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54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其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的滑轮,所述阀体上设有开口槽,所述滑轮沿所述开口槽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开口槽由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变窄,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壁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滑轮的两端卡合,所述滑轮沿着所述凹槽的方向滑动,所述滑轮的外表面为锯齿状,所述凹槽中设有锯齿部,所述锯齿部与所述滑轮外表面的锯齿状配合,所述锯齿部限制所述滑轮在所述开口槽中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严格控制每组的进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生产中,通常会使用罗茨鼓风机来对水泥池的养殖生物进行增氧。通常的增氧时调节气量大小的方法为使用螺扣式阀门来对进气量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气量的方法广泛用于养殖生产,但当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时,尤其是要求每个处理组的进气量严格相同的时候,这种控制气量的阀门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气量控制阀,能够应用在水产养殖科学实验过程中,能够要求每组严格控制进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本技术设计合理,能够严格控制每组的进气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其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的滑轮,所述阀体上设有开口槽,所述滑轮沿所述开口槽滑动,所述开口槽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开口槽由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变窄,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壁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滑轮的两端卡合,所述滑轮沿着所述凹槽的方向滑动,所述滑轮的外表面为锯齿状,所述凹槽中设有锯齿部,所述锯齿部与所述滑轮外表面的锯齿状配合,所述锯齿部限制所述滑轮在所述开口槽中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开口槽的底部设有锯齿条,所述锯齿条上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与所述锯齿条配合,所述移动块抵在所述滑轮上,所述移动块随所述滑轮移动。优选地,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滑轮接触的一面为圆弧面。优选地,所述锯齿部等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阀体的两端均为开口,气管穿过所述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气量控制阀,使用时,将气管穿入阀体内,将滑轮装入阀体中,手动滑动滑轮,当滑轮处在阀体的前端(第一端部)时,由于阀体的前端较宽,滑轮对阀体的压力较小,气管的出气量较大;当滑轮处在阀体的后端(第二端部)时,由于阀体后端较窄,滑轮对气管的压力增大,出气量较小甚至完全不能出气。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为保证各个实验组出气量的一致,可将各组的气量控制阀调节至相同的锯齿部处。本技术还设置了锯齿条和移动块的结构,滑轮在锯齿条上滑动,采用移动块抵在滑轮上,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保证了该控制阀的气量控制的稳定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体,2-滑轮,100-开口槽,101-第一端部,102-第二端部,103-开口,105-凹槽,106-锯齿部,107-锯齿条,108-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其包括:阀体1、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部的滑轮2,滑轮2能够从阀体1中取出来。所述阀体1的两端均为开口103,气管穿过所述开口103。所述阀体1上设有开口槽100,所述滑轮2沿所述开口槽100滑动,所述开口槽100包括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所述开口槽100由所述第一端部101向所述第二端部102的方向变窄,当滑轮2处在阀体1的前端(第一端部)时,由于阀体的前端较宽,滑轮对阀体的压力较小,气管的出气量较大;当滑轮处在阀体的后端(第二端部)时,由于阀体后端较窄,滑轮对气管的压力增大,出气量较小甚至完全不能出气。在所述开口槽100的两侧壁均设有凹槽105,所述凹槽105与所述滑轮2的两端卡合,所述滑轮2沿着所述凹槽105的方向滑动,所述滑轮2的外表面为锯齿状,所述凹槽105中设有锯齿部106,所述锯齿部等间距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五个锯齿部106,即为五个级别;所述锯齿部106与所述滑轮2外表面的锯齿状配合,所述锯齿部106限制所述滑轮2在所述开口槽中的位置。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为保证各个实验组出气量的一致,可将各组的气量控制阀调节至相同的锯齿部处。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100的底部设有锯齿条107,所述锯齿条107上设有移动块108,所述移动块108的底部与所述锯齿条107配合,所述移动块108抵在所述滑轮2上,所述移动块108与所述滑轮2接触的一面为圆弧面,所述移动块108随所述滑轮2移动。滑轮在锯齿条上滑动,采用移动块抵在滑轮上,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保证了该控制阀的气量控制的稳定性。使用时,将气管穿入阀体内,将滑轮装入阀体中,手动滑动滑轮,当滑轮处在阀体的前端(第一端部)时,由于阀体的前端较宽,滑轮对阀体的压力较小,气管的出气量较大;当滑轮处在阀体的后端(第二端部)时,由于阀体后端较窄,滑轮对气管的压力增大,出气量较小甚至完全不能出气。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为保证各个实验组出气量的一致,可将各组的气量控制阀调节至相同的锯齿部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其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的滑轮,所述阀体上设有开口槽,所述滑轮沿所述开口槽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开口槽由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变窄,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壁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滑轮的两端卡合,所述滑轮沿着所述凹槽的方向滑动,所述滑轮的外表面为锯齿状,所述凹槽中设有锯齿部,所述锯齿部与所述滑轮外表面的锯齿状配合,所述锯齿部限制所述滑轮在所述开口槽中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轮式气量控制阀,其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的滑轮,所述阀体上设有开口槽,所述滑轮沿所述开口槽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开口槽由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变窄,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壁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滑轮的两端卡合,所述滑轮沿着所述凹槽的方向滑动,所述滑轮的外表面为锯齿状,所述凹槽中设有锯齿部,所述锯齿部与所述滑轮外表面的锯齿状配合,所述锯齿部限制所述滑轮在所述开口槽中的位置。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松黄建华杨其彬杨丽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