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79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共同贯穿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对称竖直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均与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穿过第二轴承并与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二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搅拌均匀、彻底,使得物料更加澄清,且盖体打开、关闭十分便捷,可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

A mechanical printing and dyeing mix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yeing mechanical stir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eat, the suppor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limit rod two, the limiting rod joint is provided through the cover body, the cov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wo symmetrical vertical screw thread the lower end of each rod and the threaded ro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the box body through the separator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mixing zone and second mixing zone, the first mixing zon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bearing,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bearing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bearing on the first rotary shaft is sheathed with a worm gear, the worm gear meshing with a worm, the worm through second bearing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otor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able structure, uniform and thorough mixing, and makes the material clearer, an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cover body is very convenient, which saves staff time and energy, and is worth promo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
本技术涉及印染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印染是一种加工方式,通常分为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来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对物件进行印染前需对印染液进行搅拌处理,现有的机械印染搅拌设备结构不够稳定,搅拌不够均匀、彻底,且盖体打开、关闭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共同贯穿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对称竖直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均与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穿过第二轴承并与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二电机连接,且蜗杆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区内对称设有两个第三轴承和一个第四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四轴承上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斜齿轮,且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均与第三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转轴远离第四轴承的一端贯穿箱体并与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均等距离设有搅拌杆。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对称设有八个滑动限位柱,八个所述滑动限位柱的底端共同设有底座,所述支撑座与底座之间等距离设有多个弹簧减震器,所述底座的底端开设有底槽。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和箱体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箱体与限位杆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防滑纹。本技术中,操作者使用该装置时,先利用第一电机驱动驱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盖体螺纹连接,故螺纹杆转动可带动盖体顺着限位杆移动,进而实现盖体的打开、关闭,盖体打开后,将待处理的印染液置于第一搅拌区或第二搅拌区,当印染液置于第一搅拌区内时,利用第二电机驱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进而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实现印染液的搅拌处理,当印染液置于第二搅拌区内时,利用第三电机可驱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三斜齿轮转动,第三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印染液的搅拌处理的搅拌处理;第二轴承的设置,可确保蜗杆可稳定的转动;两个第三轴承的设置,确保第二转轴稳定的转动;第四轴承的设置,确保第三转轴稳定的转动;限位杆的设置,确保盖体可沿既定方向移动;支撑座与底座之间弹簧减震器的设置,可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整体设备的稳定性,滑动限位柱的设置,加强了支撑座的稳定性。本技术结构稳定,搅拌均匀、彻底,使得物料更加澄清、均匀,且盖体打开、关闭十分便捷,可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第三电机、3第一电机、4限位杆、5螺纹杆、6盖体、7第一斜齿轮、8第三斜齿轮、9第二斜齿轮、10第二转轴、11第三轴承、12第一转轴、13箱体、14第二轴承、15第二电机、16蜗杆、17第一轴承、18第四轴承、19弹簧减震器、20底座、21滑动限位柱、22蜗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4,两个所述限位杆4上共同贯穿设有盖体6,所述盖体6上对称竖直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5,每个所述螺纹杆5的下端均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一电机3连接,所述箱体13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轴承17,所述箱体13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7上设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上套设有蜗轮22,所述蜗轮22啮合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穿过第二轴承14并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二电机15连接,且蜗杆16与第二轴承1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区内对称设有两个第三轴承11和一个第四轴承18,两个所述第三轴承11之间设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四轴承18上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10上套设有第一斜齿轮7,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第二斜齿轮9,所述箱体13的内壁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斜齿轮8,且第一斜齿轮7、第二斜齿轮9均与第三斜齿轮8啮合,所述第三转轴远离第四轴承18的一端贯穿箱体13并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三电机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0和第三转轴上均等距离设有搅拌杆,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对称设有八个滑动限位柱21,八个所述滑动限位柱21的底端共同设有底座20,所述支撑座1与底座20之间等距离设有多个弹簧减震器19,所述底座20的底端开设有底槽,避免热障冷缩,所述支撑座1和箱体13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便于清洁,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所述箱体13与限位杆4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座20的底端设有防滑纹,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本技术中,操作者使用该装置时,先利用第一电机3驱动驱动螺纹杆5转动,由于螺纹杆5与盖体6螺纹连接,故螺纹杆5转动可带动盖体6顺着限位杆4移动,进而实现盖体6的打开、关闭,盖体6打开后,将待处理的印染液置于第一搅拌区或第二搅拌区,当印染液置于第一搅拌区内时,利用第二电机15驱动蜗杆16转动,由于蜗杆16与蜗轮22啮合,进而蜗杆16转动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2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继而实现印染液的搅拌处理,当印染液置于第二搅拌区内时,利用第三电机2可驱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斜齿轮9转动,第二斜齿轮9带动第三斜齿轮8转动,第三斜齿轮8带动第一斜齿轮7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转轴10转动,从而实现印染液的搅拌处理的搅拌处理;第二轴承14的设置,可确保蜗杆16可稳定的转动;两个第三轴承11的设置,确保第二转轴10稳定的转动;第四轴承18的设置,确保第三转轴稳定的转动;限位杆4的设置,确保盖体6可沿既定方向移动;支撑座1与底座20之间弹簧减震器19的设置,可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整体设备的稳定性,滑动限位柱21的设置,加强了支撑座1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4),两个所述限位杆(4)上共同贯穿设有盖体(6),所述盖体(6)上对称竖直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5),每个所述螺纹杆(5)的下端均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一电机(3)连接,所述箱体(13)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轴承(17),所述箱体(13)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7)上设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上套设有蜗轮(22),所述蜗轮(22)啮合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穿过第二轴承(14)并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二电机(15)连接,且蜗杆(16)与第二轴承(1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区内对称设有两个第三轴承(11)和一个第四轴承(18),两个所述第三轴承(11)之间设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四轴承(18)上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10)上套设有第一斜齿轮(7),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第二斜齿轮(9),所述箱体(13)的内壁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斜齿轮(8),且第一斜齿轮(7)、第二斜齿轮(9)均与第三斜齿轮(8)啮合,所述第三转轴远离第四轴承(18)的一端贯穿箱体(13)并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三电机(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0)和第三转轴上均等距离设有搅拌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印染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4),两个所述限位杆(4)上共同贯穿设有盖体(6),所述盖体(6)上对称竖直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5),每个所述螺纹杆(5)的下端均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一电机(3)连接,所述箱体(13)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轴承(17),所述箱体(13)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7)上设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上套设有蜗轮(22),所述蜗轮(22)啮合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穿过第二轴承(14)并与设置在箱体(13)上的第二电机(15)连接,且蜗杆(16)与第二轴承(1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区内对称设有两个第三轴承(11)和一个第四轴承(18),两个所述第三轴承(11)之间设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四轴承(18)上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10)上套设有第一斜齿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叶根魏国贤余梁军王志杰高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