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用尾塞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05270 阅读:2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9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尾塞(29)是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尾节(25)的后端部的钓竿用尾塞,且具有前端及后端。尾塞(29)具备塞主体(30)及桥接部(40)。塞主体(30)从前端侧起沿上述尾节(25)的轴向(34)在前方安装于该尾节(25)的后端部。桥接部(40)一体形成在塞主体(30)的后端。在桥接部(40)与上述塞主体(30)之间形成既定的间隙(44)。桥接部(40)从该塞主体(30)向后方鼓出。桥接部(40)架设在上述塞主体(30)的第1径向(35)上。

Tail plug for fishing rod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tail plug (29) of the invention is a tail plug used for handling the fishing rod that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end of the tail section (25), and has a front end and a rear end. The tail plug (29) has a plug body (30) and a bridging section (40). The plug body (30) is install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tail section (25) in front of the axial (34) of the above tail joint (25) at the front end side. The bridging section (40) is form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plug body (30). A fixed gap (44) is formed between the bridging section (40) and the plug body (30). The bridging section (40) drums out from the plug body (30) back. The bridging section (40) is erected on the first radial (35) of the above plug body (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竿用尾塞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钓竿的尾塞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钓竿由外径不同的多个竿坯材构成。将各竿坯材称为“节竿”。构成竿稍的节竿的外径最小,将该节竿称为“第1节竿”。将与该第1节竿相邻的节竿称为“第2节竿”。同样地,将与第2节竿相邻的节竿称为第3节竿。将其余节竿依次称为第4节竿、第5节竿等。各节竿的外径从第1节竿起依次变大。将外径最大的节竿尤其称为“尾节”。也存在将与尾节相邻的节竿尤其称为“尾节上一节”的情况。尾节是供钓鱼者握持的节竿。尾节具备握把,目的使钓鱼者容易握持。在将钓具卷线器安装在钓竿的情况下,渔线轮座设置在尾节。在尾节的后端设置着尾塞(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12-13028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2012-217380号公报)。尾塞防止各节竿进水或灰尘进入各节竿等。特别地,长钓竿是不具备渔线轮座的钓竿。钓具组件直接连结在第1节竿的前端。在实钓中,当命中目标时,拉伸力及弯曲力矩同时作用于长钓竿。对于操作长钓竿的钓鱼者而言,体力负担较大,但能够进行非常刺激的垂钓。在长钓竿的情况下,当命中目标时,如上所述,直接作用有拉伸力及弯曲力矩。在实钓中,有因钓鱼者的疏忽而长钓竿被命中的目标拽走的危险。如果目标为大型鱼,则该危险更大。为了避免这种不良情况,以往,在实钓中,在上述尾塞连结着尾手绳。即便不慎长钓竿被拽走,钓鱼者也能够通过拉尾手绳而将长钓竿收回。图17是以往的尾塞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尾塞1具备轴部2及头部3。轴部2被旋入并固定在尾节的后端。在头部3的中央设置着连结销4。在该连结销4卡合着环5。尾手绳连结在该环5。此外,日本专利特开2012-217380号公报所揭示的尾塞为未连结尾手绳的类型。如上所述,以往的尾塞1包含轴部2及头部3、连结销4以及环5。以往的尾塞1的零件件数多。各零件的加工步骤多且组装步骤烦杂。以往的尾塞1的制造成本上升。在尾塞1安装在长钓竿,且设想目标为大型鱼的情况下,必须确保环5及连结销4的机械强度以及头部3与连结销4的连结强度。要以尾塞1的结构达成充分的强度,尾塞1的设计并非容易。日本专利特开2012-130281号公报所揭示的尾塞1的结构是在尾塞1的内部架设着连结杆。即便为这种结构,尾塞1的零件件数也多。无法容易地确保尾塞1有充分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种背景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结尾手绳且结构简单,且发挥充分的机械强度的钓竿用尾塞及其制造方法。(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钓竿用尾塞是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尾节的后端部的钓竿用尾塞,且具备:塞主体,具有前端及后端,且从该前端侧起沿上述尾节的轴向在前方安装于该尾节的后端部;及桥接部,一体形成在该塞主体的后端,以在与该塞主体之间形成既定间隙的方式从该塞主体向后方鼓出且架设于径向上。塞主体及桥接部为一体形成。该钓竿用尾塞是由单一零件构成。桥接部对抗外力的机械强度提升。桥接部架设于塞主体的径向上。桥接部例如能够通过锻造或切削等已知的简单的加工而形成。桥接部的厚度尺寸等设计及加工容易。(2)优选为,上述塞主体具备具有与上述尾节的内径对应的外径的筒体、及形成在该筒体的后端部的凸缘。塞主体旋入尾节的内侧。当塞主体安装在尾节时,凸缘抵接于尾节的后端面,且包覆尾节的后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使尾节的后端部的设计简练。(3)优选为,上述桥接部平滑地弯曲。