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固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244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固分离器,其包括:壳体,开设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排液口的上方。旋风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风器包括筒体、过滤单元,所述筒体开设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过滤单元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相对,所述隔板开设下液槽。待分离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筒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的通道,液体和固体打到所述壳体的内壁聚集从所述下液槽、排液口流出,遇到所述隔板的气体改变方向向上,从所述筒体的底部开口进入到所述过滤单元过滤。上述的气液固分离器可以实现固体、液体、气体一次分离、过滤。

Gas-liquid solid sepa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liquid solid separa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air inlet, an exhaust port and a liquid outlet, and the inlet and the exhaust port are above the liquid discharge port. The cyclon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the cyclone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nd a filter unit. The cylinder body has an air outlet, and the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exhaust port. The filter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lap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opening relative to th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cylinder body, the diaphragm opened under the tank.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gas inlet in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o form the channel, liquid and soli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aggregation from the tank, under the outflow of a liquid discharging port, wherein the separator gas meets the change of direction, into the filter element filter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The gas-liquid solid separator can separate and filter the solid, liquid and gas o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固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固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固分离器。
技术介绍
压缩机级间和天然气集输过程中,由于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部分过饱和组分会因压力的提高或温度的降低而析出,如不及时予以分离将严重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或天然气管的输送能力,因此常常使用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然而,现有的气、液、固的分离和过滤基本上是通过气液固分离器、除尘器、过滤器等装置完成,整体构造复杂、集成化程度低、维修不方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固体、液体、气体一次分离、过滤的气液固分离器。本技术提出一种气液固分离器,其包括:壳体,开设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排液口的上方;旋风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风器包括筒体、过滤单元,所述筒体开设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过滤单元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相对,所述隔板开设下液槽;待分离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筒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的通道,液体和固体打到所述壳体的内壁聚集从所述下液槽、排液口流出,遇到所述隔板的气体改变方向向上,从所述筒体的底部开口进入到所述过滤单元过滤。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呈中空状,所述过滤单元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器的筒体外壁设有多个呈螺旋式分布的旋风叶,所述旋风叶呈螺旋状。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叶位于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旋风器的端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旋转单元和安装片,所述旋转单元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安装片一端与旋转单元可旋转连接,所述安装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盖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部,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下部形成储液腔。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底部开口相对的端面为凸球面。进一步的,所述下液槽开在所述隔板的周缘。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设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气流从所述导流管进入所述筒体。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且所述导流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本技术的气液固分离器,夹带液体和固体的来气进入壳体后,通过旋风器的筒体壳体内壁之间的狭窄通道时,气流速度迅速加快。气体沿壳体内壁向下运动,绝大部分液体和固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打到壳体的内壁上,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附着在壳体内壁上,不断聚集形成大的液滴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壳体的内壁下流。