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435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立管件,所述螺栓螺旋安装在丝套内部,所述螺栓的上端固定连接圆柱件的下端,所述圆柱件的两侧中下部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的上部通过轴件转动连接把手杆件内对应端。将插针完全插入第二圆套筒中部上下侧的轴孔,上下移动支撑圆板,带动第一圆套筒上下沿立管件上下移动,将插杆完全插入侧板中部的圆孔,当立管件正常树立在地面上时,第一弹簧受到方板件引拉被拉伸,同时支杆顶起摇杆,摇杆受到抵板回压,使两侧的摇杆成水平状态,同时立杆呈竖直状态,继而支撑脚竖直支撑地面,使该建筑工程脚手架放置时,更加的稳定。

A scaffolding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caffolding, including vertical pipe fittings, the bolt screw arranged on the screw sleeve, the upper end of the bol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part of both sides of the square groove, the upper part of the square groove through a shaft to rotate the handle connecting piece the corresponding end. The pin is fully inserted into the shaft hole of the central second round on the sleeve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moving up and down, drive the first round on the sleeve along the vertical pipe on the next move, the inserting rods fully inserted into the side hole of the central vertical pipe when the normal set on the ground, the first side plate spring by pulling is stretched from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and rocker, rocker board by the back pressure, so that both sides of the rocker to a horizontal state, and the vertical rod is a vertical state, and then the supporting foot vertical support surface,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scaffolding placed,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在工地上已在工地上普遍使用,因其能方便粉刷和泥墙,常常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以此代替毛竹捆扎技术,且搭建更加安全。然而现有的脚手架不能更好的方便工人连接横管件和立管件,且脚手架的下部更需要一种支撑构件来进一步稳定脚手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立管件,所述立管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方形筒的上端中部,所述方形筒的下端通过方形孔活动安装方形杆件,所述方形杆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圆板件的上端中部,所述方形杆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方板件的下端中部,所述方板件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所述方板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支杆的下端,所述支杆的上端两侧通过转轴件转动连接摇杆,所述摇杆通过活动孔分别活动安装在方形筒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摇杆的外对应部下侧固定连接立杆上端,所述立杆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脚的内对应端,所述方形筒的内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抵板的上端,所述立管件的左右两侧通过插孔活动安装插杆,所述插杆通过圆孔活动安装在侧板的中部,所述插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挡板的右端中部,所述插杆的右部通过销孔活动插入销丝,所述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圆板的下端两侧,所述支撑圆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圆套筒的下端,所述第一圆套筒的外对应侧固定连接第二圆套筒,所述第二圆套筒的中部上下侧通过轴孔活动安装插针,所述第二圆套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横管件,所述插针的中部固定安装回压板,所述回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下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滑动连接圆筒件的内侧上端,所述插针的上端固定连接螺栓的下端中部,所述螺栓螺旋安装在丝套内部,所述螺栓的上端固定连接圆柱件的下端,所述圆柱件的两侧中下部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的上部通过轴件转动连接把手杆件内对应端。优选的,所述横管件内对应部两侧通过轴孔活动安装插针。优选的,所述支撑圆板通过内孔活动套入立管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套筒活动套入立管件。优选的,所述丝套的下端固定连接圆筒件的上侧。优选的,所述回压板滑动连接圆筒件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圆筒件的上端口活动安装插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脚手架,将横管件插入第二圆套筒的内部,旋转把手杆件,将横管件内对应部的轴孔对准插针的下端口,下压圆柱件,将插针完全插入第二圆套筒中部上下侧的轴孔,上下移动支撑圆板,带动第一圆套筒上下沿立管件上下移动,当移动到需要的高度时,将插杆完全插入侧板中部的圆孔,同时通过插孔贯穿立管件,当立管件正常树立在地面上时,第一弹簧受到方板件引拉被拉伸,同时支杆顶起摇杆,摇杆受到抵板回压,使两侧的摇杆成水平状态,同时立杆呈竖直状态,继而支撑脚竖直支撑地面,使该建筑工程脚手架放置时,更加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管件、2方形筒、3方形杆件、4圆板件、5方板件、6第一弹簧、7支杆、8摇杆、9活动孔、10立杆、11支撑脚、12抵板、13插孔、14插杆、15圆孔、16侧板、17挡板、18销丝、19支撑圆板、20第一圆套筒、21第二圆套筒、22插针、23横管件、24回压板、25第二弹簧、26圆筒件、27螺栓、28丝套、29圆柱件、30方形凹槽、31把手杆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立管件1,立管件1的下端固定连接方形筒2的上端中部,方形筒2的下端通过方形孔活动安装方形杆件3,保证了方形杆件3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方形杆件3的下端固定连接圆板件4的上端中部,方形杆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方板件5的下端中部,方板件5