桥接部弯曲。桥接部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对抗朝向轴向的外力的机械强度提升。(4)优选为,上述桥接部的侧面从与上述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内侧逐渐向上述后方平滑地弯曲并延伸。桥接部的侧面弯曲并延伸。桥接部对抗与上述轴向交叉的方向的外力的机械强度提升。也使桥接部的侧面的设计简练。(5)优选为,上述桥接部的侧面从与上述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内侧逐渐向上述后方以沿与上述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交界线为分界弯折并延伸。桥接部的侧面弯折并延伸。桥接部对抗与上述轴向交叉的方向的外力的机械强度提升。也使桥接部的侧面的设计简练。(6)优选为,划分上述间隙的上述桥接部的前表面平滑地弯曲并延伸。桥接部的前表面为曲面。避免应力集中于尾塞。尾塞的机械强度提升。也使桥接部的设计简练。(7)优选为,划分上述间隙的上述桥接部的前表面的中央部沿上述径向笔直地延伸。桥接部的前表面的中央部为平面状。桥接部的前表面的加工相对容易。(8)优选为,上述塞主体的形状为圆筒状,且在上述前端设置着抵接板。由多个节竿构成钓竿。当为了使钓竿成为收纳状态而使多个节竿向后方移动时,节竿抵接于抵接板。当收纳伸长状态的钓竿时,节竿彼此的嵌合容易脱离。钓竿的收纳作业容易。(9)本专利技术的钓竿用尾塞的制造方法是制造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尾节的后端部的钓竿用尾塞的方法,且具备:穿孔步骤,对于具有前表面、后表面、及周面的柱状体,以其轴心为中心,以保留上述后表面的方式从其前表面进行穿孔;及切削步骤,沿上述柱状体的径向,切削上述柱状体的后端部中以上述轴心为基准在径向上相隔的两个对称部位。通过穿孔步骤,将柱状体从其前表面朝向后表面沿轴向穿孔。在该柱状体设置凹部,该凹部在该柱状体的前表面形成开口。该柱状体被加工成有底筒状。该凹部未贯通柱状体。该凹部延伸至该柱状体的后端部。通过切削步骤,而切削柱状体的后端部中的上述两个对称部位。由此,仅保留上述后端部的中央部分。上述凹部贯通柱状体。柱状体的中央部分构成桥接部。桥接部向后方鼓出且架设于径向上。柱状体的前部构成钓竿用尾塞的塞主体。柱状体的前部的形状为筒状。这些塞主体及桥接部为一体形成。该钓竿用尾塞由单一零件构成。桥接部使尾塞对抗外力的机械强度提升。(10)优选为,在上述穿孔步骤之前具备后形成步骤,该后形成步骤是切削上述柱状体的后端部,形成上述后表面及上述周面平滑地连续的凸曲面。桥接部的外表面成为曲面。桥接部的机械强度提升。(11)优选为,在上述切削步骤之后,具备将抵接板安装在上述柱状体的前端部的安装步骤。在尾塞设置抵接板。由多个节竿构成钓竿。当为了使钓竿成为收纳状态而使多个节竿向后方移动时,节竿抵接于抵接板。当收纳伸长状态的钓竿时,节竿彼此的嵌合容易脱离。钓竿的收纳作业容易。(12)本专利技术的钓竿用尾塞的制造方法是制造装卸自如地设置于尾节的后端部的钓竿用尾塞的方法,且具备:切削步骤,对于具有前表面、后表面、及周面的柱状体的后端部中以上述柱状体的轴心为基准在径向上隔开的两个对称部位,沿上述柱状体的径向进行切削;及穿孔步骤,将上述柱状体以其轴心为中心,以保留上述后表面的方式从其前表面穿孔。通过切削步骤,沿径向切削柱状体的后端部中的上述两个对称部位。仅保留上述后端部的中央部分。通过穿孔步骤,将上述柱状体从其前表面朝向后表面沿轴向穿孔。在柱状体形成凹部,该凹部在柱状体的前表面形成开口。该凹部是以沿轴向贯通柱状体且保留后表面的方式形成。柱状体的前部被加工成筒状。上述中央部分构成桥接部。桥接部从柱状体的前部向后方鼓出且架设于径向上。柱状体的前部构成钓竿用尾塞的塞主体。柱状体的前部的形状为筒状。这些塞主体及桥接部为一体形成。该钓竿用尾塞是由单一零件构成。桥接部使尾塞对抗外力的机械强度提升。(13)优选为,上述切削步骤之前具备后形成步骤,该后形成步骤是切削上述柱状体的后端部,形成上述后表面及上述周面平滑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钓竿用尾塞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竿用尾塞,其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尾节的后端部,且具备:塞主体,具有前端及后端,且从该前端侧起沿上述尾节的轴向而安装在该尾节的后端部;及桥接部,一体形成在该塞主体的后端,以与该塞主体之间形成既定间隙的方式从该塞主体向后方鼓出且架设在上述塞主体的径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1 JP 2016-1227401.一种钓竿用尾塞,其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尾节的后端部,且具备:塞主体,具有前端及后端,且从该前端侧起沿上述尾节的轴向而安装在该尾节的后端部;及桥接部,一体形成在该塞主体的后端,以与该塞主体之间形成既定间隙的方式从该塞主体向后方鼓出且架设在上述塞主体的径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尾塞,其中上述塞主体具备具有与上述尾节的内径对应的外径的筒体、及形成在该筒体的后端部的凸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尾塞,其中上述桥接部平滑地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尾塞,其中上述桥接部的侧面从与上述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内侧逐渐向上述后方平滑地弯曲并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尾塞,其中上述桥接部的侧面从与上述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内侧逐渐向上述后方以沿与上述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交界线为分界弯折并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尾塞,其中划分上述间隙的上述桥接部的前表面平滑地弯曲并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尾塞,其中划分上述间隙的上述桥接部的前表面的中央部沿上述径向笔直地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尾塞,其中上述塞主体的形状为圆筒状,且在上述前端设置着抵接板。9.一种钓竿用尾塞的制造方法,其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沼信广桥本浩志岩成朋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