进入筒体内过滤单元的气流,气流中夹带的剩余粉尘等固体颗粒被吸附、过滤。上述的气液固分离器一次性将气体、液体、固体分离过滤,且整体集中度高,占地面积小,使用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的旋风器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的旋风器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固分离器包括壳体10、旋风器30、隔板50。壳体10呈柱状。壳体10的侧壁上开设进气口11、排气口13和排液口15。壳体10为带液体的气体提供了气液分离空间。进气口11用于将夹带液体的气体引入壳体10,排气口13将排出经过气液分离的气体。排液口15则是将由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液体排出壳体10。由于夹带了液体的气体在完成气液分离之后液体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分离。因此,进气口11和排气口13在排液口15的上方。柱状的壳体10一方面利于成型,另一方面也将利于设置下部支撑且便于安装。旋风器30设于壳体10中。旋风器30包括筒体31、过滤单元33和旋风叶35。筒体31呈中空状。筒体31的侧壁开设出气口37。出气口37和壳体10上的排气口13连通。出气口37和排气口13用连接管连通。旋风器30还包括了导流管38和固定板39。导流管38设置在筒体31底部开口的位置,通过固定板39固定在筒体31的内壁上,并向下伸出筒体31。过滤单元33固定在筒体31内。本实施例中,过滤单元33为空心且两头开口的筒状。过滤单元33的外侧壁与筒体31的之间具有间隙。被过滤单元33过滤过的气体进入过滤单元33与筒体31之间的间隙,经由出气口37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单元还可以是呈柱状的,周身分布过滤孔以过滤的进入的过滤单元的气流。可以理解的是过滤单元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和结构,气流经过时起过滤作用即可。结合图2及图3,凸出的旋风叶35设在筒体31的外侧壁上。旋风叶35呈螺旋式,且旋风叶35与筒体31的外侧壁具有倾斜角度。旋风叶35与壳体10内壁抵接,使得气体流入通道中的气体必然会通过旋风叶35的引流而向下运动,保证了气液分离效果。旋风叶35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呈交错螺旋固定在筒体31的外壁上,以引导气体向下运动。进一步的,旋风叶35位于壳体10的进气口11下方,引导由进气口11流入的气体螺旋向下运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旋风叶35远离所述筒体31的外端上翘,使其与筒体31外壁的夹角为锐角,即图1和图3所示的旋风叶35设置均可。壳体10中,在筒体31和旋风叶35的配合下将获得流速得到提升且螺旋向下运动的气体,以进一步提高气体中的气液分离效率。当夹带液体和固体的来气进入壳体10后,通过旋风器30的筒体31以及上面带倾斜角度的旋风叶35和筒体31内壁之间的狭窄通道时,气流速度迅速加快。气体沿壳体10内壁以螺旋向下运动,绝大部分液体和固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打到壳体10的内壁上,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附着在壳体10内壁上,不断聚集形成大的液滴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壳体10的内壁下流。请再次参阅图1,隔板50内置于壳体10中,并位于旋风器30的下方,且隔板50与旋风器30底部的开口相对,以使得在重力作用下沿壳体10的内壁流下的较大液滴流至隔板50上。隔板50开设用于引流的下液槽51。聚集在隔板50上的液体经由下液槽51流出。在另一实施例中,隔板50设置于壳体10中部,并与壳体10下部形成储液腔,以收容分离出来的流体。同时由于壳体10为柱状,有效地增大了储液腔的容积。壳体10中的排液口15则设置在储液腔底部。下液槽51开设在隔板50的周缘。壳体10中隔板50上方的空间通过下液槽51与隔板50下方的空间连通。流至隔板50的较大液滴经由下液槽51进入隔板50下方的空间,以将液体由气体中分离出来。隔板50与旋风器30底部开口相对的端面为凸球面,以使沉降下来的液滴快速流至隔板50周缘开设的下液槽51,进而顺利流入储液腔中,还可以改变气体方向,实现气液的二次分离。遇到隔板50的气体在压差作用下改变方向向上运动,通过筒体31底部伸出的导流管38进入筒体31,并在导流管38的作用下降低气体流速,以使得气体缓慢上升,以提供足够的沉降时间,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由于壳体10中设置了隔板50和导流管38,这将使得隔板50和导流管38之间具有间隔,并可通过隔板50在壳体10中的位置以及导流管38在筒体31中的伸出长度来实现该间隔的距离调整,进而使得沉降时间可根据沉降需要调整,并实现了气液,特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液固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固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开设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排液口的上方;旋风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风器包括筒体、过滤单元,所述筒体开设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过滤单元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相对,所述隔板开设下液槽;待分离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筒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的通道,液体和固体打到所述壳体的内壁聚集从所述下液槽、排液口流出,遇到所述隔板的气体改变方向向上,从所述筒体的底部开口进入到所述过滤单元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固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开设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排液口的上方;旋风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风器包括筒体、过滤单元,所述筒体开设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过滤单元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相对,所述隔板开设下液槽;待分离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筒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的通道,液体和固体打到所述壳体的内壁聚集从所述下液槽、排液口流出,遇到所述隔板的气体改变方向向上,从所述筒体的底部开口进入到所述过滤单元过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呈中空状,所述过滤单元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之间具有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器的筒体外壁设有多个呈螺旋式分布的旋风叶,所述旋风叶呈螺旋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叶位于所述壳体的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华松单乃生葛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