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01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包括门头板、挂板、厅门和地坎,所述门头板上水平设置有直线滑轨,挂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轮并且滑轮外侧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挂板通过滑轮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地坎内部设置有地坎滑槽,厅门底部固定有滑块,地坎滑槽内设置有半开型挡钩,滑块通过垫圈与半开型挡钩活动连接,厅门通过滑块与半开型挡钩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地坎滑槽中,地坎的中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侧设有地坎钩,滑块的侧部设置有与地坎钩相配合的滑块钩。该结构设计合理,最大限度的增强了厅门的抗冲击性,从而防止挂板在撞击过程中脱落,提高了电梯层门装置的安全性,保证了乘客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人们往返高层建筑都是通过电梯,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电梯层门就是人们在电梯外见到的门,也叫厅门。电梯层门作为电梯门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用于隔离乘客与电梯井,即当电梯厢到达设定楼层时,开启电梯层门,使顾客能从电梯厢进入楼道,或者从楼道进入电梯厢。现有技术电梯层门结构的左、右门挂板分别挂装在门头板上并可滑动,当左、右门挂板出现松动、变形或者破损的情况下,厅门可能从门头板上脱落,从而引起相关的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这就为乘客带来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包括门头板、挂板、厅门和地坎,所述门头板上水平设置有直线滑轨,挂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轮并且滑轮外侧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大小和间距均与直线导轨相匹配,挂板通过滑轮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厅门的上端固定在挂板上,地坎内部设置有地坎滑槽,厅门底部固定有滑块,地坎滑槽内设置有半开型挡钩,滑块通过垫圈与半开型挡钩活动连接,厅门通过滑块与半开型挡钩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地坎滑槽中,厅门上设置有加强筋,地坎的中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坎下部,固定块的两侧设有地坎钩,滑块的侧部设置有与地坎钩相配合的滑块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上凸部,滑轮的滚动面上沿周向环绕设有限位凹槽,上凸部伸入限位凹槽中,限位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上凸部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形,限位凹槽的弧形半径大于或者等于上凸部的弧形半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块的两侧通过螺栓与地坎钩的底部相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加强筋位于厅门中部的内侧并且加强筋的形状为矩形,挂板、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采用一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滑块包括上弯折面和下弯折面,下弯折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半开型挡钩中部的条形孔,上弯折面上设置有用于卡住半开型挡钩顶部的挡钩固定孔,半开型挡钩中部的直径大于滑块的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挂板上设置有毛刷,毛刷位于上限位块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地坎钩与滑块钩的配合、滑轮、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分别与直线导轨的配合以及滑块与半开型挡钩之间的配合,最大限度的增强了厅门的抗冲击性,从而防止挂板在撞击过程中脱落,提高了电梯层门装置的安全性,保证了乘客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中地坎钩和滑块钩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中滑块与半开型挡钩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门头板,2-挂板,3-厅门,4-地坎,5-滑轮,6-上限位块,7-下限位块,8-毛刷,9-加强筋,10-固定块,11-地坎滑槽,12-滑块,13-半开型挡钩,14-垫圈,15-地坎钩,16-滑块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包括门头板1、挂板2、厅门3和地坎4,所述门头板1上水平设置有直线滑轨,挂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轮5并且滑轮5外侧设置有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的大小和间距均与直线导轨相匹配,挂板2通过滑轮5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厅门3的上端固定在挂板2上,地坎4内部设置有地坎滑槽11,厅门3底部固定有滑块12,地坎滑槽11内设置有半开型挡钩13,滑块12通过垫圈14与半开型挡钩13活动连接,厅门3通过滑块12与半开型挡钩13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地坎滑槽11中,厅门3上设置有加强筋9,地坎4的中间设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坎4下部,固定块10的两侧设有地坎钩15,滑块12的侧部设置有与地坎钩15相配合的滑块钩16。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上凸部,滑轮5的滚动面上沿周向环绕设有限位凹槽,上凸部伸入限位凹槽中,限位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上凸部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形,限位凹槽的弧形半径大于或者等于上凸部的弧形半径。