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770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包括进气道,所述进气道连接至吸气泵,所述吸气泵出风侧连通至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出风侧连接至布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吸气泵吹送气体速度过高的时候,扇叶转速提高,通过传动气体,第一涡轮扇叶和第二涡轮扇叶的转速提高,由于两者的出液侧相对,此时产生的液体流相互扰动干扰对方转动,产生阻尼,转速越高阻尼越大,最终起到牵制扇叶的转动,将废气的气流速度降低至一个合适的范围,在气流速度较高的时候,阻碍效果增加,气流速度较小的时候,阻碍效果也相对较小。

A kind of dust dust structure of steel slag powder cloth 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ag powder bag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inlet, the inlet connected to the suction pump, the suction pump outlet side connected to the buffer, the buffer is connected to the outlet side of the ba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 gas blowing when the suction pump, fan speed up.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gas turbine blades, the first and second turbine fan speed increases, the liquid side both relatively, while the liquid flow disturbance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o rotate, the damping, the higher the speed the greater the damping, finally to contain rotating fan blade, the flow velocity of exhaust gas is reduced to a suitable range, when the high flow rate, hindering effect increases, when airflow velocity is small, the hindering effect is relatively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
技术介绍
布袋除尘是一种将含有尘土的气体注入布袋中,依靠布袋空隙起到过滤作用的除尘方法,但是在铸造以及炼钢车间内,部分废气含有大量的钢渣微粒,直接将此种气体注入布袋中会导致布袋的物理结构发生破坏,轻则降低过滤效果,严重甚至直接损坏布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将废气的气流速度降低,减少对布袋的损伤。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包括进气道,所述进气道连接至吸气泵,所述吸气泵出风侧连通至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出风侧连接至布袋;所述缓冲器设有圆筒,所述圆筒上部两侧分别连接进风筒和出风筒,所述圆筒内设有扇叶,所述扇叶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周向固定有叶片,所述转轴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末端套接固定有第一涡轮扇叶,所述第一涡轮扇叶置于液压筒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还驱动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驱动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驱动第三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轴末端固定有第二涡轮扇叶,所述第二涡轮扇叶置于液压筒内且出液侧与第一涡轮扇叶相对。进一步地,所述扇叶数量为三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叶片末端设有弧形抹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涡轮扇叶与第二涡轮扇叶之间设有导流管。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内部设有与导流管侧壁平行的导流板。本技术的收益效果是:将废气的气流速度降低至一个合适的范围,在气流速度较高的时候,阻碍效果增加,气流速度较小的时候,阻碍效果也相对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除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圆筒以及扇叶的位置关系以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缓冲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进气道,2-吸气泵,3-缓冲器,31-圆筒,32-进风筒,33-出风筒,34-扇叶,341-转轴,342-叶片,343-抹角,35-第一传动轴,36-第一涡轮扇叶,37-液压筒,38-第一传动带,39-第二传动轴,310-第二传动带,311-第三传动轴,312-第二涡轮扇叶,313-导流管,3131-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包括进气道1,进气道1连接至吸气泵2,吸气泵2出风侧连通至缓冲器3,缓冲器3出风侧连接至布袋4;缓冲器3设有圆筒31,圆筒31上部两侧分别连接进风筒32和出风筒33,圆筒31内设有扇叶34,扇叶34设有转轴341,转轴341周向固定有叶片342,转轴341与第一传动轴35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35末端套接固定有第一涡轮扇叶36,第一涡轮扇叶36置于液压筒37内部,第一传动轴35还驱动第一传动带38,第一传动带38驱动第二传动轴39转动,第二传动轴39驱动第二传动带310,第二传动带310驱动第三传动轴311转动,第三传动轴311末端固定有第二涡轮扇叶312,第二涡轮扇叶312置于液压筒37内且出液侧与第一涡轮扇叶36相对。其中,扇叶34数量为三个以上。其中,叶片342末端设有弧形抹角343。其中,第一涡轮扇叶36与第二涡轮扇叶312之间设有导流管313。其中,导流管313内部设有与导流管313侧壁平行的导流板3131。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当吸气泵2吹送气体速度过高的时候,扇叶34转速提高,通过传动气体,第一涡轮扇叶36和第二涡轮扇叶312的转速提高,由于两者的出液侧相对,此时产生的液体流相互扰动干扰对方转动,产生阻尼,转速越高阻尼越大,最终起到牵制扇叶34的转动,将废气的气流速度降低至一个合适的范围,在气流速度较高的时候,阻碍效果增加,气流速度较小的时候,阻碍效果也相对较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1),所述进气道(1)连接至吸气泵(2),所述吸气泵(2)出风侧连通至缓冲器(3),所述缓冲器(3)出风侧连接至布袋(4);所述缓冲器(3)设有圆筒(31),所述圆筒(31)上部两侧分别连接进风筒(32)和出风筒(33),所述圆筒(31)内设有扇叶(34),所述扇叶(34)设有转轴(341),所述转轴(341)周向固定有叶片(342),所述转轴(341)与第一传动轴(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5)末端套接固定有第一涡轮扇叶(36),所述第一涡轮扇叶(36)置于液压筒(37)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35)还驱动第一传动带(38),所述第一传动带(38)驱动第二传动轴(39)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39)驱动第二传动带(310),所述第二传动带(310)驱动第三传动轴(311)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轴(311)末端固定有第二涡轮扇叶(312),所述第二涡轮扇叶(312)置于液压筒(37)内且出液侧与第一涡轮扇叶(36)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渣微粉布袋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1),所述进气道(1)连接至吸气泵(2),所述吸气泵(2)出风侧连通至缓冲器(3),所述缓冲器(3)出风侧连接至布袋(4);所述缓冲器(3)设有圆筒(31),所述圆筒(31)上部两侧分别连接进风筒(32)和出风筒(33),所述圆筒(31)内设有扇叶(34),所述扇叶(34)设有转轴(341),所述转轴(341)周向固定有叶片(342),所述转轴(341)与第一传动轴(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5)末端套接固定有第一涡轮扇叶(36),所述第一涡轮扇叶(36)置于液压筒(37)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35)还驱动第一传动带(38),所述第一传动带(38)驱动第二传动轴(39)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39)驱动第二传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