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487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8:30
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由掏槽、钢筋网以及三道密闭防线组成。第一道密闭防线与第三道密闭防线均由自愈混凝土浇筑而成,自愈混凝土属于无机材料,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同时自愈混凝土的自愈特性,使密闭墙具有很好密闭性能;第二道密闭防线的充填袋材质、充填材料以及充填袋间的负泊松比材料都有良好的密闭以及吸收分散冲击波性能,能够起到良好的抗压,阻断毒气流通以及防水作用;第三道密闭防线外的钢筋网能够有效抵挡冲击荷载产生的碎石,减少人员伤害。整个密闭墙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厚度、抗压、防水、防火、密封效果等均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
本技术涉及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矿山巷道工程建设中,瓦斯、煤尘、顶板、火、水等灾害是影响巷道安全使用的主要问题,为防止煤层自燃,有害气体扩散,瓦斯爆炸,矿井水灾等影响生产安全,常常需要建立密闭墙,能否及时有效的构筑密闭结构是影响矿井安全作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密闭墙建筑是在矿井生产区与封闭区的联通巷道中,为了切断空气流通而又不准行人和通车的隔离构筑物。传统的密闭墙为砖混结构,用红砖、水泥或黄泥砌筑三七或四八砖墙,虽然成本低廉抗压强度大,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足之处,比如劳动强度大,工序复杂,厚度薄,整体性差,动压作用下极易开裂,透气透风,不能有效防止有毒气体的扩散等,因此,急需一种气密性好,安全系数高的改进密闭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结构简单,密闭效果良好且能有效抗压的柔性密闭墙结构,具有较好的密闭性,能够防水防火,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对局部冲击波能量进行吸收,实现抗压防水防火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设计方案是: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包括:掏槽、钢筋网以及三道密闭防线。所述掏槽是在密闭墙周边用大锤、钎子、手镐或机械施工而成,掏槽需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掏槽深度:帮槽300mm,底槽300m,顶槽100m;所述密闭墙的第一道密闭防线是根据所需密闭区巷道尺寸支模后,用自愈混凝土浇筑而成,厚度为200mm,高度与顶槽和底槽间的距离相等,宽度与两帮帮槽距离相等,自愈混凝土中包含有可生产石灰石的细菌,通过作用于结构的腐蚀性雨水加以激活,修复混凝土长期使用而产生的微小裂缝,密闭性好;所述密闭墙的第二道密闭防线由充填袋堆叠而成,厚度为600mm,充填袋形状为长方体,长度是巷道顶槽与底槽高度的1.2倍,宽度与厚度具为300mm,材质选用具有防水减震作用的聚氨酯皮革,充填袋上设置了注浆口与通气口,相邻充填袋通过连环相连,连环为圆形不锈钢结构,充填材料为轻质泡沫混凝土,该充填材料的多孔性使其具有低的弹性模量,从而使其对冲击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充填袋之间以及与第一、三道密闭防线间的缝隙通过喷涂负泊松比泡沫充填,来压时能够更好的吸收冲击波,同时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所述密闭墙的第三道密闭防线同样由自愈混凝土浇筑而成,厚度也为200mm,高度与顶槽和底槽间的距离相等,宽度与两帮帮槽距离相等;所述钢筋网位于第三道密闭防线外侧,尺寸与四周掏槽围成尺寸相同,钢筋网孔为菱形,网孔尺寸为5×5mm,能够有效抵挡冲击荷载产生的碎石,减少人员伤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由掏槽,钢筋网以及三道密闭防线组成。第一道密闭防线与第三道密闭防线均由自愈混凝土浇筑而成,自愈混凝土属于无机材料,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同时自愈混凝土的自愈特性,使密闭墙具有很好密闭性能;第二道密闭防线的充填袋材质、充填材料以及充填袋间的负泊松比材料都有良好的密闭以及吸收冲击波性能,能够起到良好了抗压,阻断毒气流通以及防水的作用;第三道密闭防线外的钢筋网能够有效抵挡冲击荷载产生的碎石,减少人员伤害。整个密闭墙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厚度、抗压、防水、防火、密封效果等均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示意图。