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008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包括与液压油箱连接的变量泵,所述的变量泵连接两路油路,其中一路油路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先导溢流阀到达变量泵的控制部分;另外一路油路上设置第二先导溢流阀和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的回油管路通过单向阀和散热器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箱。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维修方便,去除PLC控制卷缆部分的功能,减少故障点;卷缆系统由原来的阀控系统,调节改造为泵控系统,减少系统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自动控制

技术介绍
:电动铲运机卷缆系统采用了电、液一体的控制方式,卷缆系统采用变量柱塞泵1,收缆阀VA作为远程遥控阀,来控制变量装置,从而控制主泵变量泵斜盘角度大小来改变主泵流量,最终实现收放电缆与车速相匹配,保证电缆的张紧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放缆阀VB阀芯很容易卡堵,故障率极高,并且变量柱塞泵的温度很高,很难解决,必须采取设计改造的方式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维修方便,去除PLC控制卷缆部分的功能,减少故障点;卷缆系统由原来的阀控系统,调节改造为泵控系统,减少系统发热。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包括与液压油箱连接的变量泵,所述的变量泵连接两路油路,其中一路油路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先导溢流阀到达变量泵的控制部分;另外一路油路上设置第二先导溢流阀和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的回油管路通过单向阀和散热器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箱。用上述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进行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后退收缆:卷缆的液压马达需要顺时针旋转,此时电磁换向阀处于失电位置,变量泵输出油流,一路流经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先导溢流阀到达变量泵的控制部分;另外一路油流流经第二先导溢流阀和卷缆的液压马达,卷缆的液压马达回油通过单向阀,再经过散热器最后回到液压油箱,随着马达负载的增加,变量控制部分压力也逐渐增加满足系统的需要,此时系统压力通过第二先导溢流阀来调节;(2)前进放缆:卷缆的液压马达被卷盘电缆驱动逆时针旋转,此时电磁换向阀处于得电位置,卷缆的液压马达出油口油流经第二先导溢流阀然后回到油箱,放缆压力通过第二先导溢流阀来调节,另外变量泵出油口油流流经电磁阀,此时变量泵控制部分卸荷,压力为旁通压力20bar。有益效果:(1)将叠加阀VA(包括比例电磁阀、顺序阀、安全阀)和VB(比例电磁阀、安全阀),根据卷缆系统的流量,改造成溢流阀,维修方便,现场实用;(2)将设备卷缆系统线性控制改为恒压控制,去除PLC控制卷缆部分的功能,减少故障点;(3)卷缆系统由原来的阀控系统,调节改造为泵控系统,减少系统发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包括与液压油箱连接的变量泵1,所述的变量泵连接两路油路,其中一路油路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2和第一先导溢流阀3到达变量泵的控制部分;另外一路油路上设置第二先导溢流阀4和液压马达5,所述的液压马达的回油管路通过单向阀6和散热器7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箱。用上述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进行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后退收缆:卷缆的液压马达需要顺时针旋转,此时电磁换向阀处于失电位置,变量泵输出油流,一路流经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先导溢流阀到达变量泵的控制部分;另外一路油流流经第二先导溢流阀和卷缆的液压马达,卷缆的液压马达回油通过单向阀,再经过散热器最后回到液压油箱,随着马达负载的增加,变量控制部分压力也逐渐增加满足系统的需要,此时系统压力通过第二先导溢流阀来调节;(2)前进放缆:卷缆的液压马达被卷盘电缆驱动逆时针旋转,此时电磁换向阀处于得电位置,卷缆的液压马达出油口油流经第二先导溢流阀然后回到油箱,放缆压力通过第二先导溢流阀来调节,另外变量泵出油口油流流经电磁阀,此时变量泵控制部分卸荷,压力为旁通压力20bar。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后退收缆:第一先导溢流阀处于溢流状态,变量泵的流量控制阀VP向右移动,变量缸中油压升高,阀芯两侧压力po<pc,流量阀Vp处于左位,差动缸中的压力pd>0,此时差动机构推动泵的斜盘处于小角度(角度极限可通过调节AD来获得),即变量机构处于小排量位置。此时泵处于小流量、压力为120kgf/cm2的工作状态前进放缆:电磁阀得电换向,切断到变量控制部分的油流,即变量控制原理图中Qf=0,此时流量阀阀芯两侧压力po=0<pc,流量阀Vp处于左位,差动缸中的压力pd>0,此时差动机构推动泵的斜盘处于最小角度即变量泵处于待命的状态,压力在15-20kgf/cm2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液压油箱连接的变量泵,所述的变量泵连接两路油路,其中一路油路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先导溢流阀到达变量泵的控制部分;另外一路油路上设置第二先导溢流阀和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的回油管路通过单向阀和散热器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液压油箱连接的变量泵,所述的变量泵连接两路油路,其中一路油路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先导溢流阀到达变量泵的控制部分;另外一路油路上设置第二先导溢流阀和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的回油管路通过单向阀和散热器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箱。2.一种用上述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装置进行电动铲运机卷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1)后退收缆:卷缆的液压马达需要顺时针旋转,此时电磁换向阀处于失电位置,变量泵输出油流,一路流经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先导溢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海隋福仁朱先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