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小奇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117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包括支架和转动组件;支架包括至少两根长条形的支撑单元;每根支撑单元的一端可拆卸地装设于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其另一端向车轮的轮胎面所在方向延伸形成支架的支承端;转动组件包括助力电机和转动轮;助力电机的定子轴固定于支架的支承端;转动轮装设于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转动轮形成有周向设置的传动槽;自行车车轮嵌入于传动槽内,其轮胎面抵靠传动槽的内壁;助力电机带动转动轮周向转动,以使传动槽内的内壁面与轮胎面形成转动摩擦配合。该助力装置结构稳定、简单,拆装便捷、携带性好,可实现与不同尺寸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间的摩擦配合,以及可根据需求调整是否助力,实用性好。

A kind of bicycle assi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cycle boo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rotating component; the support unit bracket comprises at least two elongated; each supporting unit is detachab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lumn or the front fork of the bicycle rear fork tube, the other end to the wheel tread in the direction of extension support end forming the scaffold power; rotary assembly comprises a motor and a rotating wheel; the support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of the stator shaft end of the power of the motor;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outer rotor rotating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motor on the rotating wheel form a circumferential groove is arranged; self driving wheels embedded in the drive slot, the tire surface against the wall transmission slot the motor drives the rotary wheel; the circumferential rotation, so tha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ire surface and a transmission slot formed in the rotating friction fit. The booster device has stable and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good portability. It can achieve the friction fit with the tyre of different sizes of bicycle wheels, and can adjust the assistance according to the need, and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助力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兴起的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覆盖面在逐渐扩大,已日益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然而共享单车或公共自行车在长距离的骑行或骑行时遇上上坡等情况均会造成大量的体力消耗,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骑行时,对自行车的轮胎具有助力转动作用的自行车助力装置。虽然,当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助力装置的种类繁多,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专利号为“CN203268284U”中指出的自行车电动助力器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助力电机与自行车之间无刚性固定结构,仅仅只是依靠装置的部分重力及连杆的支撑作用来使助力电机压抵在自行车车轮上,以使助力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自行车车轮,该结构中对助力电机的支撑力度不稳定,助力电机在骑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颠簸、晃动等情况,均能造成助力电机与自行车车轮的配合产生偏移,从而造成助力电机对自行车车轮的传动效率低、传动质量不佳等现象产生;该助力装置只能在有车篮的自行车上使用,受很多无车篮共享单车的限制,该助力装置的通用性较差;助力装置放置于车篮内,有一部分自行车在转弯时车蓝是固定的,不会随着车头转向而转动,使得自行车在转弯时如果自行车车轮与自行车形成一定的夹角的话,助力电机与自行车车轮发生偏离,不利于助力电机动力传输的稳定性;此外,当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暂时不需要助力时,或在助力装置不工作的状态下,助力装置会给自行车造成一定的阻力,此时,只能通过将助力装置拆下的方式来解决,助力装置拆下之后还需要将助力器篮提在手上,从而对骑者造成了骑行的不便,便捷性较差。因此,制造及生产一种通用的、易拆卸、便捷、体积小、质量轻以及可根据骑行需要进行调整的自行车助力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简单,拆装便捷、携带性好,能够通过调整附轮的距离来实现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轮胎间的摩擦配合、以及在骑行的过程中通过调整附轮的距离来满足实时提供助力需求的自行车助力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和转动组件;所述支架用于支承所述转动组件并将其固定连接于自行车上,包括至少两根长条形的支撑单元;所述每根支撑单元的一端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其另一端向前叉或后叉所对应的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所在方向延伸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转动组件的支承端;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分别装设有至少一根支撑单元;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在转动时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摩擦配合,包括助力电机和转动轮;所述助力电机的定子轴固定于位于自行车车轮两侧的支撑单元的支承端;所述转动轮装设于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所述转动轮形成有周向设置的传动槽;所述自行车车轮嵌入于所述传动槽内,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抵靠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所述助力电机带动所述转动轮周向转动,以使所述转动轮形成的传动槽内的内壁面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形成转动摩擦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的一端设有“Ω”型的紧扣件,所述支架通过支撑单元上的紧扣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包括两个附轮,所述附轮螺纹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所述附轮与所述助力电机同轴设置;所述的两个附轮在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间隔设置,两个附轮上相对的两个端面与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在该相对的两个端面间的外圆周面构成所述传动槽;所述两个附轮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均为倾斜设置,使得传动槽内相对的两内壁之间的距离从槽口至槽底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附轮倾斜设置的端面用于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形成摩擦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的两个附轮相背设置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均装设有定位销;通过将定位槽内的定位销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固定附轮和助力电机的外转子,以限制附轮与助力电机的外转子间发生周向相对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定位孔;通过将所述两个附轮上的定位销插设于不同的定位孔内,以调整两个附轮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上设有拨扭;所述附轮的端面上还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的拨扭置入槽;所述定位槽内还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定位销;所述拨扭带动所述定位销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沿所述定位槽往复运动;所述定位销在所述定位孔内插设到位时转动,以使其上的拨扭转动至所述拨扭置入槽内。