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移梁定位装置和铁路救援起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09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运输领域,公开了一种横移梁定位装置和铁路救援起复系统,该横移梁定位装置包括角度限定部(10)和卡止部(20),所述角度限定部(10)形成有用于与横移梁(2)侧面接触的第一卡位面(11)和用于与轨道(1)顶面接触的第二卡位面(12),所述卡止部(20)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轨道(1)侧面接触的轨道卡位面(21),该轨道卡位面(21)与所述第二卡位面(12)形成有定位角,且与所述第一卡位面(11)形成有限位角,以限制所述横移梁(2)相对于所述轨道(1)的移动,使横移梁与轨道之间的角度保持在沿起复移动轨迹圆的切线方向,从而可靠地解决横移车跑偏的问题,使救援活动能够更加快速可靠地完成。

Transversal beam positioning device and railway rescue and recovery system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6d89\u53ca\u8f68\u9053\u8fd0\u8f93\u9886\u57df\uff0c\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6a2a\u79fb\u6881\u5b9a\u4f4d\u88c5\u7f6e\u548c\u94c1\u8def\u6551\u63f4\u8d77\u590d\u7cfb\u7edf\uff0c\u8be5\u6a2a\u79fb\u6881\u5b9a\u4f4d\u88c5\u7f6e\u5305\u62ec\u89d2\u5ea6\u9650\u5b9a\u90e8(10)\u548c\u5361\u6b62\u90e8(20)\uff0c\u6240\u8ff0\u89d2\u5ea6\u9650\u5b9a\u90e8(10)\u5f62\u6210\u6709\u7528\u4e8e\u4e0e\u6a2a\u79fb\u6881(2)\u4fa7\u9762\u63a5\u89e6\u7684\u7b2c\u4e00\u5361\u4f4d\u9762(11)\u548c\u7528\u4e8e\u4e0e\u8f68\u9053(1)\u9876\u9762\u63a5\u89e6\u7684\u7b2c\u4e8c\u5361\u4f4d\u9762(12)\uff0c\u6240\u8ff0\u5361\u6b62\u90e8(20)\u4e0a\u5f62\u6210\u6709\u7528\u4e8e\u4e0e\u6240\u8ff0\u8f68\u9053(1)\u4fa7\u9762\u63a5\u89e6\u7684\u8f68\u9053\u5361\u4f4d\u9762(21)\uff0c\u8be5\u8f68\u9053\u5361\u4f4d\u9762(21)\u4e0e\u6240\u8ff0\u7b2c\u4e8c\u5361\u4f4d\u9762(12)\u5f62\u6210\u6709\u5b9a\u4f4d\u89d2\uff0c\u4e14\u4e0e\u6240\u8ff0\u7b2c\u4e00\u5361\u4f4d\u9762(11)\u5f62\u6210\u6709\u9650\u4f4d\u89d2\uff0c\u4ee5\u9650\u5236\u6240\u8ff0\u6a2a\u79fb\u6881(2)\u76f8\u5bf9\u4e8e\u6240\u8ff0\u8f68\u9053(1)\u7684\u79fb\u52a8\uff0c\u4f7f\u6a2a\u79fb\u6881\u4e0e\u8f68\u9053\u4e4b\u95f4\u7684\u89d2\u5ea6\u4fdd\u6301\u5728\u6cbf\u8d77\u590d\u79fb\u52a8\u8f68\u8ff9\u5706\u7684\u5207\u7ebf\u65b9\u5411\uff0c\u4ece\u800c\u53ef\u9760\u5730\u89e3\u51b3\u6a2a\u79fb\u8f66\u8dd1\u504f\u7684\u95ee\u9898\uff0c\u4f7f\u6551\u63f4\u6d3b The motion can be done more quickly and reli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移梁定位装置和铁路救援起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运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横移梁定位装置和应用有横移梁定位装置的铁路救援起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地铁线路的快速增加,轨道车辆已经成为了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生命线。为了确保运输畅通,在车辆发生脱线事故、或者故障时,需要对车辆进行快速的起复搬移,从而清除路线障碍,恢复线路的正常运行。