7),最顶层车位的房顶上方设有圆形喷淋头(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总管、与消防总管连接的消防分管以及与消防分管连接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复式立体车架中每个车位对应车头的前方设有第一侧喷喷淋头(1),第一侧喷喷淋头(1)连接在第一消防分管(2)上,复式立体车库中相邻数个车位为一个车位组,一个车位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3),第二侧喷喷淋头(3)与第二消防分管(4)连接,所述第一消防分管(2)固定在车库前方的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消防分管(4)固定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二支架(6)上或车库墙上;所述第一侧喷喷淋头(1)和第二侧喷喷淋头(3)上均设有集热板(7),最顶层车位的房顶上方设有圆形喷淋头(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式立体车库中相邻3个车位为一个车位组,一个车位组中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第二侧喷喷淋头(3),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车位组共设置10个喷淋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毅,严福明,何毅,王昌学,吴晓峰,刘洪光,郑浩宇,李翔,许艳苗,张炯,李煜,唐小平,唐成林,张骏,陈宇,夏飞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