进一步地,还包括调速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调速组件和供电组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支架的支撑单元上;所述调速组件与所述助力电机和供电组件电连接;所述调速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助力电机的转速;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调速组件供电。进一步地,还包括按钮式的控速开关,所述控速开关装设于所述自行车的手把上;控速开关通过按压来产生不同的控速信号,并通过导线连接或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向所述调速组件传输该控速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三根支撑单元,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分别装设有一根和两根的支撑单元。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助力装置,其转动组件是通过支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自行车的前叉或后叉上,支架对转动组件的支撑作用牢固,在自行车骑行的过程中,转动组件中的助力电机和转动轮不易受颠簸、晃动等情况的影响而与自行车前胎发生偏离现象,不易出现传动槽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的摩擦配合失效的情况,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转动组件的固定,该结构的稳定性好、拆装便捷,且通用性较好。(2)转动轮通过装设于助力电机的外转子上实现转动,并带动传动槽的内壁面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形成转动摩擦配合,使得自行车的轮在转动时,转动轮的摩擦转动作用有助于自行车车轮的转动,从而使得骑者在骑行的过程中所需的力度更小,减小骑者的体力消耗。(3)转动组件中的两个附轮螺纹连接于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并固定,附轮与助力电机的外转子同轴设置,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附轮与助力电机外转子的固定连接,同时由于附轮的尺寸较大,使得在对附轮进行拆卸时,使用较小的力就能使附轮转动,而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提高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4)两个附轮在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倾斜设置,使得附轮更充分的夹合并抵靠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从而保证在骑行的过程中附轮对自行车车轮的动力传输效果。(5)助力电机的外转子和附轮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槽内的定位销进行固定连接,并限制助力电机的外转子和附轮发生周向相对转动,结构简单、易实现。(6)通过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面上轴向并排设置多个定位孔,使得助力装置在装设于自行车上时,可以通过调整两个附轮的间距,来配合不同尺寸大小的自行车车轮,助力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大,通用性更好。(7)通过在定位销上设置拨扭,以便于对定位销的操作;通过在附轮的端面上设置拨扭置入槽,保证定位销在固定附轮于助力电机的外转子上时的稳定性,定位销不易脱离定位孔;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定位销在定位槽内的往复运动效果更可靠,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即可使定位销插入于定位孔内,操作便利。(8)通过设置调速组件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和转动组件;所述支架用于支承所述转动组件并将其固定连接于自行车上,包括至少两根长条形的支撑单元;所述每根支撑单元的一端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其另一端向前叉或后叉所对应的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所在方向延伸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转动组件的支承端;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分别装设有至少一根支撑单元;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在转动时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摩擦配合,包括助力电机和转动轮;所述助力电机的定子轴固定于位于自行车车轮两侧的支撑单元的支承端;所述转动轮装设于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所述转动轮形成有周向设置的传动槽;所述自行车车轮嵌入于所述传动槽内,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抵靠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所述助力电机带动所述转动轮周向转动,以使所述转动轮形成的传动槽内的内壁面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形成转动摩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和转动组件;所述支架用于支承所述转动组件并将其固定连接于自行车上,包括至少两根长条形的支撑单元;所述每根支撑单元的一端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其另一端向前叉或后叉所对应的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所在方向延伸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转动组件的支承端;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分别装设有至少一根支撑单元;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在转动时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摩擦配合,包括助力电机和转动轮;所述助力电机的定子轴固定于位于自行车车轮两侧的支撑单元的支承端;所述转动轮装设于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所述转动轮形成有周向设置的传动槽;所述自行车车轮嵌入于所述传动槽内,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抵靠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所述助力电机带动所述转动轮周向转动,以使所述转动轮形成的传动槽内的内壁面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形成转动摩擦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单元的一端设有“Ω”型的紧扣件,所述支架通过支撑单元上的紧扣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的两侧柱管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轮包括两个附轮,所述附轮螺纹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所述附轮与所述助力电机同轴设置;所述的两个附轮在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周上间隔设置,两个附轮上相对的两个端面与所述助力电机的外转子在该相对的两个端面间的外圆周面构成所述传动槽;所述两个附轮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均为倾斜设置,使得传动槽内相对的两内壁之间的距离从槽口至槽底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附轮倾斜设置的端面用于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面形成摩擦配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奇
申请(专利权)人:谢小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