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间距打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97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间距打点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主动轮、主齿轮、主动轴、从齿轮、从动轴和打点装置。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主动轮安装在下壳体上,主动轮通过主动轴与主齿轮相连接。从齿轮安装在下壳体上,主齿轮与从齿轮根据打点间距预设齿轮传动比,实现啮合传动。主动轮沿打点轨迹行走,主动轮通过主动轴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齿轮转动,从齿轮的齿转至拨帽处,推动拨帽向下运动,拨帽带动打点笔压缩弹簧向下移动,在行进轨迹上打点标记,从齿轮的齿转离拨帽后,打点笔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即完成一个打点标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完成直面和曲面的等间距打点标记,并且能够实现打点间距的调节。

An equal spacing punc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quidistant punch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a lower shell, a driving wheel, a main gear, a driving shaft, a driven gear, a driven shaft and a beating device. The upper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hell, and the active wheel is mounted on the lower shell, and the active wheel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gear through the active shaft. From the gear set to the lower shell, the main gear and the gear from the gear presuppose the gear transmission ratio according to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gears, and the meshing transmission is realized. The driving wheel track walking along the RBI driving wheel through a driving shaft, driving the main gear, the main gear drives the gear to rotate through gear meshing, gear shifting from gear to cap, push a cap downward, dial cap drives the compression spring to move downward dot pen, mark in the track, from the gear tooth. From the dial cap, RBI pen back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pring. That is, finish a mark.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rk the equal distance between the straight face and the surface, and can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itting p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间距打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等间距打点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生产,尤其是客车的生产,铆接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艺。合适均匀的铆钉间距对铆接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目前没有专业的等间距打点器,现有的工人都是使用直尺来目测画点,很难保证铆钉间距的一致性,同时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等间距打点器,不但能够完成直面和曲面的等间距打点标记,并且能够实现打点间距的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等间距打点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主动轮、主齿轮、主动轴、从齿轮、从动轴和打点装置。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主动轮安装在下壳体上,主动轮通过主动轴与主齿轮相连接,实现同步转动。从齿轮通过从动轴安装在下壳体上,主齿轮与从齿轮根据打点间距预设齿轮传动比,实现啮合传动。打点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在下壳体的下方,包括:拨帽、弹簧、壳体、从动轮、滚轴和打点笔。从动轮通过滚轴安装在壳体的外部,打点笔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打点笔上套有弹簧,拨帽安装在打点笔的尾部。主动轮沿打点轨迹行走,主动轮通过主动轴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齿轮转动,从齿轮的齿转至拨帽处,推动拨帽向下运动,拨帽带动打点笔压缩弹簧向下移动,在行进轨迹上打点标记,从齿轮的齿转离拨帽后,打点笔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即完成一个打点标记。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2: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图3:打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与图2;打点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工作示意图,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等间距打点器,包括:上壳体8、下壳体7、主动轮6、主齿轮5、主动轴4、从齿轮3、从动轴2和打点装置1。上壳体8与下壳体7相连,主动轮6安装在下壳体7上,主动轮6通过主动轴4与主齿轮5相连接,实现同步转动。从齿轮3通过从动轴2安装在下壳体7上,主齿轮5与从齿轮3根据打点间距预设齿轮传动比,实现啮合传动。打点装置1通过螺纹连接在下壳体7的下方,包括:拨帽14、弹簧13、壳体12、从动轮11、滚轴9和打点笔15。从动轮11通过滚轴9安装在壳体12的外部,打点笔15安装在壳体12的内部,打点笔15上套有弹簧13,拨帽14安装在打点笔15的尾部。主动轮6沿打点轨迹行走,主动轮6通过主动轴4带动主齿轮5转动,主齿轮5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齿轮3转动,从齿轮3的齿转至拨帽14处,推动拨帽14向下运动,拨帽14带动打点笔15压缩弹簧13向下移动,在行进轨迹上打点标记,从齿轮3的齿转离拨帽14后,打点笔15在弹簧13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即完成一个打点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等间距打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间距打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8)、下壳体(7)、主动轮(6)、主齿轮(5)、主动轴(4)、从齿轮(3)、从动轴(2)和打点装置(1);上壳体(8)与下壳体(7)相连,主动轮(6)安装在下壳体(7)上,主动轮(6)通过主动轴(4)与主齿轮(5)相连接,实现同步转动;从齿轮(3)通过从动轴(2)安装在下壳体(7)上,主齿轮(5)与从齿轮(3)根据打点间距预设齿轮传动比,实现啮合传动;打点装置(1)通过螺纹连接在下壳体(7)的下方,包括:拨帽(14)、弹簧(13)、壳体(12)、从动轮(11)、滚轴(9)和打点笔(15);从动轮(11)通过滚轴(9)安装在壳体(12)的外部,打点笔(15)安装在壳体(12)的内部,打点笔(15)上套有弹簧(13),拨帽(14)安装在打点笔(15)的尾部;主动轮(6)沿打点轨迹行走,主动轮(6)通过主动轴(4)带动主齿轮(5)转动,主齿轮(5)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齿轮(3)转动,从齿轮(3)的齿转至拨帽(14)处,推动拨帽(14)向下运动,拨帽(14)带动打点笔(15)压缩弹簧(13)向下移动,在行进轨迹上打点标记,从齿轮(3)的齿转离拨帽(14)后,打点笔(15)在弹簧(13)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即完成一个打点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间距打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8)、下壳体(7)、主动轮(6)、主齿轮(5)、主动轴(4)、从齿轮(3)、从动轴(2)和打点装置(1);上壳体(8)与下壳体(7)相连,主动轮(6)安装在下壳体(7)上,主动轮(6)通过主动轴(4)与主齿轮(5)相连接,实现同步转动;从齿轮(3)通过从动轴(2)安装在下壳体(7)上,主齿轮(5)与从齿轮(3)根据打点间距预设齿轮传动比,实现啮合传动;打点装置(1)通过螺纹连接在下壳体(7)的下方,包括:拨帽(14)、弹簧(13)、壳体(12)、从动轮(11)、滚轴(9)和打点笔(15);从动轮(11)通过滚轴(9)安装在壳体(12)的外部,打点笔(15)安装在壳体(12)的内部,打点笔(15)上套有弹簧(13),拨帽(14)安装在打点笔(15)的尾部;主动轮(6)沿打点轨迹行走,主动轮(6)通过主动轴(4)带动主齿轮(5)转动,主齿轮(5)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齿轮(3)转动,从齿轮(3)的齿转至拨帽(14)处,推动拨帽(14)向下运动,拨帽(14)带动打点笔(15)压缩弹簧(13)向下移动,在行进轨迹上打点标记,从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文凯孟祥胜马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