附图标记:1-掏槽,11-顶槽,12-底槽,2-第一道密闭防线,3-自愈混凝土,4-负泊松比泡沫,5-第二道密闭防线,6-充填袋,61-连环,62-通气口,63-注浆口,7-第三道密闭防线,8-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包括:掏槽1、钢筋网11以及三道密闭防线。所述掏槽1是在密闭墙周边用大锤、钎子、手镐或机械施工而成,掏槽需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帮槽深度为300mm,底槽12深度为300mm,顶槽11深度为100mm;所述密闭墙的第一道密闭防线2是根据所需密闭区巷道尺寸支模后,用自愈混凝土3浇筑而成,厚度为200mm,高度与顶槽11和底槽12间的距离相等,宽度与两帮帮槽距离相等,自愈混凝土3中包含有可生产石灰石的细菌,通过作用于结构的腐蚀性雨水加以激活,修复混凝土长期使用而产生的微小裂缝,密闭性好;所述密闭墙的第二道密闭防线5由充填袋6堆叠而成,厚度为600mm,充填袋6形状为长方体,长度是巷道顶槽11与底槽12高度的1.2倍,宽度与厚度具为300mm,材质选用具有防水减震作用的聚氨酯皮革,充填袋6上设置了注浆口63与通气口62,相邻充填袋6通过连环61相连,连环61为圆形不锈钢结构,充填材料为轻质泡沫混凝土,该充填材料的多孔性使其具有低的弹性模量,从而使其对冲击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充填袋6之间以及与第一、三道密闭防线间的缝隙通过喷涂负泊松比泡沫4充填,来压时能够更好的吸收冲击波,同时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所述密闭墙的第三道密闭防线7同样由自愈混凝土3浇筑而成,厚度也为200mm,高度与顶槽11和底槽12间的距离相等,宽度与两帮帮槽距离相等;所述钢筋网8位于第三道密闭防线7外侧,尺寸与四周掏槽围成尺寸相同,钢筋网8孔为菱形,网孔尺寸为5×5mm,能够有效抵挡冲击荷载产生的碎石,减少人员伤害。本技术所涉及的密闭墙具体施工操作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前首先必须检查施工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保持通风良好,切断密闭处网片、水管、风管、电缆等进行掏槽,掏槽时,用大锤、钎子或风镐作业,不能采用爆破方法掏槽,先掏两帮槽,再掏底槽12,最后掏顶槽11;然后按照尺寸要求支模浇筑第一道密闭防线2和第三道密闭防线7,第三道密闭防线7支模时内侧安装钢筋网8,浇筑必须连续,杜绝凹凸不平、裂缝、空缝等问题的出现,成型后拆模,进行第二道密闭防线5的施工,施工时充填袋先将充填袋6用连环61连接好,按照尺寸要求码放整齐,然后从注浆孔63注浆,注浆过程同样需连续,做到充填严实,整个施工期间要随时清除帮、顶的浮矸,确保封闭严密。以上是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介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思路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及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由掏槽、钢筋网以及三道密闭防线组成,其特征是:掏槽采用大锤、钎子、手镐施工而成,深度为见实煤后帮槽300mm,底槽300m,顶槽100m,密闭墙的第一、三道密闭防线是根据所需密闭区巷道的尺寸支模后,用自愈混凝土浇筑而成,墙体厚度均为200mm,墙体高度均与顶槽和底槽间的距离相等,墙体宽度均与两帮帮槽间的距离相等,具有良好的防火、密闭以及自愈性能,第三道密闭防线外侧设有钢筋网,钢筋网尺寸与四周掏槽围成尺寸相同,钢筋网孔为菱形,孔径为5×5mm,能够有效抵挡冲击荷载产生的碎石,减少人员伤害,密闭墙的第二道密闭防线由充填袋堆叠而成,墙体厚度为600mm,充填袋的形状为长方体,长度是巷道顶槽与底槽高度的1.2倍,宽度与厚度具为300mm,材质选用具有防水减震作用的聚氨酯皮革,充填袋上设置了注浆口与通气口,相邻充填袋通过连环相连,连环为圆形不锈钢结构,充填材料为轻质泡沫混凝土,充填袋之间以及与第一、三道密闭防线间的缝隙通过喷涂负泊松比泡沫充填,来压时能够很好的吸收分散冲击波,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防水防火密闭墙,由掏槽、钢筋网以及三道密闭防线组成,其特征是:掏槽采用大锤、钎子、手镐施工而成,深度为见实煤后帮槽300mm,底槽300m,顶槽100m,密闭墙的第一、三道密闭防线是根据所需密闭区巷道的尺寸支模后,用自愈混凝土浇筑而成,墙体厚度均为200mm,墙体高度均与顶槽和底槽间的距离相等,墙体宽度均与两帮帮槽间的距离相等,具有良好的防火、密闭以及自愈性能,第三道密闭防线外侧设有钢筋网,钢筋网尺寸与四周掏槽围成尺寸相同,钢筋网孔为菱形,孔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阳牟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