固定块10的两侧通过螺栓与地坎钩15的底部相固定。实施例2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包括门头板1、挂板2、厅门3和地坎4,所述门头板1上水平设置有直线滑轨,挂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轮5并且滑轮5外侧设置有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的大小和间距均与直线导轨相匹配,挂板2通过滑轮5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厅门3的上端固定在挂板2上,地坎4内部设置有地坎滑槽11,厅门3底部固定有滑块12,地坎滑槽11内设置有半开型挡钩13,滑块12通过垫圈14与半开型挡钩13活动连接,厅门3通过滑块12与半开型挡钩13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地坎滑槽11中,厅门3上设置有加强筋9,地坎4的中间设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坎4下部,固定块10的两侧设有地坎钩15,滑块12的侧部设置有与地坎钩15相配合的滑块钩16。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上凸部,滑轮5的滚动面上沿周向环绕设有限位凹槽,上凸部伸入限位凹槽中,限位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上凸部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形,限位凹槽的弧形半径大于或者等于上凸部的弧形半径。加强筋9位于厅门3中部的内侧并且加强筋9的形状为矩形,挂板2、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采用一体结构。挂板2上设置有毛刷8,毛刷8位于上限位块6的外侧实施例3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包括门头板1、挂板2、厅门3和地坎4,所述门头板1上水平设置有直线滑轨,挂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轮5并且滑轮5外侧设置有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的大小和间距均与直线导轨相匹配,挂板2通过滑轮5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厅门3的上端固定在挂板2上,地坎4内部设置有地坎滑槽11,厅门3底部固定有滑块12,地坎滑槽11内设置有半开型挡钩13,滑块12通过垫圈14与半开型挡钩13活动连接,厅门3通过滑块12与半开型挡钩13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地坎滑槽11中,厅门3上设置有加强筋9,地坎4的中间设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坎4下部,固定块10的两侧设有地坎钩15,滑块12的侧部设置有与地坎钩15相配合的滑块钩16。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上凸部,滑轮5的滚动面上沿周向环绕设有限位凹槽,上凸部伸入限位凹槽中,限位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上凸部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形,限位凹槽的弧形半径大于或者等于上凸部的弧形半径。固定块10的两侧通过螺栓与地坎钩15的底部相固定。加强筋9位于厅门3中部的内侧并且加强筋9的形状为矩形,挂板2、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采用一体结构。滑块12包括上弯折面和下弯折面,下弯折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半开型挡钩13中部的条形孔,上弯折面上设置有用于卡住半开型挡钩13顶部的挡钩固定孔,半开型挡钩13中部的直径大于滑块12的厚度。挂板2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头板、挂板、厅门和地坎,所述门头板上水平设置有直线滑轨,挂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轮并且滑轮外侧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大小和间距均与直线导轨相匹配,挂板通过滑轮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厅门的上端固定在挂板上,地坎内部设置有地坎滑槽,厅门底部固定有滑块,地坎滑槽内设置有半开型挡钩,滑块通过垫圈与半开型挡钩活动连接,厅门通过滑块与半开型挡钩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地坎滑槽中,厅门上设置有加强筋,地坎的中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坎下部,固定块的两侧设有地坎钩,滑块的侧部设置有与地坎钩相配合的滑块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头板、挂板、厅门和地坎,所述门头板上水平设置有直线滑轨,挂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轮并且滑轮外侧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大小和间距均与直线导轨相匹配,挂板通过滑轮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厅门的上端固定在挂板上,地坎内部设置有地坎滑槽,厅门底部固定有滑块,地坎滑槽内设置有半开型挡钩,滑块通过垫圈与半开型挡钩活动连接,厅门通过滑块与半开型挡钩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地坎滑槽中,厅门上设置有加强筋,地坎的中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坎下部,固定块的两侧设有地坎钩,滑块的侧部设置有与地坎钩相配合的滑块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冲击脱落的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上凸部,滑轮的滚动面上沿周向环绕设有限位凹槽,上凸部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燕青姚卫良伍洪亮翁建元乐先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