现在轨道车辆起复救援设备多采用液压起复装置,能够在一般线路、电气化铁路、隧道、桥梁乃至狭窄地段对脱线车辆进行起复搬移,从而缩短辅助作业时间。液压起复装置通常包括起升部分、侧抬部分、横移部分以及动力源等。在使用轨道车辆起复救援设备时,由于进行横移的横移车容易跑偏,使得起升部分会在横移运行过程中因发生位移而产生倾斜,给救援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虽然存在将横移车通过刚性束缚限制在横移梁上做复轨横向运动的方法,以进行刚性的跑偏限位。但是,由于横移车在垂直于轨道的横向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对于轨道方向的纵向位移,该纵向位移被上述刚性跑偏相位限制在横移梁上,容易造成起升部分的倾斜,一旦起升部分对车辆的摩擦力小于横移车对横移梁的摩擦力,车辆容易从起升部分的顶点出滑出,造成救援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移梁定位装置,该横移梁定位装置能够防止横移车跑偏,从而可靠地保证救援的安全快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救援起复系统,该铁路救援系统能够安全快捷地实施救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横移梁定位装置,该横移梁定位装置包括角度限定部和卡止部,所述角度限定部形成有用于与横移梁侧面接触的第一卡位面和用于与轨道顶面接触的第二卡位面,所述卡止部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轨道侧面接触的轨道卡位面,该轨道卡位面与所述第二卡位面形成有定位角,且与所述第一卡位面形成有限位角,以限制所述横移梁相对于所述轨道的移动。优选地,所述定位角与所述轨道顶面和所述轨道侧面所形成的夹角相同,所述限位角为锐角,该锐角α满足公式sinα=AB/BD,在该公式中:BD表示,从车辆预定顶起点D至车辆第二端芯盘中心B的直线距离;AB表示,从第一端芯盘中心A至车辆第二端芯盘中心B的直线距离。优选地,所述锐角为76-80°。优选地,所述角度限定部为板件,所述第一卡位面为该板件的一侧侧面,所述第二卡位面为该板件的顶面或者底面。优选地,所述板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卡位面相交的第三卡位面,该第三卡位面与所述轨道卡位面平行。优选地,所述板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卡位面平行的第一内侧面和与所述第三卡位面平行的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弧形面。优选地,所述卡止部包括为两个卡止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角度限定部的上方和下方。优选地,所述卡止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角度限定部上。另外,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救援起复系统,包括轨道,设置在所述轨道上的横移梁,该横移梁和所述轨道形成有限位角。优选地,该限位角通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横移梁定位装置设置,所述铁路救援起复系统还包括起复装置,所述起复装置包括用于抵接到车辆底部的起升部和设置在所述起升部和所述横移梁之间横移部,该横移部能够沿所述横移梁移动以使通过起升部连接的车辆脱线的一端移动至所述轨道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所述横移梁定位装置能够快速地定位横移梁,使横移梁能够与轨道之间的角度沿起复移动轨迹圆的切线方向,从而可靠地解决横移车跑偏的问题,使救援活动能够更加快速可靠地完成。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横移梁定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铁路救援起复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所述铁路救援起复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铁路救援起复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5是图2的A-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轨道2横移梁3横移梁定位装置4轨道车辆5第一端芯盘6第二端芯盘10角度限定部11第一卡位面12第二卡位面13第三卡位面14第一内侧面15第二内侧面20卡止部21轨道卡位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和图4所示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横移梁定位装置,该横移梁定位装置包括角度限定部10和卡止部20,角度限定部10形成有用于与横移梁2侧面接触的第一卡位面11和用于与轨道1顶面接触的第二卡位面12,卡止部20上形成有用于与轨道1侧面接触的轨道卡位面21,该轨道卡位面21与第二卡位面12形成有定位角,且与第一卡位面11形成有限位角,以限制所述横移梁2相对于所述轨道1的移动。