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的上端,当圆板件4未接触地面时,第一弹簧6为正常状态,方板件5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支杆7的下端,支杆7的上端两侧通过转轴件转动连接摇杆8,摇杆8通过活动孔9分别活动安装在方形筒2的上部左右两侧,摇杆8的外对应部下侧固定连接立杆10上端,立杆10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脚11的内对应端,方形筒2的内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抵板12的上端,立管件1的左右两侧通过插孔13活动安装插杆14,插杆14通过圆孔15活动安装在侧板16的中部,插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挡板17的右端中部,插杆14的右部通过销孔活动插入销丝18,侧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圆板19的下端两侧,支撑圆板19通过内孔活动套入立管件1,保证了支撑圆板19可沿着立管件1的外侧上下移动,支撑圆板19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圆套筒20的下端,第一圆套筒20活动套入立管件1,第一圆套筒20的外对应侧固定连接第二圆套筒21,第二圆套筒21的中部上下侧通过轴孔活动安装插针22,第二圆套筒21的内部活动安装横管件23,横管件23内对应部两侧通过轴孔活动安装插针22,插针22的中部固定安装回压板24,回压板24滑动连接圆筒件26的内壁,保证了插针22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回压板24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5的下端,第二弹簧25的上端滑动连接圆筒件26的内侧上端,圆筒件26的上端口活动安装插针22,插针22的上端固定连接螺栓27的下端中部,螺栓27螺旋安装在丝套28内部,丝套28的下端固定连接圆筒件26的上侧,螺栓27的上端固定连接圆柱件29的下端,圆柱件29的两侧中下部设有方形凹槽30,方便回拢把手杆件31,方形凹槽30的上部通过轴件转动连接把手杆件31内对应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横管件23插入第二圆套筒21的内部,旋转把手杆件31,带动螺栓27脱出丝套28,通过第二弹簧25回弹,使插针22脱出第二圆套筒21中部上下侧的轴孔,将横管件23内对应部的轴孔对准插针22的下端口,下压圆柱件29,将插针22完全插入第二圆套筒21中部上下侧的轴孔,旋转把手杆件31,带动螺栓27旋入丝套28,松开把手杆件31,即可通过把手杆件31自身的重力回到方形凹槽30内,保证了螺栓27不会随意脱出丝套28,上下移动支撑圆板19,带动第一圆套筒20上下沿立管件1上下移动,当移动到需要的高度时,将插杆14完全插入侧板16中部的圆孔15,同时通过插孔13贯穿立管件1,将销丝18插入插杆14右部的销孔内,改变了横管件23的固定在立管件1的高度,当立管件1正常树立在地面上时,圆板件4接触地面,受到该建筑工程脚手架的整体重量,第一弹簧6受到方板件5引拉被拉伸,同时支杆7顶起摇杆8,摇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立管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件(1)的下端固定连接方形筒(2)的上端中部,所述方形筒(2)的下端通过方形孔活动安装方形杆件(3),所述方形杆件(3)的下端固定连接圆板件(4)的上端中部,所述方形杆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方板件(5)的下端中部,所述方板件(5)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的上端,所述方板件(5)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支杆(7)的下端,所述支杆(7)的上端两侧通过转轴件转动连接摇杆(8),所述摇杆(8)通过活动孔(9)分别活动安装在方形筒(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摇杆(8)的外对应部下侧固定连接立杆(10)上端,所述立杆(10)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脚(11)的内对应端,所述方形筒(2)的内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抵板(12)的上端,所述立管件(1)的左右两侧通过插孔(13)活动安装插杆(14),所述插杆(14)通过圆孔(15) 活动安装在侧板(16)的中部,所述插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挡板(17)的右端中部,所述插杆(14)的右部通过销孔活动插入销丝(18),所述侧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圆板(19)的下端两侧,所述支撑圆板(19)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圆套筒(20)的下端,所述第一圆套筒(20)的外对应侧固定连接第二圆套筒(21),所述第二圆套筒(21)的中部上下侧通过轴孔活动安装插针(22),所述第二圆套筒(21)的内部活动安装横管件(23),所述插针(22)的中部固定安装回压板(24),所述回压板(24)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5)的下端,所述第二弹簧(25)的上端滑动连接圆筒件(26)的内侧上端,所述插针(22)的上端固定连接螺栓(27)的下端中部,所述螺栓(27)螺旋安装在丝套(28)内部,所述螺栓(27)的上端固定连接圆柱件(29)的下端,所述圆柱件(29)的两侧中下部设有方形凹槽(30),所述方形凹槽(30)的上部通过轴件转动连接把手杆件(31)内对应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立管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件(1)的下端固定连接方形筒(2)的上端中部,所述方形筒(2)的下端通过方形孔活动安装方形杆件(3),所述方形杆件(3)的下端固定连接圆板件(4)的上端中部,所述方形杆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方板件(5)的下端中部,所述方板件(5)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的上端,所述方板件(5)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支杆(7)的下端,所述支杆(7)的上端两侧通过转轴件转动连接摇杆(8),所述摇杆(8)通过活动孔(9)分别活动安装在方形筒(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摇杆(8)的外对应部下侧固定连接立杆(10)上端,所述立杆(10)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脚(11)的内对应端,所述方形筒(2)的内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抵板(12)的上端,所述立管件(1)的左右两侧通过插孔(13)活动安装插杆(14),所述插杆(14)通过圆孔(15)活动安装在侧板(16)的中部,所述插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挡板(17)的右端中部,所述插杆(14)的右部通过销孔活动插入销丝(18),所述侧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圆板(19)的下端两侧,所述支撑圆板(19)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圆套筒(20)的下端,所述第一圆套筒(20)的外对应侧固定连接第二圆套筒(21),所述第二圆套筒(21)的中部上下侧通过轴孔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博富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