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18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其包括支撑架(2.1),支撑架(2.1)的下端与底座(1)铰接在一起,支撑架(2.1)上设有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皮带轮(2.3),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皮带轮(2.3)上设有输送皮带(2.4),主动皮带轮(2.2)由输送动力(2.5)带动,底座(1)侧部与升降杆(2.6)下端铰接,升降杆(2.6)上端设有滚轮(2.7)且滚轮(2.7)卡设在支撑架(2.1),支撑架(2.1)的底侧下端设有液压气缸(2.8),液压气缸(2.8)的气缸杆(2.9)与升降杆(2.6)的中部相连。其既可以实现上料,又能实现卸料,且上料和卸料的高度可调。

A double variable amplitude hydraulic lifting belt convey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amplitude hydraulic lifting belt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1), a base (1) of the upper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on the conveyor (2) and unloading conveyor (3),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2.1), (2.1)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and the base (1) hinged together with the supporting frame (2.1) is arranged on the drive pulley and the driven pulley (2.2) (2.3) (2.2), the drive pulley and the driven pulley (2.3)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or belt (2.4), a driving pulley (2.2) by the transmission of power (2.5) to (1). The side with the lif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lower end (2.6), a lifting rod (2.6)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roller (2.7) and the roller (2.7) clamped support frame (2.1), support (2.1)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2.8), (2.8) the cylinder (2.9) and the lifting rod the central rod (2.6). It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feeding, but also realize the unloading, and the height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unloading can be adjus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
本技术属于物料输送
,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尤其是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本建设以及粮食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工地工程数量以及粮食运输激增。在粮食运输过程中,对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在逐渐提高。目前,在粮食运输过程中,通常都是靠人工装卸货物。这样,不仅效率低下,且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而且,即使有一些装卸料机,其功能也比较简单,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粮食运输需求。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粮食输送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其既可以实现上料,又能实现卸料,且上料和卸料的高度可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其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输送机和卸料输送机,所述上料输送机和卸料输送机的结构相同,都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上套设有输送皮带,所述主动皮带轮由输送动力带动,所述底座的侧部与升降杆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滚轮且所述滚轮卡设在所述支撑架上并能沿着所述支撑架滚动以实现对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所述支撑架的底侧下端设置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升降杆的中部相连。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控柜,并且所述输送动力和液压气缸都与所述电控柜相连。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输送动力为电机。再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最后,其中,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从动链轮设置在同一个驱动轴上且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上套设有链条。与现有的上卸料装置相比,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其既可以实现上料,又能够实现卸料,功能多样。2、其上料输送机和卸料输送机的高度都能够调节,适于给不同高度的堆垛和货车使用。3、其能实现自动控制,省时省力,且控制方便。4、其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在一种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在再一种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在一种状态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用于为所述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的其它零部件提供支撑。其中,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其中,所述上料输送机2用于进行上料,例如,用于粮食的堆垛。所述卸料输送机3用于进行卸料,例如,用于从货车上卸下粮食。在本技术中,所述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仅仅以所述上料输送机2为例,介绍其构成。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输送机2包括支撑架2.1、主动皮带轮2.2、从动皮带轮2.3、输送皮带2.4、输送动力2.5、升降杆2.6、滚轮2.7、液压气缸2.8和气缸杆2.9。具体地,所述支撑架2.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在一起,例如,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支撑架2.1能围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底座1转动。所述主动皮带轮2.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1的上侧下端、所述从动皮带轮2.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1的上侧上端,所述输送皮带2.4套设在所述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皮带轮2.3上。所述主动皮带轮2.2由所述输送动力2.5带动。这样,在所述输送动力2.5的带动下,所述输送皮带2.4能够从下向上转动,从而实现上料。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输送动力2.5为电机,使得其易于控制。更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这样,通过所述减速器,便于对所述电机的输出进行变速,以更好地实现所述输送皮带2.4的控制。最优选地,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链轮设置在同一个驱动轴上且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上套设有链条。这样,所述减速器通过链传动带动所述主动皮带轮2.2转动。同时,在本技术中,所述底座1的侧部与所述升降杆2.6的下端铰接在一起,例如,通过转轴相连,这样,所述升降杆2.6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转动。并且,所述升降杆2.6的上端设置有滚轮2.7且所述滚轮2.7卡设在所述支撑架2.1上并能沿着所述支撑架2.1滚动以实现对所述支撑架2.1的支撑。所述支撑架2.1的底侧下端设置有液压气缸2.8。所述液压气缸2.8的气缸杆2.9与所述升降杆2.6的中部相连。这样,通过调节所述液压气缸2.8,可以调节所述气缸杆2.9的伸出长度,从而实现输送高度的调节。在本技术中,所述卸料输送机3与所述上料输送机2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当然,根据需要,所述卸料输送机3的支撑架和输送皮带的长度可以与所述上料输送机2的支撑架和输送皮带的长度不同,以使得上料的高度和卸料的高度不同。同时,在本技术中,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电控柜4。并且,所述输送动力2.5和液压气缸2.8都与所述电控柜4相连。这样,可以在所述电控柜4的控制下自动实现上料和卸料,实现了上料和卸料的自动化,省时省力。当需要使用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进行水平上料或卸料时,如图1所示,使得所述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使用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进行向上上料或从上部卸料时,使所述液压气缸2.8的气缸杆2.9收缩,在所述液压气缸2.8的作用下,所述升降杆2.6被带动,使得所述升降杆2.6的上端的滚轮2.7沿着所述支撑架2.1向下滑动,从而支撑所述支撑架2.1相对于所述底座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架2.1的上端上升,进而呈现图2所示的两翼升起状态。当需要使用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进行向下上料或向上卸料时,使所述液压气缸2.8的气缸杆2.9伸出,在所述液压气缸2.8的作用下,所述升降杆2.6被带动,使得所述升降杆2.6的上端的滚轮2.7沿着所述支撑架2.1向上滑动,从而支撑所述支撑架2.1相对于所述底座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架2.1的上端下降,进而呈现图3所示的两翼下降状态。本技术的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既可以实现上料,又能够实现卸料,功能多样。同时,其上料输送机和卸料输送机的高度都能够调节,适于给不同高度的堆垛和货车使用。再者,其能实现自动控制,省时省力,且控制方便。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其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所述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的结构相同,都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2.1)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皮带轮(2.3),所述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皮带轮(2.3)上套设有输送皮带(2.4),所述主动皮带轮(2.2)由输送动力(2.5)带动,所述底座(1)的侧部与升降杆(2.6)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杆(2.6)的上端设置有滚轮(2.7)且所述滚轮(2.7)卡设在所述支撑架(2.1)上并能沿着所述支撑架(2.1)滚动以实现对所述支撑架(2.1)的支撑,所述支撑架(2.1)的底侧下端设置有液压气缸(2.8),所述液压气缸(2.8)的气缸杆(2.9)与所述升降杆(2.6)的中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变幅液压升降皮带输送机,其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所述上料输送机(2)和卸料输送机(3)的结构相同,都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2.1)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皮带轮(2.3),所述主动皮带轮(2.2)和从动皮带轮(2.3)上套设有输送皮带(2.4),所述主动皮带轮(2.2)由输送动力(2.5)带动,所述底座(1)的侧部与升降杆(2.6)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杆(2.6)的上端设置有滚轮(2.7)且所述滚轮(2.7)卡设在所述支撑架(2.1)上并能沿着所述支撑架(2.1)滚动以实现对所述支撑架(2.1)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运孙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兴运输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