通过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横移梁定位装置能够以图2所示设置方式,在救援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使横移梁2和轨道1之间形成限位角。由于该限位角为锐角并且使横移梁能够与轨道之间的角度沿起复移动轨迹圆的切线方向,从而能够避免横移车在横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纵向位移。为了便于观察,图3以轨道车辆偏离很大角度进行表示,在实际中该角度不会过大。在图3中,实线表示轨道车辆的正确位置,其中A表示第一端芯盘中心、B表示第二端芯盘中心B,C表示第二端芯盘中心垂直到车辆边缘处的交点,D表示第一端芯盘中心垂直到车辆边缘处的交点。虚线表示以B点为旋转中心轨道车辆偏离一定角度2β(偏离角)后的位置(脱轨位置),相应地,此状态下对应表示有A’、C’、D’。通过将起升装置设置在D’,并利用横移梁引导该D’回到轨道上。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横移梁直接架设到D’点至轨道之间,即F点,因此,横移车在垂直于轨道的横向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对于轨道方向的较大的纵向位移,该纵向位移被上述刚性跑偏相位限制在横移梁上,容易造成起升部分的倾斜,一旦起升部分对车辆的摩擦力小于横移车对横移梁的摩擦力,车辆容易从起升部分的顶点出滑出,造成救援事故。而技术则采用了横移梁定位装置3进行横移梁2的设置,使其能够快速地以预定的限位角α放置在轨道1上,即沿DD’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横移车跑偏的问题,使救援活动能够更加快速可靠地完成。优选定位角与轨道1顶面和轨道1侧面所形成的夹角相同,也就是说,轨道顶面和轨道1的侧面通常形成为直角,定位角也同样地形成为直角,从而使得本技术所述横移梁定位装置能够可靠方便地放置到轨道上,另外,由于通常轨道车辆脱轨后,偏离的角度不会大大,经过大量的实践工作得到,只要使限位角为锐角α,该锐角α满足公式sinα=AB/BD,就能够有效地解决横移车跑偏的问题。在该公式中:BD表示,从车辆预定顶起点D至车辆第二端芯盘中心B的直线距离;AB表示,从第一端芯盘中心A至车辆第二端芯盘中心B的直线距离。其中所述预定顶起点D通常为第一端芯盘中心垂直到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横移梁定位装置和铁路救援起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移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横移梁定位装置包括角度限定部(10)和卡止部(20),所述角度限定部(10)形成有用于与横移梁(2)侧面接触的第一卡位面(11)和用于与轨道(1)顶面接触的第二卡位面(12),所述卡止部(20)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轨道(1)侧面接触的轨道卡位面(21),该轨道卡位面(21)与所述第二卡位面(12)形成有定位角,且与所述第一卡位面(11)形成有限位角,以限制所述横移梁(2)相对于所述轨道(1)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移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横移梁定位装置包括角度限定部(10)和卡止部(20),所述角度限定部(10)形成有用于与横移梁(2)侧面接触的第一卡位面(11)和用于与轨道(1)顶面接触的第二卡位面(12),所述卡止部(20)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轨道(1)侧面接触的轨道卡位面(21),该轨道卡位面(21)与所述第二卡位面(12)形成有定位角,且与所述第一卡位面(11)形成有限位角,以限制所述横移梁(2)相对于所述轨道(1)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角与所述轨道(1)顶面和所述轨道(1)侧面所形成的夹角相同,所述限位角为锐角α,该锐角α满足公式sinα=AB/BD,在该公式中:BD表示,从车辆预定顶起点D至车辆第二端芯盘中心B的直线距离;AB表示,从第一端芯盘中心A至车辆第二端芯盘中心B的直线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移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为76-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定部(10)为板件,所述第一卡位面(11)为该板件的一侧侧面,所述第二卡位面为该板件的顶面或者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移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具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劲松罗建涛贺佳高永强何海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